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澄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25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澄清器,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内设有斜板,该斜板把罐体内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罐体的下部连通设有沉淀腔;所述第一腔室连通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射流器,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设有伸出罐体的出水管;在所述沉淀腔上连通设有集料管,所述集料管的一侧与进水管连通,另一侧与排水阀连通,该集料管内设有搅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过滤装置充分析出絮凝体,且在集料管冲刷并排出沉淀的絮凝体,为了避免絮凝体积聚板结而设置了搅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操作便捷。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澄清器


[0001]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澄清器。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家庭用的饮水机、净化机品种很多,主要是针对自来水的进一步净化而设计,力图实现自来水的直饮。但是,它们对于地表水以及井水的水质净化处理则表现出无能为力,这些净水器还都需要电力能源,离开电就无法运转,解决不了户外直饮水的卫生安全问题,无法满足应用于小型直饮水装置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便于快速净水,又能保证直饮水供水量的澄清器。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澄清器,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内设有斜板,该斜板把罐体内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罐体的下部连通设有沉淀腔;所述第一腔室连通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射流器,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设有伸出罐体的出水管;在所述沉淀腔上连通设有集料管,所述集料管的一侧与进水管连通,另一侧与排水阀连通,该集料管内设有搅动装置。
[0006]采用上述结构,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射流器再进入罐体的第一腔室,在射流器位置吸入絮凝剂,絮凝剂在第一腔室与原水混合后流入沉淀腔,絮凝剂与原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等结合成絮凝体,反应时间5

15分钟后形成更大的絮凝体开始下沉进入集料管;通过流速变化和挤压有效提升絮凝物逐渐形成更大的絮凝体,而含有少量小絮凝体的水流开始进入设有过滤装置的第二腔室,在第二腔室的过滤装置影响下,小絮凝体碰撞聚集为更大的絮状物并自然下沉到集料管,净化后的水在第二腔室上升到罐体顶部,经出水管排出;另外,需要对集料管内定时冲洗,打开排水阀,利用进水的原水压力,将沉积的絮凝体泥浆和悬浮物从排放阀冲出,为避免板结无法排出,还在集料管内设置搅动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
[0007]为了使原水中的杂质与絮凝剂充分反应,且有利于絮凝体堆积并落入沉淀腔,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设在斜板上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斜管组,所述斜管组包括相邻两排交错设置的多排的斜管,多排所述斜管排列形成的宽度尺寸与第二腔室进水方向的截面宽度尺寸相同。
[0008]为了保证出水量,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水端还固设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两个所述集水槽形状相同且相互之间连通设有连通槽,在所述第二集水槽的一侧连通设有伸出罐体的出水管。
[0009]为了防止大颗粒杂物进入集水槽,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集水槽、第二集水槽以及连通槽的槽口位置均设有向上伸出的锯齿形的挡水板。
[0010]为了更有利于絮凝体沉淀集中,作为优选,所述沉淀腔为上大下小的锥体结构,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50~70
°

[0011]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安装,作为优选,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底盘以及沿圆周方向竖直绕设在底盘上的搅动杆,在所述底盘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向下穿设出集料管,该连接杆的穿出端设有把手。
[0012]为了便于快速冲洗,作为优选,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通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射流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冲洗阀的进水端连通,该冲洗阀的出水端与集料管连通。
[0013]为了减少沉淀残留,作为优选,所述冲洗阀出水端的中心线与排水阀进水端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过滤装置充分析出絮凝体,且在集料管冲刷并排出沉淀的絮凝体,为了避免絮凝体积聚板结而设置了搅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集水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罐体1,在所述罐体1内设有斜板2,该斜板2把罐体1内分隔成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该罐体1的下部连通设有沉淀腔13,所述沉淀腔13为上大下小的锥体结构,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50~70
°

[0019]所述第一腔室11连通设有与进水管31连通的射流器32,在所述第二腔室12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设在斜板2上的支架21,在所述支架21上设有斜管组,所述斜管组包括相邻两排交错设置的多排的斜管,多排所述斜管排列形成的宽度尺寸与第二腔室12进水方向的截面宽度尺寸相同;在所述第二腔室12的出水端还固设有与第二腔室12连通的第一集水槽22和第二集水槽23,两个所述集水槽形状相同且相互之间连通设有连通槽24,在所述第二集水槽23的一侧连通设有伸出罐体1的出水管33;在所述第一集水槽22、第二集水槽23以及连通槽24的槽口位置均设有向上伸出的锯齿形的挡水板41。
[0020]在所述沉淀腔13上连通设有集料管131,在所述进水管31的出水端连通设有第一连接管311和第二连接管312,所述第一连接管311与射流器32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312与冲洗阀313的进水端连通,该冲洗阀313的出水端与集料管131连通,该集料管131的另一侧与排水阀4连通;所述冲洗阀313出水端的中心线与排水阀4进水端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0021]该集料管131内设有搅动装置,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底盘5以及沿圆周方向竖直绕设在底盘5上的搅动杆51,在所述底盘5的下端设有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向下穿设出集料管131,该连接杆52的穿出端设有把手53。
[002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先关闭冲洗阀313和排水阀4,原水通过进水管31经射流器32再进入罐体1的第一腔室11,而在射流器32位置吸入絮凝剂,絮凝剂在第一腔室11与原
水混合后流入沉淀腔13,絮凝剂与原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等结合成絮凝体,反应时间5

15分钟后形成更大的絮凝体开始下沉进入集料管131;沉淀腔为上大下小的锥体结构,锥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50~70
°
,通过流速变化和挤压有效提升絮凝物逐渐形成更大的絮凝体,而含有少量小絮凝体的水流开始进入第二腔室12,在第二腔室12的斜管内,小絮凝体碰撞聚集为更大的絮状物并自然下沉到集料管131,净化后的水在第二腔室12上升到罐体1顶部,并流入第一集水槽22、第二集水槽23以及连通槽24内,最后经出水管33排出。
[0024]使用到一定阶段,需要对集料管131内定时冲洗,此时关闭进水管31,打开冲洗阀313和排水阀4,利用进水的原水压力,将沉积的絮凝体泥浆和悬浮物从排水阀4冲出,为避免板结无法排出,还在集料管131内设置待搅动杆51的底盘5,在罐体1外转动把手53,经连接杆52带动底盘5转动,即带动搅动杆51转动,利于松动絮凝体,便于原水快速冲散絮凝体,需要说明的是,由图1所示,冲洗阀313出水端的中心线与排水阀4进水端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在水平方向,集料管131的底部接近冲洗阀313和排水阀4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澄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在所述罐体(1)内设有斜板(2),该斜板(2)把罐体(1)内分隔成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该罐体(1)的下部连通设有沉淀腔(13);所述第一腔室(11)连通设有与进水管(31)连通的射流器(32),在所述第二腔室(12)内设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设有伸出罐体(1)的出水管(33);在所述沉淀腔(13)上连通设有集料管(131),所述集料管(131)的一侧与进水管(31)连通,另一侧与排水阀(4)连通,该集料管(131)内设有搅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设在斜板(2)上的支架(21),在所述支架(21)上设有斜管组,所述斜管组包括相邻两排交错设置的多排的斜管,多排所述斜管排列形成的宽度尺寸与第二腔室(12)进水方向的截面宽度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澄清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腔室(12)的出水端还固设有与第二腔室(12)连通的第一集水槽(22)和第二集水槽(23),两个所述集水槽形状相同且相互之间连通设有连通槽(24),在所述第二集水槽(23)的一侧连通设有伸出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兵李京王纯刚许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