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光学适配器及4K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19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焦光学适配器及4K内窥镜。定焦光学适配器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胶合镜组,包括相胶合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胶合镜组,包括相胶合的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上述定焦光学适配器,在实现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还能够缩短4K内窥镜的尺寸。能够缩短4K内窥镜的尺寸。能够缩短4K内窥镜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焦光学适配器及4K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4K内窥镜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定焦光学适配器及4K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内窥镜是一种可进入人体内进行观察、诊断或治疗的医疗设备,一般包括摄像主机、摄像头和内窥镜镜子,其中摄像头通过光学适配器与内窥镜镜子实现光路连通,光学适配器按功能分为固定焦距适配器(即定焦光学适配器)和可变焦距适配器(即变焦光学适配器)。
[0003]随着内窥镜的迅速发展,业界对内窥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病灶区域的清晰图像,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业界提出了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的4K(超高清)内窥镜。然而,目前的4K内窥镜在实现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同时,容易导致尺寸增大,不利于4K内窥镜的组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焦光学适配器及4K内窥镜,在实现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同时,还能够缩短4K内窥镜的尺寸,有利于4K内窥镜的组装和使用。
[0005]一种定焦光学适配器,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为七片,且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0006]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0007]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
[0008]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胶合镜组,包括相胶合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0009]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胶合镜组,包括相胶合的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001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2]0.4≤f2/(f2

f3)≤0.75;
[0013]其中,f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5]0.32≤CT4/f4≤0.52;
[0016]其中,CT4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4为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8]0.11≤|CT5/f5|≤1.31;
[0019]其中,CT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5
为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还包括第一保护元件,所述第一保护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且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1]0.51≤CT2/(T12+T23)≤1.1;
[0022]其中,CT2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T12为所述第一保护元件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T23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还包括第二保护元件,所述第二保护元件设于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的成像面之间,且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4]2.15≤CT6/T67≤4.36;
[0025]其中,CT6为所述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T6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二保护元件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7]10deg≤Semi

FOV≤15deg;
[0028]20mm≤f≤25mm;
[0029]其中,Semi

FOV为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f为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的有效焦距。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和/或,
[003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物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
[0033]一种4K内窥镜,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定焦光学适配器。
[0034]上述定焦光学适配器,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能够有效会聚入射光线,有利于压缩系统的轴上尺寸;同时还有利于合理配置光线入射第一透镜的角度,从而在压缩系统尺寸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捕捉光线,使得系统的视场角不会过小。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凹凹面型,能够有效发散第一透镜会聚的光线,同时使得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第一胶合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与物侧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配合,能够有效平衡系统的光焦度分配,从而有效校正系统的畸变等像差,使得大角度入射系统的光线成像更加清晰,同时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像差敏感度,提升系统的成像质量。第二胶合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有利于光线在第二胶合镜组平缓过渡,合理控制系统的光线走势,从而有利于抑制鬼像、像差的产生;同时还有利于合理分配系统的光焦度,从而有效降低系统的公差敏感度,有利于系统的制造和组装。第一胶合镜组与第二胶合镜组的引入还能够有效校正系统的色差,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成像质量。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能够与第二胶合镜组形成有效配合,有利于将光线有效传递至成像面,从而扩大系统的成像面尺寸,使得系统更容易与大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46]请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定焦光学适配器10,可应用于医疗器械中,例如应用于硬管内窥镜或软管内窥镜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定焦光学适配器10沿光轴1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E2、第二透镜E2、由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组成的第一胶合镜组E4、由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光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为七片,且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胶合镜组,包括相胶合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胶合镜组,包括相胶合的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光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0.4≤f2/(f2

f3)≤0.75;其中,f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光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0.32≤CT4/f4≤0.52;其中,CT4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4为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光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0.11≤|CT5/f5|≤1.31;其中,CT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5为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光学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元件,所述第一保护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且所述定焦光学适配器满足以下条件式:0.51≤CT2/(T12+T23)≤1.1;其中,CT2为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T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黄景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