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56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包括炉体及设置在炉体上的输送组件,所述炉体上活动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内活动连接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支撑罩上设置有风机;所述支撑罩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炉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散风叶片,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朝向散风叶片的倾斜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利用输送组件将产品输送到炉体内,通过风机吹至加热管上,使热风通过支撑板上倾斜槽吹至散风叶片上,以驱使转动杆旋转,进而加快热流分散至炉体内并多方位吹至产品的外表面上,以使产品均匀受热。产品均匀受热。产品均匀受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炉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

技术介绍

[0002]热风循环隧道炉,主要是将玻璃、陶瓷等产品摆放在输送带上,利用风机以使热风吹至玻璃或陶瓷的表面进行高温烘干。
[0003]根据专利号:CN201410120090.8,公开(公告)日:2016

04

13,公开的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包括炉体、热风循环装置、输送带、加热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热风发生器、风机、四通接头、上风盒和下风盒,四通接头包括一横向的进风壳和由进风壳两端竖向延伸的两分风壳,进风壳的顶面开有入口,进风壳的底面开有第一出口,两分风壳的上端均与入口连通,分风壳的下端分别开有第二出口,风机的出口与入口连通,第一出口与上风盒连通,第二出口与下风盒连通;上风盒的盒底开有多个第一出风孔,下风盒的盒顶开有多个第二出风孔;炉体内还设有回风道,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均经回风道与热风发生器相连。本专利技术能将热风循环装置输出热风均匀地循环导向待烘焙产品,且风温、风量、风速大小可控。
[0004]包括上述专利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炉体内设置热风循环装置,以此对产品进行高温烘干,但是在对玻璃和陶瓷进行高温烘干时,由于热风循环隧道炉内热风是直吹至产品表面上,以至于产品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产品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能使热风的多方位吹向产品的各个外表面上,以使产品均匀受热。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包括炉体及设置在炉体上的输送组件,所述炉体上活动连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内活动连接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支撑罩上设置有风机;
[0007]所述支撑罩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炉体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散风叶片,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朝向散风叶片的倾斜槽。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散风叶片包括弧形部和分散部,所述弧形部与所述分散部相连接。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倾斜槽的上表面弧度为50
°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炉体内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驱使输送带运输的电机。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炉体内呈圆周阵列开设有出气孔。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上活动连接与炉体相接触的底座。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炉体上对称滑动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轴心设置有观察
板。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观察板为帕姆板。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罩上设置有支撑风机的固定座。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形状为半圆弧形。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输送组件将产品输送到炉体内,通过风机吹至加热管上,使热风通过支撑板上倾斜槽吹至散风叶片上,以驱使转动杆旋转,进而加快热流分散至炉体内并多方位吹至产品的外表面上,以使产品均匀受热。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体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体的平面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炉体;2、支撑罩;3、底座;4、转动座;5、输送带;6、电机;7、输送组件;10、出气孔;11、风机;12、固定座;13、加热管;14、网板;15、倾斜槽;16、支撑板;17、散风叶片;18、弧形部;19、转动杆;20、分散部;21、观察板;22、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

3所示,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包括炉体1及设置在炉体1上的输送组件7,炉体1上活动连接有支撑罩2,支撑罩2内活动连接有网板14,网板14上设置有加热管13,支撑罩2上设置有风机11;
[0026]支撑罩2内设置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与炉体1之间设置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散风叶片17,支撑板16上开设有朝向散风叶片17的倾斜槽15。
[0027]具体的,炉体1上活动连接有支撑罩2,支撑罩2内活动连接有网板14,网板14上设置有加热管13,支撑罩2上设置有风机11,支撑罩2内设置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与炉体1之间设置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散风叶片17,支撑板16上开设有朝向散风叶片17的倾斜槽15,加热管13固定与网板14上,且加热管13最少设置六个,当炉体1运行时,通过风机11将风流吹向加热管13上,以使热流通过支撑板16的倾斜槽15吹至在散风叶片17上,以使转动杆19旋转,进而通过旋转式的散风叶片17将热流分散至炉体1内,如图三所示,热流受散风叶片17的影响以至于热流在炉体1内流出时向四周分散,以至于热流多方
位吹至产品的表面上。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输送组件7将产品输送到炉体1内,通过风机11吹至加热管13上,使热风通过支撑板16上倾斜槽15吹至散风叶片17上,以驱使转动杆19旋转,进而加快热流分散至炉体1内并多方位吹至产品的外表面上,以使产品均匀受热。
[0029]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散风叶片17包括弧形部18和分散部20,弧形部18与分散部20相连接,分散部20具体为三角形呈线性整列分布在散风叶片17的底部,当热流吹至弧形部18上时,以使转动杆19旋转,并通过分散部20以使热流分散吹至炉体1内。
[0030]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倾斜槽15的上表面弧度为50
°
,当风机11使风流吹向支撑板16时,通过倾斜槽15以使热流飘向散风叶片17的弧形部18上,以使转动杆19旋转。
[0031]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实施例,输送组件7包括活动连接于炉体1内的转动座4,转动座4上设置有输送带5,转动座4上设置有驱使输送带5运输的电机6,电机6的型号为YDT

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及设置在炉体(1)上的输送组件(7),所述炉体(1)上活动连接有支撑罩(2),所述支撑罩(2)内活动连接有网板(14),所述网板(14)上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支撑罩(2)上设置有风机(11);所述支撑罩(2)内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与所述炉体(1)之间设置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上呈圆周阵列设置有散风叶片(17),所述支撑板(16)上开设有朝向散风叶片(17)的倾斜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叶片(17)包括弧形部(18)和分散部(20),所述弧形部(18)与所述分散部(2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槽(15)的上表面弧度为5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7)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达和吉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