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33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涉及海藻酸钠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内依次设有沉降池、过滤池及絮凝池,沉降池内设有格栅,沉淀池上设有处于格栅上方的进液口和与进液口连接的污水泵,过滤池底部通过流通管与沉降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过滤网,絮凝池通过单向阀与过滤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清水管,清水管上安装有排液阀,排液阀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网,絮凝池的出液口通过液泵连接有pp滤芯过滤器;本装置设计成本低,通过对废水进行多级处理,大大提高了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净化完成后不需要二次处理即可进行回收使用,使用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藻酸钠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藻酸钠是以褐藻为原料提取生产的,生产过程中耗水巨大,生产1吨海藻酸钠需要用淡水800—1200吨;同时生产工艺中使用酸碱和钙盐,造成废水中盐分含量高、成分复杂,生化处理难度大。目前海藻酸钠生产废水的治理采用曝气生化法,处理效果差,处理后废水无法回用,需要污水处理厂再次处理,企业需要负担巨大的污水处理费。因此,急需一种成本低、经济实用的海藻酸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实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继而提出了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内依次设有沉降池、过滤池及絮凝池,沉降池内设有格栅,沉淀池上设有处于格栅上方的进液口和与进液口连接的污水泵,过滤池底部通过流通管与沉降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过滤网,絮凝池通过单向阀与过滤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清水管,清水管上安装有排液阀,排液阀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网,絮凝池的出液口通过液泵连接有pp滤芯过滤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泵的进液管连接有废水源以实现将废水直接注入沉降池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池、过滤池及絮凝池上分别设有盖板以实现对各自净水过程中的密封,避免了废水处理过程中出现二次水污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池的盖板上设有用于添加絮凝剂的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封盖。
[0009]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剂可采用聚丙烯酰胺以提高溶解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池中添加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处于活性炭吸附网下方以除去废水中产生的异味。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填料可采用火山石填料或电气石颗粒。
[0012]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池的盖板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处于絮凝池内部且转动轴上线性设置有多组搅拌杆,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对添加有絮凝剂的废水进行搅拌,不仅加快了絮凝剂的溶解,而且提高了絮凝效率。
[0013]进一步的,所述pp滤芯过滤器一侧设有紫外线杀菌箱,紫外线杀菌箱上设有与pp滤芯过滤器出水口相连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紫外线杀菌箱内部顶端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通过pp滤芯过滤器净化后的清水可直接被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消毒后排出后回收利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成本低,通过对海藻酸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沉降处理、过滤处理、絮凝处理、净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净化完成后不需要二次处理即可进行回收使用,节省了二次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搅拌杆的安装示意图;
[0017]其中:1处理池,2沉降池,21格栅,22进液口,23污水泵,24盖板,3过滤池,31过滤网,32流通管,33单向阀,4絮凝池,41进料口,411封盖,42隔板,43清水管,44排液阀,45活性炭吸附网,46生物填料,5液泵,6pp滤芯过滤器,7紫外线杀菌箱,71紫外线杀菌灯,72进水口,73出水口,8搅拌电机,81转动轴,82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处理池内依次设有沉降池2、过滤池3及絮凝池4,沉降池内设有用于除去废水中部分悬浮物或大物质的格栅21,沉淀池上设有处于格栅上方的进液口22和与进液口连接的污水泵23,污水泵的进液管连接有废水源以实现将废水直接注入沉降池中,过滤池底部通过流通管32与沉降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用于过滤废水中大颗粒杂质的过滤网31,絮凝池通过单向阀与过滤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隔板42,隔板上设有清水管43,清水管上安装有排液阀44,排液阀下方设有用于过滤絮状物及净水的活性炭吸附网45,絮凝池的出液口通过液泵5连接有pp滤芯过滤器6。
[0020]当然,为避免废水处理过程中出现二次水污染,沉降池、过滤池及絮凝池上分别设有盖板24以实现对各自净水过程中的密封,其中,絮凝池的盖板上设有用于添加絮凝剂的进料口41,进料口上设有封盖411,其中,絮凝剂可采用聚丙烯酰胺以提高溶解效率。
[0021]为除去废水中产生的异味,絮凝池中添加有生物填料46,生物填料处于活性炭吸附网下方且生物填料可采用火山石填料或电气石颗粒。
[0022]为提高废水的絮凝效率,絮凝池的盖板上安装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连接有转动轴81,转动轴处于絮凝池内部且转动轴上线性设置有多组搅拌杆82,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对添加有絮凝剂的废水进行搅拌,不仅加快了絮凝剂的溶解,而且提高了絮凝效率。
[0023]为进一步提高对处理后水的净化效果,pp滤芯过滤器一侧设有紫外线杀菌箱7,紫外线杀菌箱上设有与pp滤芯过滤器出水口相连的进水口72和用于净化后净水排出的出水口73,紫外线杀菌箱内部顶端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71,通过pp滤芯过滤器净化后的清水可直接被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消毒后排出后回收利用。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内依次设有沉降池、过滤池及絮凝池,沉降池内设有格栅,沉淀池上设有处于格栅上方的进液口和与进液口连接的污水泵,过滤池底部通过流通管与沉降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过滤网,絮凝池通过单向阀与过滤池相连通,且过滤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清水管,清水管上安装有排液阀,排液阀下方设有活性炭吸附网,絮凝池的出液口通过液泵连接有pp滤芯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过滤池及絮凝池上分别设有盖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藻酸钠生产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的盖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绪明王绪学
申请(专利权)人:五莲森之林海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