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77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滴灌装置,属于滴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池、水泵、砂石旋流过滤器、杂质过滤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水肥一体机和连通管,所述水泵、砂石旋流过滤器、杂质过滤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水肥一体机之间皆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所述连通管的端部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所述连通管延伸至蓄水池的端部外部套接有过滤套,所述过滤套的外壁四周和底端皆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浇灌的水流形成的微纳米气泡水,从而使浇灌的效果更好,同时在浇灌的过程中,可以对连通管的端部进行防护,避免蓄水池内部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到连通管的端部造成连通管堵塞的情况发生,使得该装置的浇灌效果更好。装置的浇灌效果更好。装置的浇灌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滴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滴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发展,更具节水潜力的地下滴灌技术成为干旱半干旱农牧区发展的重要方向,地下滴灌技术能更好的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且能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使表层土壤的蒸发减小,水分流失因此可忽略,而且滴头附近的根部优先生长,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可利用性。
[0003]但是,长时间的进行地下滴灌会影响滴头附近的土壤结构和水力学特性,限制作物根区氧气扩散,而扩散又是土壤和大气以及土壤和作物根系气体交换的主要体制,进而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
[0004]在滴灌过程中,由于稳定的水源供给,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普遍较高。在滴灌入渗过程中,随着湿润体的不断扩展,土壤空隙中充满水,含水率增大,土壤中的空气被排出,土壤透气性迅速减弱,灌水停止后,土壤水分在自身重力、吸力梯度的作用下会继续向外作扩散运动,湿润体内部土壤含水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土壤通透性有所改善,但土壤湿润体核心区即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区的土壤含水率仍就较高,使得根区土壤多处于还原状态,因此降低了土壤孔隙中氧气的可利用性和移动性,更加剧了作物根区土壤氧气含量降低的趋势,随着地下滴灌系统使用年限的增加,由于土壤扰动较轻,土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现象,土壤结构和水力学特性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土壤水分的分配,限制土壤氧气的有效扩散,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从而影响作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同时在进行滴管的过程中,水泵在蓄水池的内部进行抽水时,蓄水池内部一些体积较大的杂质容易进入到抽水管的内部,造成抽水管发生堵塞的情况,从而影响抽水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滴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下滴灌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地下滴灌装置,包括蓄水池、水泵、砂石旋流过滤器、杂质过滤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水肥一体机和连通管,所述水泵、砂石旋流过滤器、杂质过滤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水肥一体机之间皆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所述连通管的端部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所述连通管延伸至蓄水池的端部外部套接有过滤套,所述过滤套的外壁四周和底端皆开设有通孔;
[0008]可以通过砂石旋流过滤器和杂质过滤器对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随后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使得该水制作成微纳米气泡水,从而使浇灌的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对连通管的端部进行防护,避免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到连通管的内部,造成连通管堵塞的情况。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套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处活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设置有扇叶;
[0010]可以使连通管在抽水使带动扇叶进行进行转动,进而使水流形成涡流与过滤套的内壁发生碰撞,可以使过滤套内部的杂质排出。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套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轮套,所述齿轮套与过滤套转动连接,且齿轮套的上端面设置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为L形设置,所述清理杆位于过滤套的外壁;
[0012]可以使清理杆进行转动,从而使清理杆对过滤套的外壁进行清理,避免体积较大的杂质包覆在过滤套的外壁造成过滤套堵塞的情况。
[0013]优选的,所述扇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过滤套的端部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齿轮套相互啮合;
[0014]可以使扇叶在转动的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第一传动齿轮通过连接杆带动齿轮套进行转动,从而使清理杆更好的完成对过滤套外壁的清理。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凸块,且两组凸块分别位于过滤套的上下两侧;
[0016]可以对连接杆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杆发生脱离和晃动的情况,进而使清理杆的转动稳定性更好。
[0017]优选的,所述齿轮套的下端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过滤套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的槽口,所述限位杆位于环形的槽口内部;
[0018]可以对齿轮套的转动进行限位,避免齿轮套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脱离的情况,从而使齿轮套转动的稳定性更好。
[0019]优选的,所述清理杆靠近过滤套的一侧壁设置有刷毛,且清理杆的两侧皆为倾斜设置;
[0020]可以使清理杆更好的对过滤套的外壁清理,同时在清理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杂质通过倾斜面移动,使杂质更好的脱离过滤套的外壁。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技术可以使浇灌的水流形成的微纳米气泡水,从而使浇灌的效果更好,同时在浇灌的过程中,可以对连通管的端部进行防护,避免蓄水池内部体积较大的杂质进入到连通管的端部造成连通管堵塞的情况发生,使得该装置的浇灌效果更好。
[0023]2、本技术可以连通管在抽水的过程中,水流带动扇叶进行转动,随后水流转动后带动清理杆进行转动,可以使清理杆顺着过滤套的外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过滤套外部的清理,避免体积较大的杂质堆积在过滤套的外部,造成过滤套堵塞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滴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连通管端部延伸至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中扇叶和齿轮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蓄水池;2、水泵;3、砂石旋流过滤器;4、杂质过滤器;5、微纳米气泡发生
器;6、水肥一体机;7、连通管;8、过滤套;9、转动座;10、转动杆;11、扇叶;12、第一传动齿轮;13、第二传动齿轮;14、连接杆;15、第三传动齿轮;16、齿轮套;17、清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参照图1

4,一种地下滴灌装置,包括蓄水池1、水泵2、砂石旋流过滤器3、杂质过滤器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水肥一体机6和连通管7,水泵2、砂石旋流过滤器3、杂质过滤器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和水肥一体机6之间皆通过连通管7相互连通,连通管7的端部延伸至蓄水池1的内部,连通管7延伸至蓄水池1的端部外部套接有过滤套8,过滤套8的外壁四周和底端皆开设有通孔。
[0031]具体的,过滤套8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处活动设置有转动座9,转动座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顶端设置有扇叶11。
[0032]进一步的,过滤套8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轮套16,齿轮套16与过滤套8转动连接,且齿轮套16的上端面设置有清理杆17,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滴灌装置,包括蓄水池(1)、水泵(2)、砂石旋流过滤器(3)、杂质过滤器(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水肥一体机(6)和连通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砂石旋流过滤器(3)、杂质过滤器(4)、微纳米气泡发生器(5)和水肥一体机(6)之间皆通过连通管(7)相互连通,所述连通管(7)的端部延伸至蓄水池(1)的内部,所述连通管(7)延伸至蓄水池(1)的端部外部套接有过滤套(8),所述过滤套(8)的外壁四周和底端皆开设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套(8)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处活动设置有转动座(9),所述转动座(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顶端设置有扇叶(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套(8)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齿轮套(16),所述齿轮套(16)与过滤套(8)转动连接,且齿轮套(16)的上端面设置有清理杆(17),所述清理杆(17)为L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钱换燕军刘亚琦赵虎利布和巴特尔丁全刘娜贺魁张继斌吴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天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