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沥青生产
,具体为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橡胶沥青自十九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专利技术后,被世界各地的公路广泛使用,已有40多年的应用历史,橡胶沥青最大的特点是能有效减少公路路面上的各种裂缝的产生,包括反射裂缝、低温裂缝及疲劳裂缝,减少裂缝所带来的病害,橡胶沥青主要应用于应力吸收层和应力吸收中间层,它的混合料厚度比一般沥青混合料薄,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寿命和抗裂缝能力,但目前的改性沥青在生产加工时,由于橡胶粉自身特性,常常导致在上料过程中,发生结块现象,不利于生产地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装置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结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工仓体,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安装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结构(2),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加工仓体(3),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安装有上料结构(4),所述加工仓体(3)的顶部安装有筛选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2)包括伸缩撑杆(21),四个伸缩撑杆(2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底部的四角,所述伸缩撑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结构(4)包括绞龙筒(41),所述绞龙筒(4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所述绞龙筒(41)的底部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底板(1)的底部,所述绞龙筒(41)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绞龙体(42),所述绞龙体(42)的顶部贯穿绞龙筒(41)并延伸至绞龙筒(41)的顶部,所述加工仓体(3)顶部左侧的前方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43),所述绞龙筒(4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排料管(44),所述双轴电机(43)正面输出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伞齿轮(45),所述伞齿轮(45)的正面啮合有传动伞齿轮杆(46),所述传动伞齿轮杆(46)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加工仓体(3)的顶部,所述传动伞齿轮杆(46)外侧的顶部通过传送上带(47)传动连接在绞龙体(42)的转轴外侧,所述排料管(44)的内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宁,郝荣轩,郝梓彦,佟铁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路安达沥青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