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70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7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是与外接的液体管路相连接,该装置包括:腔体及收容于该腔体内相互啮合旋动的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以及与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连接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机构,其中该腔体具有腔室及设于该腔室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每一个转子包含本体及设于该本体上的多个爪体,所述爪体与该腔室间形成多个传输空间,且相互啮合的爪体在接合区形成低压带,如是,液体由该进入口至该腔室后,经由该传输空间并在该低压带产生低于该液体温度下饱和蒸汽压的压力形成成穴蚀(Cavitation)现象,产生微细气泡与液体结合形成微细气泡水,能借以提供有效的净化水质及杀菌的效果。供有效的净化水质及杀菌的效果。供有效的净化水质及杀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


[0001]本申请有关一种气泡水产生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能够将液体通过爪式共轭转子对的啮合输送,使其产生出微细气泡与液体结合,而形成微细气泡水的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细气泡的尺寸为100μm或更小,而尺寸小于1μm的气泡则称为超细气泡或纳米气泡。已经发现,微细气泡存在于液体之中,这些微细气泡具有各种效果,例如:蔬菜清洗、健康沐浴,以至废水处理、杀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农业、林业、医疗、美容等各行业。
[0003]微细气泡水的产生主要将液体和气体混合来产生,现有技术中以高压气体注入至液体中;或是将流动液体吸入气体,皆能够达到生成含氧的气泡水。然而,现有技术中因为利用高压气体注入至液体中,须大量气体消耗,成本高而不利于应用在产业及居家生活;而以流动液体吸入气体常因为液体回流力道不足其所产生的微细气泡数量不足,致停留在液体中的时间太短,无法达到净化水质及杀菌的效果。
[0004]鉴于此,申请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的设计经验,积极研发而开创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该装置将液体引入共轭转子对后,通过爪式共轭转子对的啮合旋动使其产生出微细气泡与液体结合,而形成含气泡量较高的微细气泡水,借以提供有效的净化水质及杀菌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是包括:一腔体及收容于该腔体内相互啮合旋动的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以及与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连接,提供旋转动力的动力机构,该腔体具有腔室及设于该腔室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其中该进水口与外接的液体管路相连接,该出水口则相对于该进水口;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每一个转子包含本体及设于该本体上的多个爪体,所述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各爪体与该腔室间形成多个传输空间,且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相互啮合的爪体在接合区形成低压带,如是,液体进入该腔室后,于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啮合过程,经由该传输空间并在该低压带产生低于液体该温度下饱和蒸汽压的压力造成穴蚀(Cavitation)现象,产生微细气泡与液体结合而形成微细气泡水。
[0007]依据上述,其中该腔室的进水口尺寸小于与该出水口,能够使该低压带的压力更小,令液体通过该低压带所产生的微细气泡的浓度更高。
[0008]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又一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相互啮合爪体的导角调整,能够改变该低压带的液体流道路径大小,换言之,调整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导角大小可使得进入该低压带的水流产生不同的流速,进而产生不同的流体压力,令穴蚀现象产生不同的微细气泡。
[0009]依据上述,其中该动力机构包含具有具有齿轮及驱动轴的齿轮组,及与该驱动轴
的一端枢接的马达(或是引擎),其中该齿轮组的驱动轴另一端与该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轴接,并受该马达(或是引擎)驱动以连动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
[0010]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另一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本体上进一步设有多个旋切孔,令液体在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相互啮合的旋动过程,在该传输空间与该多个旋切孔产生气泡剪切效应,而使所产生的气泡更微细,形成气泡浓度较高的微细气泡水。
[0011]依据上述,其中该进水口的附近设有气体进气口,供欲混合的气体如:空气、氧气、氢气、臭氧、二氧化碳

进入至腔室内部,令所产生的微细气泡水不仅含氧更包含其他有利的气体。
[0012]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图1是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2A与图2B是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第一实施例,显示腔室与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运转产生微细气泡水的示意图;
[0016]图3A与图3B是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第二实施例,显示腔室与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运转产生微细气泡水的示意图。
[0017]符号说明
[0018]1: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
ꢀꢀꢀꢀꢀꢀꢀ
2:腔体
[0019]3:第一转子
ꢀꢀꢀꢀꢀꢀꢀꢀꢀꢀꢀꢀꢀꢀꢀꢀꢀ
4:第二转子
[0020]5:动力机构
ꢀꢀꢀꢀꢀꢀꢀꢀꢀꢀꢀꢀꢀꢀꢀꢀꢀ
60,61:液体管路
[0021]20:腔室
ꢀꢀꢀꢀꢀꢀꢀꢀꢀꢀꢀꢀꢀꢀꢀꢀꢀꢀꢀꢀ
21:进水口
[0022]22:出水口
ꢀꢀꢀꢀꢀꢀꢀꢀꢀꢀꢀꢀꢀꢀꢀꢀꢀꢀ
25:低压带
[0023]23,23

与24,24

:传输空间
[0024]26:进气口
ꢀꢀꢀꢀꢀꢀꢀꢀꢀꢀꢀꢀꢀꢀꢀꢀꢀꢀ
31,41:本体
[0025]32,42:爪体
ꢀꢀꢀꢀꢀꢀꢀꢀꢀꢀꢀꢀꢀꢀꢀꢀ
310,410:轴孔
[0026]51:齿轮组
ꢀꢀꢀꢀꢀꢀꢀꢀꢀꢀꢀꢀꢀꢀꢀꢀꢀꢀ
52:马达
[0027]510:齿轮
ꢀꢀꢀꢀꢀꢀꢀꢀꢀꢀꢀꢀꢀꢀꢀꢀꢀꢀꢀ
511: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下文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和右,若无特别指明,皆是以图式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0029]请参阅图1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1包括:腔体2、第一转子3与第二转子4,以及动力机构5,请配合图2A观之,其中该腔体2具有腔室20及设于该腔室20上的进水口21及出水口22,该进水口21与外接的液体
管路60相连接,用于传输液体至该腔体2内。该出水口22则相对于该进水口21,与外接的液体管路61相连接,用于将微细气泡水传输至该腔体2外。
[0030]续请参阅图2A,该第一转子3与第二转子4为爪式共轭转子对,收容于该腔室20并相互啮合旋动,每一个转子3,4包含本体31,41及设于该本体31,41上的四个爪体32,42,所述本体31,41上设有轴孔310,410能与该动力机构5组接。该第一转子3与第二转子4的四个爪体32,42与该腔室20间形成多个传输空间23,23

与24,24

,且该第一转子3与第二转子4相互啮合的四个爪体32,42的尖部在接合区形成低压带25,该低压带25的液体流道路径大小能够通过该第一转子3与第二转子4相互啮合爪体32,42的导角来调整,换言之,调整第一转子3与第二转子4的爪体32,42导角大小可使得进入低压带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具有腔室及设于该腔室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其中该进水口与外接的液体管路相连接,该出水口则相对于该进水口;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收容与该腔室并相互啮合旋动,每一个转子包含本体及设于该本体上的多个爪体,所述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爪体与该腔室间形成多个传输空间,且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相互啮合的爪体在接合区形成低压带;以及动力机构,是与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轴接并提供旋转动力;如是,液体进入该腔室后,经由该传输空间并在该低压带产生低于该液体温度下饱和蒸汽压的压力造成穴蚀现象,产生微细气泡与液体结合形成微细气泡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室的进水口尺寸小于与该出水口,能够使该低压带的压力更小,令液体通过该低压带所产生的微细气泡的浓度更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压带的液体流道路径大小,是通过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相互啮合爪体的导角来调整,调整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导角大小可使得进入该低压带的水流产生不同的流速,进而产生不同的流体压力,令穴蚀现象产生不同的微细气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机构包含具有齿轮及驱动轴的齿轮组,及与该驱动轴的一端枢接的马达或引擎,该齿轮组的驱动轴另一端与该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轴接,并受该马达或引擎驱动以连动该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水口的附近设有气体进气口,供欲混合的气体:空气、氧气、氢气、臭氧、二氧化碳进入至腔室内部。6.一种微细气泡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具有腔室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苍林葉荣丰
申请(专利权)人:良峰塑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