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87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固定板、底座、支撑杆、限位环轨、转动环、调整驱动机构、液压缸一、液压缸二、液压缸三、顶护板一、顶护板二和顶护板三,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设于限位环轨上,所述调整驱动机构设于支撑底板上且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液压缸一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液压缸二设于转动环上,所述液压缸三设于转动环上,所述顶护板一设于液压缸一上,所述顶护板二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上且与液压缸二之间呈铰接设置,所述顶护板三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上且与液压缸三之间呈铰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巷道支护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使用灵活可调的、支撑稳定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支撑稳定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支撑稳定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巷道支护机构
,具体是指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煤矿作为社会能源的重要组成之一,对煤炭的开采是保证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活动,在煤矿井下进行挖掘作业时,需要用到支护机构对巷道进行支撑,避免巷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且能够为巷道中提供一定的工作空间,方便人们进行挖掘作业,现有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大多结构固定,搭建后便难以调整,在挖掘作业进行后需要重新更换支护机构,导致挖掘效率降低,尤其的,在更换时步骤繁琐且容易因更换间隙造成部分空间缺少支护从而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在搭建后便难以调整的问题,在实现随着挖掘作业的进行能够调整支护距离的调整,扩大了支护空间,且本采用拱形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利用空间和具有最大程度的支护力,具体是一种使用灵活可调的、支撑稳定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出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固定板、底座、支撑杆、限位环轨、转动环、调整驱动机构、液压缸一、液压缸二、液压缸三、顶护板一、顶护板二和顶护板三,所述固定板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底座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杆设于固定板上且设于底座上,所述限位环轨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设于限位环轨上,所述调整驱动机构设于支撑底板上且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液压缸一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液压缸二设于转动环上,所述液压缸三设于转动环上,所述顶护板一设于液压缸一上,所述顶护板二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上且与液压缸二之间呈铰接设置,所述顶护板三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上且与液压缸三之间呈铰接设置。
[0005]更好地,为了实现对支护机构调整时的驱动,所述调整驱动机构包括防爆电机、双输出减速器、驱动轴、主动锥齿轮、转轴、从动锥齿轮、锥齿轮、齿轮和内齿圈,所述防爆电机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双输出减速器设于防爆电机上且设于支撑杆上,所述驱动轴设于双输出减速器上且设于支撑杆内,所述主动锥齿轮设于驱动轴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设于固定板上且设于支撑杆内,所述从动锥齿轮设于转轴上,所述锥齿轮转动连接设于支撑杆上且与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齿轮设于转轴上且设于驱动轴上,所述内齿圈设于转动环内壁上且与齿轮啮合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设于转轴和转动环之间,所述支撑杆设于支撑底板和顶护板
一之间,所述底座设于支撑底板和支撑杆之间,所述锥齿轮设于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底板呈平行设置,所述液压缸一与支撑底板呈垂直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支撑杆呈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支撑底板呈平行设置。
[0008]其中,所述支撑杆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底座呈长方体设置,所述驱动轴呈圆柱体设置,所述转轴呈圆柱体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限位环轨呈截面为L型的圆环设置,所述转动环呈截面为凹字形的圆环设置,所述顶护板二呈弧形设置。
[0010]其中,所述驱动轴设有两组,所述转轴的数量与驱动轴的数量一致,所述液压缸一设有两组,所述液压缸二的数量与液压缸一的数量一致,所述液压缸三的数量与液压缸一的数量一致。
[0011]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在搭建后便难以调整的问题,在实现随着挖掘作业的进行能够调整支护距离的调整,扩大了支护空间,且本采用拱形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利用空间和具有最大程度的支护力,具体是一种使用灵活可调的、支撑稳定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的第一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的第二剖视图。
[0015]其中,1、支撑底板,2、固定板,3、底座,4、支撑杆,5、限位环轨,6、转动环,7、调整驱动机构,8、液压缸一,9、液压缸二,10、液压缸三,11、顶护板一,12、顶护板二,13、顶护板三,14、防爆电机,15、双输出减速器,16、驱动轴,17、主动锥齿轮,18、转轴,19、从动锥齿轮,20、锥齿轮,21、齿轮,22、内齿圈。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固定板2、底座3、支撑杆4、限位环轨5、转动环6、调整驱动机构7、液压缸一8、液压缸二9、液压缸三10、顶护板一11、顶护板二12和顶护板三13,所述固定板2设于支撑底板1上,所述底座3设于支撑底板1上,所述支撑杆4设于固定板2上且设于底座3上,所述限位环轨5设于支撑杆4上,所述转动环6转动连接设于限位环轨5上,所述调整驱动机构7设于支撑底板1上且设于支撑杆4上,所述液压缸一8设于支撑杆4上,所述液压缸二9设于转动环6上,
所述液压缸三10设于转动环6上,所述顶护板一11设于液压缸一8上,所述顶护板二12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11上且与液压缸二9之间呈铰接设置,所述顶护板三13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11上且与液压缸三10之间呈铰接设置。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整驱动机构7包括防爆电机14、双输出减速器15、驱动轴16、主动锥齿轮17、转轴18、从动锥齿轮19、锥齿轮20、齿轮21和内齿圈22,所述防爆电机14设于支撑底板1上,所述双输出减速器15设于防爆电机14上且设于支撑杆4上,所述驱动轴16设于双输出减速器15上且设于支撑杆4内,所述主动锥齿轮17设于驱动轴16上,所述转轴18转动连接设于固定板2上且设于支撑杆4内,所述从动锥齿轮19设于转轴18上,所述锥齿轮20转动连接设于支撑杆4上且与主动锥齿轮17和从动锥齿轮19呈啮合设置,所述齿轮21设于转轴18上且设于驱动轴16上,所述内齿圈22设于转动环6内壁上且与齿轮21啮合设置。
[0020]其中,所述齿轮21设于转轴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固定板、底座、支撑杆、限位环轨、转动环、调整驱动机构、液压缸一、液压缸二、液压缸三、顶护板一、顶护板二和顶护板三,所述固定板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底座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杆设于固定板上且设于底座上,所述限位环轨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设于限位环轨上,所述调整驱动机构设于支撑底板上且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液压缸一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液压缸二设于转动环上,所述液压缸三设于转动环上,所述顶护板一设于液压缸一上,所述顶护板二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上且与液压缸二之间呈铰接设置,所述顶护板三插拔连接设于顶护板一上且与液压缸三之间呈铰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挖掘用安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机构包括防爆电机、双输出减速器、驱动轴、主动锥齿轮、转轴、从动锥齿轮、锥齿轮、齿轮和内齿圈,所述防爆电机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双输出减速器设于防爆电机上且设于支撑杆上,所述驱动轴设于双输出减速器上且设于支撑杆内,所述主动锥齿轮设于驱动轴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设于固定板上且设于支撑杆内,所述从动锥齿轮设于转轴上,所述锥齿轮转动连接设于支撑杆上且与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呈啮合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小荣王乾才罗嘉奕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贝德尔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