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15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包括组合体和组合体;所述组合体包括长方形内底板,所述长方形内底板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内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内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外底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抽拉式展示的组合结构包装盒,开启方式更多样化,在结构设计中融入了分层摆放、阶梯式陈列的设计理念,达到包装过程中保安全,运输过程中可便捷、展示过程中能延伸的效果。能延伸的效果。能延伸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包装设计对要求更加的浓厚。在现代包装设计中需要凸显个性,形成良好的展示性,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美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现有的纺织品包装盒的开启方式基本为天地盖方式,基本上只完成包装这一使命,亟待设计一款包装兼展示功能的盒体,以多元化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本专利技术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采用组合式结构,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抽拉式展示的组合结构包装盒,开启方式更多样化,在结构设计中融入了分层摆放、阶梯式陈列的设计理念,达到包装过程中保安全,运输过程中可便捷、展示过程中能延伸的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包括组合体和组合体;所述组合体包括长方形内底板,所述长方形内底板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内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内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外底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外底板的另1条长边中间位置与第一等腰梯形插舌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所述长方形内底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盖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所述长方形盖板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衔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所述长方形衔接板的另1条长边中间位置与第二等腰梯形插舌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八折痕线;所述长方形内底板的2条短边分别与第二长方形内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靠近第一长方形内侧板侧的短边与第一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的另1条短边与第一梯形粘结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二折痕线;所述第五折痕线中间位置开设有与第一等腰梯形插舌位置大小对应使用的第一直线开口,所述第六折痕线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与第二等腰梯形插舌位置大小对应使用的第二直线开口;所述的第一等腰梯形插舌、第二等腰梯形插舌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第三长方形侧板上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开口且所述半圆形开口的半圆形最高点朝向长方形内底板,所述半圆形开口的2端点连线形成的直径位置压制有第十三折痕线;所述长方形盖板上与其中1条短边垂直相连位置压制有能形成锯齿状插入条的2条形状对称锯齿状易撕线;所述锯齿状易撕线长度等于长方形盖板短边长度的二分之一;
[0006]所述组合体包括第二长方形外底板;所述第二长方形外底板的1条长边与第四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四折痕线;所述第四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与第三长方形内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五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外底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五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六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外底板的2条短边分别与第六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七折痕线;所述第六长方形侧板靠近第四长方形侧板侧的短边与第二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八折痕线;所述第六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短边与第二梯形粘结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九折痕线;其中1个所述第六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长边靠近第二梯形粘结板位置与长方形抽拉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折痕线;所述长方形抽拉板的另1条长边与梯形挡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一折痕线;所述第五长方形侧板上开设有与2条锯齿状易撕线形成的锯齿状插入条位置对应的第三直线开口且所述锯齿状插入条同一垂直线上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直线开口的长度;所述第十四折痕线中间位置开设有与第二等腰梯形插舌位置大小对应使用的第三直线开口。
[0007]所述长方形内底板、第一长方形外底板、长方形盖板、第二长方形外底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均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内侧板、第一长方形侧板和第二长方形侧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均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第三长方形侧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均相等,且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短边长度与第一长方形内侧板短边长度相等;
[0008]所述第四长方形侧板、第五长方形侧板和第三长方形内侧板的长边长度、短边长度均相等;所述第六长方形侧板短边长度与第四长方形侧板短边长度相等;
[0009]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第四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之和与长方形衔接板的短边长度相等;
[0010]所述长方形抽拉板长边长度等于第二长方形外底板长边长度;所述长方形抽拉板短边长度为第二长方形外底板短边长度的1/4到1/3之间。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采用组合式结构,包装盒设计成抽屉盒的样式,随着抽屉抽出,其余部分可变形为展架。整体上形成一个两层抽屉式展架,销售过程中可以作为展台进行商品陈列,不需展示的时候,该包装可收纳为一个简单的长方体,不浪费运输和储存空间,在保证基本包装需求的同时,循环利用和功能拓展方面得到延伸。本专利技术开启方式更多样化,在结构设计中融入了分层摆放、阶梯式陈列的设计理念,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简洁美观,实现商品展示台、柜、架与商品包装盒的合而为一,功能实用;达到包装过程中保安全,运输过程中可便捷、展示过程中能延伸的效果,适合于纺织品包装如丝绸、围巾、袜子等商品的包装。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抽拉式展示的组合结构包装盒,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组合体1的展开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合体2的展开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组合体1、组合体2折叠安装后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的左视放大图;
[0016]图5是图4打开盖板后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作为抽屉展示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施例的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如图1

6所示,包括组合体1和组合体2;所述组合体1包括长方形内底板3,所述长方形内底板3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内侧板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5;所述第一长方形内侧板4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7;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6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外底板8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9,所述第一长方形外底板8的另1条长边中间位置与第一等腰梯形插舌10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11;所述长方形内底板3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13,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12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盖板1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15;所述长方形盖板14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衔接板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式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体(1)和组合体(2);所述组合体(1)包括长方形内底板(3),所述长方形内底板(3)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内侧板(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5);所述第一长方形内侧板(4)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7);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6)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外底板(8)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9),所述第一长方形外底板(8)的另1条长边中间位置与第一等腰梯形插舌(10)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11);所述长方形内底板(3)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13),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12)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盖板(1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15);所述长方形盖板(14)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衔接板(1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17);所述长方形衔接板(16)的另1条长边中间位置与第二等腰梯形插舌(18)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八折痕线(19);所述长方形内底板(3)的2条短边分别与第二长方形内侧板(20)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21);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20)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长方形侧板(2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折痕线(23);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20)靠近第一长方形内侧板(4)侧的短边与第一长方形插入板(24)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25);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20)的另1条短边与第一梯形粘结板(26)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二折痕线(27);所述第五折痕线(13)中间位置开设有与第一等腰梯形插舌(10)位置大小对应使用的第一直线开口(28),所述第六折痕线(15)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与第二等腰梯形插舌(18)位置大小对应使用的第二直线开口(29);所述的第一等腰梯形插舌(10)、第二等腰梯形插舌(18)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内侧板(20)、第三长方形侧板(22)上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半圆形开口(30)且所述半圆形开口(30)的半圆形最高点朝向长方形内底板(3),所述半圆形开口(30)的2端点连线形成的直径位置压制有第十三折痕线(31);所述长方形盖板(14)上与其中1条短边垂直相连位置压制有能形成锯齿状插入条(50)的2条形状对称的锯齿状易撕线(32),所述锯齿状易撕线(32)所述锯齿状易撕线(32)长度等于长方形盖板(14)短边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组合体(2)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弛何霞孟闯朱熳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