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真空及冷却一体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轮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飞轮真空及冷却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飞轮储能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力富裕的条件下,由电能驱动飞轮储能系统中的电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储存;在用户需要电时,飞轮减速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用户使用。该技术由于其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维护性好、储能密度高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飞轮本体是飞轮储能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在本领域中,力求提高转子的极限角速度,减轻转子重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旋转飞轮系统的储能量,随着碳纤维材料在转子上的应用,飞轮转子外缘线速度已经可以达到音速(340m/s)。
[0004]现有会通过真空泵降低转子所在腔体的空气浓度,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工况下,摩擦发热极低。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且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飞轮旋转工作时,转子铁芯、永磁体、定子铁芯、绕组都是热源,这些热源除了通过气隙和外机壳散发到大气环境中,也需要增加冷却系统如风冷、水冷、氢冷等方法将热量带走。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真空及冷却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储能装置(10)、抽真空装置(20)、风冷装置;所述飞轮储能装置(10)包括电机、飞轮转子(11)、飞轮定子(12)、飞轮气室(13),所述飞轮转子(11)位于所述飞轮气室(13)中;所述抽真空装置(20)包括泵壳(21)、偏心安装在所述泵壳(21)内腔的泵转子(29)、安装在所述泵转子(29)上的伸缩旋片组件,所述泵壳(21)分布有第一进气口(23)、第二进气口(24)以及出气口(25);所述伸缩旋片组件包括四个伸缩旋片(22),四个所述伸缩旋片(22)将所述泵壳(21)的内腔分隔为四个独立的气室;在所述泵转子(29)带动所述伸缩旋片组件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抽真空装置(20)经过抽真空排气状态以及吸大气排气状态;在抽真空排气状态,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23)将所述飞轮气室(13)中气体抽入所述气室,通过所述出气口(25)将从所述飞轮气室(13)中抽取的气体输出至所述风冷装置;随着所述飞轮气室(13)中空气浓度降低,进入吸大气排气状态,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24)吸入大气且将大气通过所述出气口(25)输出至所述风冷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真空及冷却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转子(29)朝向X方向偏心,所述出气口(25)设置在所述泵壳(21)的X方向侧,所述第一进气口(23)、所述第二进气口(24)设置在所述泵壳(21)与X方向相反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进气口(23)、所述第二进气口(24)对应不同的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真空及冷却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旋片(22)包括外端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鲍,胡东旭,张华良,陈海生,徐玉杰,张志来,王继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