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57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包括置放架,在所述置放架上固定设有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一侧壁上固定嵌设有排风扇,在所述装置壳内固定设有4GDTU,在所述4GDTU的下方并排设有多个控制开关,在所述控制开关的下方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外壳,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外壳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在所述装置壳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在所述装置壳的一侧上转动设有平开门,所述平开门上固定嵌设有显示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风扇和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的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管理
,具体为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供热设备车间,有很多的供热设备,通常供热设备的控制均是通过人工进行现场数据查看,当出现异常数据,就进行设备停运控制检修,并进行数据记录和整理;通过人工进行设备检查,容易出现当供热设备出现异常数据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设备持续异常运行,最常见的是出现过电压、过电流等,传统的均是直接断电,然后等待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再通过人工进行合闸等操作,在这种设备跳闸,多是瞬时的设备间异常电压等因素引起的跳闸,只需要再合上控制开关即可,传统的通过工作人员一一查看,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容易影响供热设备的快速恢复运行,容易影响正常的供热,所以就需要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本技术通过将各个供热设备通过连接线与空气开关连接,通过控制处理单元连接4GDTU接入互联网,将设备的运行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存储,当设备的运行数据出现异常导致空气开关跳闸,通过服务器进行异常数据处理,并通过4GDTU控制空气开关合闸;本技术能在大规模出现瞬时跳闸,并且符合正常跳闸可自动控制合闸的条件时,自动通过4GDTU控制空气开关合闸,避免了传统的需要一个个设备进行检修合闸费时费力的弊端。本技术节约了时间,效率高,实用性强。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包括置放架,在所述置放架上固定设有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一侧壁上固定嵌设有排风扇,在所述装置壳内固定设有4GDTU,在所述4GDTU的下方并排设有多个控制开关,在所述控制开关的下方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外壳,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外壳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在所述装置壳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在所述装置壳的一侧上转动设有平开门,所述平开门上固定嵌设有显示屏,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风扇和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的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多个所述的控制开关均分别一一连接有供热设备,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4GDTU双向连接,所述4GDTU接入互联网连接有监控端,所述监控端包括与所述4GDTU无线连接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连接有PC端,通过无线连接有智能终端。
[0006]进一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用HTU20D型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Arm7型控制处理单元,所述4GDTU采用MGT571型4GDTU。
[0007]进一步,所述控制开关为空气开关,并采用S3

TNLC6型物联网合闸开关。
[0008]进一步,在所述装置壳与设有排风扇相对的一侧上固定嵌设有进气窗口。
[0009]进一步,所述置放架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设有置放板。
[0010]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并且所述智能终端为多个。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各个供热设备通过连接线与空气开关连接,通过控制处理单元连接4GDTU接入互联网,将设备的运行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存储,当设备的运行数据出现异常导致空气开关跳闸,通过服务器进行异常数据处理,并通过4GDTU控制空气开关合闸;本技术能在大规模出现瞬时跳闸,并且符合正常跳闸可自动控制合闸的条件时,自动通过4GDTU控制空气开关合闸,避免了传统的需要一个个设备进行检修合闸费时费力的弊端。
[0012]本技术节约了时间,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装置壳1,进气窗口11,控制处理单元外壳12,控制开关13,排风扇14,平开门15,温湿度传感器16,连接线2,4GDTU3,4GDTU天线31,显示屏4,控制处理单元5,置放架6,置放板6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2,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包括置放架6,在所述置放架6上固定设有装置壳1,所述装置壳1的一侧壁上固定嵌设有排风扇14,在所述装置壳1内固定设有4GDTU3,在所述4GDTU3的下方并排设有多个控制开关13,在所述控制开关13的下方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外壳12,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外壳12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5,在所述装置壳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6,在所述装置壳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平开门15,所述平开门5上固定嵌设有显示屏4,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6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风扇14和显示屏4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的控制开关13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多个所述的控制开关13均分别一一
连接有供热设备,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4GDTU双向连接,所述4GDTU接入互联网连接有监控端,所述监控端包括与所述4GDTU无线连接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连接有PC端,通过无线连接有智能终端。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6采用HTU20D型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5采用Arm7型控制处理单元,所述4GDTU采用MGT571型4GDTU。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13为空气开关,并采用S3

TNLC6型物联网合闸开关。
[0021]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装置壳1与设有排风扇14相对的一侧上固定嵌设有进气窗口11。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置放架6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设有置放板61。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并且所述智能终端为多个。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能效智能分析管理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放架,在所述置放架上固定设有装置壳(1),所述装置壳(1)的一侧壁上固定嵌设有排风扇(14),在所述装置壳(1)内固定设有4G DTU(3),在所述4G DTU(3)的下方并排设有多个控制开关(13),在所述控制开关(13)的下方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外壳(12),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外壳(12)内固定设有控制处理单元,在所述装置壳(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6),在所述装置壳(1)的一侧上转动设有平开门(15),所述平开门(15)上固定嵌设有显示屏(4),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6)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风扇(14)和显示屏(4)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的控制开关(13)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多个所述的控制开关均分别一一连接有供热设备,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4G DTU双向连接,所述4GDTU接入互联网连接有监控端,所述监控端包括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琨煜北京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