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M9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026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SM9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法,属于基于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SM9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对认证密钥交换算法进行初始化,控制密钥生成中心KGC设置主密钥、公钥、公共参数,控制密钥生成中心KGC计算发送验证信息给发起方A和响应方B;然后对密钥交换进行认证,令发起方A和响应方B进行密钥交换的认证,协商会话密钥:分别控制发起方A和响应方B处理发送和接收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身份认证场所。场所。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M9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SM9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法,属于基于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 证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根据需要,加速推进了健康码与行程码的建设与使用,用于分类管控重点人群, 快速识别人员身份,提升了管理效率;但在识别校对身份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人为逃避检 查,在经过闸机等出入口时使用假的健康码和行程码正常通过,将对管控工作造成很大隐 患,严重干扰了管控工作。
[0003]作为物联网的终端,验证身份场所设置的闸机仅需要识别旅客的有效证件,并将采集到 的少量信息上传即已完成任务,因此在功能配置做到了简化,既没有键盘,也无需配置相应 的计算、存储、通信功能,因此如果依靠闸机检验旅客的健康码和行程码,除了在硬件上加 装相应的控制管理模块外,还需要设置一种适合闸机使用的物联网认证协议算法,在能够识 别人员身份(二维码信息)的基础上,还能校对检验出伪造或错误的身份信息并进行报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SM9 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法的改进。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SM9密钥交换算法的身 份认证方法,包括如下密钥交换步骤:
[0006]步骤一:对认证密钥交换算法进行初始化,控制密钥生成中心KGC设置主密钥为 ke∈[1,N

1],并设置P
pub
r/>e
=ke
×
P1为KGC公钥,设置公共参数hid,然后控制密钥生成中 心KGC计算并发送如下信息:
[0007][0008]待计算完毕后,密钥生成中心KGC将{de
A
,P
pub

e
}发送给发起方A,将de
B
,P
pub

e
发送给 响应方B;
[0009]步骤二:对密钥交换进行认证,令发起方A和响应方B进行密钥交换的认证,协商会 话密钥:
[0010]步骤2.1:控制发起方A计算Q
B
=[H1(ID
B
||hid,N)]P1+P
pub

e
,其中Q
B
为G1中的元素;
[0011]步骤2.2:生成两个随机数r
A
E[1,N

1],n∈[1,N

1];
[0012]步骤2.3:计算R
A
=[r
A
]Q
B
,T=[n]Q
B
,R
A
、n均为G1中的元素;
[0013]步骤2.4:令M1={R
A
,T},向B发送消息M1;
[0014]步骤三:控制响应方B处理数据:
[0015]步骤3.1:验证收到的来自发起方A的R
A
∈G1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密钥协商失败;若 成立,计算Q
A
=[H1(ID
A
||hid,H)]P1+R
pub

e
,其中Q
A
为G1中的元素;
[0016]步骤3.2:生成一个随机数r
B
∈[1,N

1];
[0017]步骤3.3:计算R
B
=[r
B
]Q
A
,其中R
B
为G1中的元素;
[0018]步骤3.4:计算g
T1
=e(T,de
B
),并 将g
B1
,g
B2
,g
B3
转换为比特串类型,其中g
T1
,g
T2
,g
B1
,g
B2
,g
B3
都是G1中的元素;
[0019]步骤3.5:将R
A
和R
B
转换为比特串类型,分别计算:
[0020]H
B
=Hash(g
B2
||g
B3
||ID
A
||ID
B
||R
A
||R
B
);
[0021]S
B
=Hash(0x82||g
B1
||H
B
);
[0022]步骤3.6:令M2={g
T1
,g
T2
,R
B
,S
B
},向发起方A发送消息M2;
[0023]步骤四:控制发起方A处理数据:
[0024]步骤4.1:验证收到的来自响应方B的R
B
∈G1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密钥协商失败;若 成立,计算并将g
A1
,g
A2
,g
A3
转换为比特串类型,其中 g
A1
,g
A2
,g
A3
都是G1中的元素;
[0025]步骤4.2:将R
A
和R
B
转换为比特串类型,计算:
[0026]S1=Hash(0x82||g
A1
||Hash(g
A2
||g
A3
||ID
A
||ID
B
||R
A
||R
B
)),检验S1=S
B
是否成立:
[0027]若不成立,表示从响应方B到发起方A的密钥确认失败,密钥协商失败;
[0028]若成立,执行步骤4.3;
[0029]步骤4.3:计算H
A
=Hash(g
A2
||g
A3
||ID
A
||ID
B
||R
A
||R
B
),计算S
A
=hash(0x83||g
A1
||H
A
);
[0030]步骤4.4:计算SK
A
=KDF(ID4||ID
B
||g
A1
||g
A2
||g
A3
,klen),令M3={S
A
},向响应方B发送消息 M3;
[0031]步骤五:控制响应方B计算S2=Hash(0x83||g
B1
||Hash(g
B2
||g
B3
||ID
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M9密钥交换算法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密钥交换步骤:步骤一:对认证密钥交换算法进行初始化,控制密钥生成中心KGC设置主密钥为ke∈[1,N

1],并设置R
pub

e
=ke
×
P1为KGC公钥,设置公共参数hid,然后控制密钥生成中心KGC计算并发送如下信息:待计算完毕后,密钥生成中心KGC将{de
A
,P
pub

e
}发送给发起方A,将de
B
,P
pub

e
发送给响应方B;步骤二:对密钥交换进行认证,令发起方A和响应方B进行密钥交换的认证,协商会话密钥:步骤2.1:控制发起方A计算Q
B
=[H1(ID
B
||hid,N)]P1+P
pub

e
,其中Q
B
为G1中的元素;步骤2.2:生成两个随机数r
A
∈[1,N

1],n∈[1,N

1];步骤2.3:计算R
A
=[r
A
]Q
B
,T=[n]Q
B
,R
A
、n均为G1中的元素;步骤2.4:令M1={R
A
,T},向B发送消息M1;步骤三:控制响应方B处理数据:步骤3.1:验证收到的来自发起方A的R
A
∈G1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密钥协商失败;若成立,计算Q
A
=[H1(ID
A
||hid,N)]P1+P
pub

e
,其中Q
A
为G1中的元素;步骤3.2:生成一个随机数r
B
∈[1,N

1];步骤3.3:计算R
B
=[r
B
]Q
A
,其中R
B
为G1中的元素;步骤3.4:计算g
B1
=e(R
A
,de
B
),并将g
B1
,g
B2
,g
B3
转换为比特串类型,其中g
T1
,g
T2
,g
B1
,g
B2
,g
B3
都是G1中的元素;步骤3.5:将R
A
和R
B
转换为比特串类型,分别计算:H
B
=Hash(g
B2
||g
B3
||ID
A
||ID
B
||R
A
||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黄佳佳邢斌赵渊武晓华彭跃余赵梁斌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