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晓阳专利>正文

周围神经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73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周围神经吻合器,包括:用于沿轴向连接两段神经的神经断端的吻合器本体,及起调节固定作用的连接调节结构。吻合器本体呈中空管状,且受力时沿周向内缩或外胀,以调节内径大小进而使内径与待连接的两段神经断端的外径相适应。连接调节结构连接于吻合器本体上,以用于调节并锁定吻合器本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内径设计为可调,从而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神经断端的吻合,减少套接管和鞘管的规格,方便外科医生快速选用,同时可大大降低吻合器的制造成本,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选用的套接管和鞘管内径不适合,而造成神经固定不可靠或者神经过度挤压的问题,还可解决现有无法直观观察两段神经断端之间间隙的问题。间间隙的问题。间间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围神经吻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地,涉及一种周围神经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损伤时刻都发生在我们周围,开放性周围神经损伤及部分闭合性神经损伤都需要进行神经的修复。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神经外膜缝合,即在显微镜下直接将神经断端缝合,新生神经纤维通过吻合端进入远端。此方法中,瘢痕和神经纤维的定向长入决定着最终的恢复效果。根据神经选择性再生和神经再生放大理论提出了周围神经小间隙套接缝合技术,选用生物性套管或人工生物套管,对受损神经远近端进行小间隙套接缝合,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小间隙套接缝合可取得优于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的神经修复效果。在小间隙套接缝合过程中,受损神经断端并不直接缝合,而是分别通过与其套接的导管进行缝合,新生神经纤维通过保留的小间隙内可以生长进入远端相对应的神经纤维骨架内。因此,应运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神经套管或鞘管,目前临床使用的神经鞘管支撑性差,无法维持小间隙缝合法预留的空间;神经套接管支撑性较好,但是神经容易从套接管内滑出,因此需要进行套接管与神经之间的缝合,而套接管和神经组织间的硬度差异性大,并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缝合,术中缝合困难较大,不利于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
[0003]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KR 102082726 B1公开了一种神经吻合的人工导管,包括导管41、倒刺状的神经定子42以及分布在导管41表面的孔411。其中导管41是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其被吸收到活体内并帮助神经再生;倒刺状的神经定子42可以固定插入导管41内的神经,放置神经脱出;分布在导管41表面的孔411用于观察及判定神经接合位置。
[0004]此设计有几个缺点:首先是套管内径大小不能调整,人体中存在的周围神经直径从不到 1mm至10mm不一,固定内径的套管设计,会造成套管规格过多,外科医生选用不便,同时,如果选用的套管内径过大或过小,会引起固定不可靠或者神经过度挤压的问题;其次,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将插入的神经调整至套管中合适的位置,而此设计中,由于倒刺的存在,神经只能向插入方向调整,而不能向拔出的方向调整;再次,导管未设置参考刻度,外科医生无法准确的获取神经在导管中的间隙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周围神经吻合器,以解决现有的套接管和鞘管存在的管内径大小不能调节,进而导致套管规格过多、外科医生选用不便、神经容易固定不可靠或过度挤压、神经只能向插入方向调整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周围神经吻合器,包括:用于沿轴向连接两段神经的神经断端的吻合器本体,及起调节固定作用的连接调节结构;吻合器本体呈中空管状,且受力时沿周向内缩或外胀,以调节内径大小进而使内径与待连接的两段神经断端的外径相适应;连接调节结构连接于
吻合器本体上,以用于调节并锁定吻合器本体的内径。
[0008]进一步地,吻合器本体包括沿轴孔中心剖分呈“C”型的第一半环片和第二半环片;第一半环片和第二半环片两者的第一端铰接或一体成型固定,第一半环片和第二半环片两者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或第一半环片的第二端形成第一断开端,第二半环片的第二端形成第二断开端;连接调节结构连接于第一半环片和第二半环片两者的第二端。
[0009]进一步地,第一半环片的第二端设有贯穿壁面且沿周线延伸的弧线槽,第二半环片的外环面设有外凸的连接螺杆,连接螺杆滑动穿设于弧线槽中,以将第二半环片与第一半环片活动连接;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螺纹连接于连接螺杆外圆上的锁紧构件,以通过锁紧构件将第一半环片和第二半环片锁紧固定。
[0010]进一步地,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断开端的端面上且沿周线内凹延伸的连接齿槽,及设置于第二断开端内环面和外环面上的连接齿面;第二断开端沿周向插入连接齿槽后,通过连接齿面与连接齿槽的啮合与第一断开端相连,且通过调节连接齿面与连接齿槽的啮合位置调节吻合器本体的内径大小。
[0011]进一步地,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断开端外环面上的第一啮合齿面,及设置于第二断开端内环面上的第二啮合齿面,第二断开端和第一断开端通过第二啮合齿面和第一啮合齿面的啮合连接,且通过调节第二啮合齿面与第一啮合齿面的啮合位置调节吻合器本体的内径大小;或者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断开端内环面上的第一啮合齿面,及设置于第二断开端外环面上的第二啮合齿面,第二断开端和第一断开端通过第二啮合齿面和第一啮合齿面的啮合连接,且通过调节第二啮合齿面与第一啮合齿面的啮合位置调节吻合器本体的内径大小。
[0012]进一步地,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断开端外环面上的连接凸点,及对应设置于第二断开端上的连接小孔;第一断开端和第二断开端通过连接凸点和连接小孔的插接相连,且通过连接凸点和连接小孔的插接位置调节吻合器本体的内径大小。
[0013]进一步地,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断开端上的螺纹杆,及设置于第二断开端端面且内凹延伸的螺纹孔;第一断开端和第二断开端通过螺纹杆和螺纹孔的配合连接,且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位置调节吻合器本体的内径大小。
[0014]进一步地,连接调节结构为连接卡扣;或者连接调节结构为皮带头连接扣。
[0015]进一步地,周围神经吻合器还包括用于标识两段神经断端之间间隙的刻度线,刻度线布设于吻合器本体的内环面上,且沿吻合器本体的轴向延伸。
[0016]进一步地,周围神经吻合器还包括用于防止神经断端脱出吻合器本体的两组倒刺组,两组倒刺组沿轴向相对间隔设置;每组倒刺组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倒刺,且两组倒刺组中的倒刺相对倾斜设置。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采用本技术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吻合两段神经断端时,操作简单,吻合快速、可靠、准确;本技术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内径设计为可调,从而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神经断端的吻合,减少套接管和鞘管的规格,方便外科医生快速选用,同时由于规格较统一,可大大降低吻合器的制造成本,有利于在医院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选用的套接管和鞘管内径不适合,而造成神经固定不可靠或者神经过度挤压的问题;本技术的吻合器本体设计为内径可调,还解决了现在技术中因为倒刺的存在,神经只能向插入
方向调整,而不能向拔出的方向调整的问题,另外,如出现神经移位时,仍然可以使吻合器本体外胀进行调整。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现有的人工导管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实施例二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吻合器本体打开状态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围神经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沿轴向连接两段神经的神经断端的吻合器本体(10),及起调节固定作用的连接调节结构(50);所述吻合器本体(10)呈中空管状,且受力时沿周向内缩或外胀,以调节内径大小进而使内径与待连接的两段神经断端的外径相适应;所述连接调节结构(50)连接于所述吻合器本体(10)上,以用于调节并锁定所述吻合器本体(10)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本体(10)包括沿轴孔中心剖分呈“C”型的第一半环片(11)和第二半环片(12);所述第一半环片(11)和所述第二半环片(12)两者的第一端铰接或一体成型固定,所述第一半环片(11)和所述第二半环片(12)两者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或所述第一半环片(11)的第二端形成第一断开端(110),所述第二半环片(12)的第二端形成第二断开端(120);所述连接调节结构(50)连接于所述第一半环片(11)和所述第二半环片(12)两者的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片(11)的第二端设有贯穿壁面且沿周线延伸的弧线槽,所述第二半环片(12)的外环面设有外凸的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弧线槽中,以将所述第二半环片(12)与所述第一半环片(1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调节结构(50)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杆外圆上的锁紧构件,以通过所述锁紧构件将所述第一半环片(11)和所述第二半环片(12)锁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调节结构(5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断开端(110)的端面上且沿周线内凹延伸的连接齿槽(51),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断开端(120)内环面和外环面上的连接齿面(52);所述第二断开端(120)沿周向插入所述连接齿槽(51)后,通过所述连接齿面(52)与所述连接齿槽(51)的啮合与所述第一断开端(110)相连,且通过调节所述连接齿面(52)与所述连接齿槽(51)的啮合位置调节所述吻合器本体(10)的内径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调节结构(5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断开端(110)外环面上的第一啮合齿面(53),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断开端(120)内环面上的第二啮合齿面(54),所述第二断开端(120)和所述第一断开端(110)通过所述第二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晓阳吴攀峰陈涛卿黎明柳毅
申请(专利权)人:庞晓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