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85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可用于受放射性沾污的物体表面放射性沉积物的吸附与消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射性粉尘的净化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通过设置吸尘单元、过滤单元、抽气单元、控制单元、运输单元,实现了对放射性粉尘过滤效率好、吸尘效率高、吸尘速率快,操作安全便捷、现场适用性好等目标。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中采用核级高效过滤器,对于0.3微米粒子的过滤效率可达99.99%,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设计有核级高效过滤器失效报警装置,可以避免核级高效过滤器失效而引起二次污染。滤器失效而引起二次污染。滤器失效而引起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核工业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厂、同位素生产单位以及核研究单位都会涉及到放射性粉尘。为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许多放射性粉尘需要进行净化清洁处理。通常工业吸尘器用于非放射性粉尘的处理,过滤效率低,不可用于放射性粉尘的清洁作业。对于消除工地装表面的放射性粉尘,需要使用核级真空吸尘器。
[0003]因此,为了满足放射性粉尘的净化处理需要,专利技术人研制了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用于受放射性沾污的物体表面放射性沉积物的吸附与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用于受放射性沾污的物体表面放射性沉积物的吸附与消除,以满足放射性粉尘的净化处理需要。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单元、过滤单元、抽气单元、控制单元、运输单元;
[0006]所述吸尘单元主要包括吸尘头、吸尘导管,所述吸尘导管与吸尘头之间以快接方式连接;
[0007]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于密封壳体内的压紧装置、核级高效过滤器、支撑框架、预过滤器,所述密封壳体设置有锥形入口、密封门、抽气口,所述过滤单元通过锥形入口与所述吸尘单元连接;
[0008]所述抽气单元主要包括风机、减震密封垫和风机固定螺杆,风机底板与所述密封壳体之间通过所述风机固定螺杆固接;所述风机与所述密封壳体的抽气口之间设置减震密封垫;
[0009]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风机控制单元、超压报警单元;
[0010]所述运输单元包括移动小车。
[0011]进一步,所述吸尘头包括高效平面吸尘头、扁吸锥面吸尘头、可弯曲球面吸尘头。
[0012]进一步,所述吸尘导管采用EVA软管。
[0013]进一步,所述吸尘单元设有绕线挂架,用于收纳吸尘导管。
[0014]进一步,所述压紧装置采用升降台,用于均匀压实所述预过滤器及核级高效过滤器的密封垫。
[0015]进一步,所述升降台的垂直运动通过旋转正反牙螺杆控制。
[0016]进一步,所述核级高效过滤器对于0.3微米粒子的过滤效率达99.99%。
[0017]进一步,风机壳体周围填充消音棉,以降低工作噪声。
[0018]进一步,所述抽气单元设有格栅孔门,所述格栅孔门上的出气格栅孔作为所述风
机的出气口。
[0019]进一步,所述运输单元配备有伸缩拉杆。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可用于受放射性沾污的物体表面放射性沉积物的吸附与消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射性粉尘的净化处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通过设置吸尘单元、过滤单元、抽气单元、控制单元、运输单元,实现了对放射性粉尘过滤效率好、吸尘效率高、吸尘速率快,操作安全便捷、现场适用性好等目标。而且,本技术提供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中采用核级高效过滤器,对于0.3微米粒子的过滤效率可达99.99%,同时,本技术提供的核用真空吸尘装置设计有核级高效过滤器失效报警装置,可以避免核级高效过滤器失效而引起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

绕线挂架;2

吸尘导管;3

锥形入口;4

预过滤器;5

支撑框架;6

伸缩拉杆;7

核级高效过滤器;8

升降台;9

减震密封垫;10

风机; 11

风机固定螺杆;12

密封门;13

格栅孔门;14

风机控制单元;15

超压报警单元;16

出气格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吸尘单元、过滤单元、抽气单元、控制单元、运输单元。
[0026](1)吸尘单元:吸尘单元主要包括吸尘头、吸尘导管2,所述吸尘导管2与吸尘头之间采用快接头以快接方式连接,方便不同吸尘头之间的快速切换。
[002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导管2的管径为Φ48mm,采用抗压耐扭的“韧性”EVA软管,长度2500mm。
[0028]可选的,所述吸尘头包括高效平面吸尘头、扁吸锥面吸尘头和可弯曲球面吸尘头,针对不同的去污表面可选用适当的吸尘头,不仅可对有一定空间的平面进行清污,还可对转角、凹陷、裂缝等特殊结构进行有效去污。
[0029]可选的,为了防止吸尘导管2出现摆动、拖地等情况,增设了绕线挂架,专门用于吸尘导管2的收纳,对吸尘导管2起到固定作用。
[0030](2)过滤单元:过滤单元主要包括压紧装置、预过滤器4、支撑框架 5及核级高效过滤器7,所述压紧装置、核级高效过滤器7、支撑框架5及预过滤器4从下至上依次布置于密封壳体内。所述密封壳体设置有锥形入口3、密封门12、抽气口,为了实现过滤单元的可维修性,密封壳体设计有密封门12,方便过滤器维修与更换。同时,吸尘单元将放射性沾污的物体表面放射性沉积物通过锥形入口3吸入到过滤单元,锥形入口3结构的设计确保放射性沉积物均匀通过过滤单元,防止气流不均造成预过滤器4 破损。
[003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过滤器4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核级高效过滤器7的顶部、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压紧装置采用升降台8,通过旋转正反牙螺杆将螺旋运动转化为升降台8的垂直运动,均匀压实预过滤器4及核级高效过滤器7的密封垫,以实现压实预过滤器4及核级高效过滤器7的可靠密封。升降台8采用正反牙螺杆设计,应用正反牙螺杆的定位作用,避免使用过程中放射性沉积物因密封不严而穿透。
[0032]所述核级高效过滤器7对于0.3微米粒子的过滤效率可达99.99%。
[0033](3)抽气单元:抽气单元主要包括风机10、减震密封垫9和风机固定螺杆11。风机10主要提供仪器运行动力,因此风机10采用进口风机,以保证其可靠安全运行。风机底板与所述密封壳体之间通过风机固定螺杆 11固接;并在风机10的进气口与所述密封壳体的抽气口之间增加减震密封垫9,通过风机固定螺杆11使减震密封垫9产生形变以实现密封,从而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单元、过滤单元、抽气单元、控制单元、运输单元;所述吸尘单元主要包括吸尘头、吸尘导管(2),所述吸尘导管(2)与吸尘头之间以快接方式连接;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于密封壳体内的压紧装置、核级高效过滤器(7)、支撑框架(5)、预过滤器(4),所述密封壳体设置有锥形入口(3)、密封门(12)、抽气口,所述过滤单元通过锥形入口(3)与所述吸尘单元连通;所述抽气单元主要包括风机(10)、减震密封垫(9)和风机固定螺杆(11),风机底板与所述密封壳体之间通过所述风机固定螺杆(11)固接;所述风机(10)与所述密封壳体的抽气口之间设置减震密封垫(9);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风机控制单元(14)、超压报警单元(15);所述运输单元包括移动小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头包括高效平面吸尘头、扁吸锥面吸尘头、可弯曲球面吸尘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用真空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导管(2)为EVA软管。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邱继林俞杰李哲宇温毅张群马英吴涛孔海霞韩明李佳雨郭哲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