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环境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通常需要使用监测装置,进而将建筑施工环境数据及时传递给BIM建筑施工总控中心,使BIM建筑施工总控中心可以将建筑施工环境数据及时显示以及模拟出来,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
[0003]现有的建筑施工环境监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在遇到暴风雨的时候,容易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若是遇到冰雹,容易导致各个传感器受损,需要利用防护结构进行保护,防护结构打开起来不够便捷,操作起来较为费力,同时防护结构遇到暴风雨之后稳定性较低,容易影响防护效果,监测装置安装之后,稳定性较低,不便于在监测装置放置之后,自动控制固定结构移动;加强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环境监测装置,其具有的插件,使主体放置之后,顶动件可以跟随支撑件一起上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有环境监测终端,环境监测终端的上方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BIM建筑施工总控中心连接,BIM建筑施工总控中心与信息输出显示器电性连接,主体(1)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扬尘监测传感器和一个空气质量变送器,扬尘监测传感器和空气质量变送器分别与环境监测终端电性连接,主体(1)的顶端后方安装有拉板(106),拉板(106)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控制板(107),每个控制板(107)的内部设有一个控制槽(108),控制槽(108)为倾斜状结构,控制槽(108)的外端为弧形结构;底件(2),所述底件(2)固定在主体(1)的底部,底件(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向板(202),每两个导向板(202)的外部滑动安装有一个移动件(204),每个移动件(204)的内部设有两个矩形槽,每个移动件(20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楔形槽,每个移动件(204)的顶端设有两个矩形板,每个矩形板的内部设有一个圆孔,每个移动件(204)的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插件(205),插件(205)为棱锥形结构,插件(205)呈倾斜状;滑块(3),所述滑块(3)共设有两个,两个滑块(3)分别安装在主体(1)的顶端两侧,每个滑块(3)的侧边设有一个支撑板(302),每个支撑板(302)的顶端设有一个防护板(303),每个防护板(303)的外端设有一个防护件(304),防护件(304)为圆形结构,防护件(304)的顶端设有凹槽,防护件(304)为硬性泡沫材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滑槽(101),主体(1)的后端设有卡块(102),卡块(102)为楔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槽(103),侧槽(103)的内部嵌入有滑块(3),主体(1)的顶端后方中间位置设有后件(104),后件(104)的顶端设有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与环境监测终端电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