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油嘴漏油的改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05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油嘴漏油的改进装置,其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旨在解决中空的尖嘴注油嘴,出油量不易控制,且缺少封闭措施导致润滑油外泄浪费造成污染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出油嘴包括弯折中空筒,弯折中空筒弯折一端连通连接软质输油管末端设置,弯折中空筒远离软质输油管的一端外壁盖合弯折中空筒固定设置有球形罩,球形罩外壁贯穿开设有出油口,弯折中空筒贴合内壁固定设置有环形挡片,环形挡片靠近球形罩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末端固定连接有堵塞球,阻塞球盖合出油口设置,堵塞球外壁延伸设置有导油杆,导油杆末端穿设出出油口设置,方便控制注油嘴开关达到精准高效下油防止润滑油外溢造成浪费的效果。成浪费的效果。成浪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油嘴漏油的改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炉油嘴漏油的改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退火炉是退火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
[0003]退火炉保养过程中需要定时添加润滑油,由于退火炉体积较大且关节轴承部位多,一般会采用机械化的注油泵进行润滑油的加注工作,现有常用的一般都为中空的尖嘴注油嘴,出油量不易控制,且缺少封闭措施导致润滑油外泄浪费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火炉油嘴漏油的改进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注油泵本体,所述注油泵本体外壁连通设置有软质输油管,所述出油管末端连通设置有出油嘴,所述出油嘴包括弯折中空筒,所述弯折中空筒弯折一端连通连接软质输油管末端设置,所述弯折中空筒远离软质输油管的一端外壁盖合弯折中空筒固定设置有球形罩,所述球形罩外壁贯穿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弯折中空筒贴合内壁固定设置有环形挡片,所述环形挡片靠近球形罩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末端固定连接有堵塞球,所述阻塞球盖合出油口设置,所述堵塞球外壁延伸设置有导油杆,所述导油杆末端穿设出出油口设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导油杆贴近添加处抵触便可以带动堵塞球远离出油口,此时出油口打开,在注油泵的泵送压力下进行润滑油的加注工作,同时导油杆可以引导润滑油进行精准添加,加油完毕后,松开导油杆,压缩弹簧自动回弹使堵塞球盖合阻塞加油孔口,避免润滑油外溢浪费,导油杆与堵塞球配合活动还可以有效疏通出油口防止饼结,保证润滑油可以正常稳定加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输油管和出油嘴为两套或两套以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软质输油管和出油嘴的数量,方便同时进行润滑油的加注工作,有效了提高润滑油的加注效率。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杆末端固定设置有弹性弧形板,所述弹性弧形板靠近导油杆的一面沿弧形导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油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弧形板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良好的贴服退火炉的各个轴承关节,方便进行稳定高效的润滑油加注,同时开设有导油槽可以对润滑油进行精确引导涂抹,防止润滑油聚集滴落造成浪费。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输油管和弯折中空筒外壁包裹设置有橡胶导热层,所述橡胶导热层内部埋设有若干发热电阻丝。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发热电阻丝的橡胶导热层可以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自发热对软质输油管和弯折中空筒中润滑油进行加热,增强其流通性,防止阻塞。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弯折中空筒和软质输油管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抓握把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抓握把手的存在提高了使用人员对出油嘴的操控性,更加方便发力进行精准的加油操作。
[0016]进一步地,所述注油泵外壁延伸设置有供抓握把手悬挂的放置支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支架可以妥善地保管收纳软质输油管和出油嘴,防止其于地面或其他硬物轻易发生碰撞导致结构损坏或者润滑油泄露。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9]1、采用了球形罩、导油杆和阻塞球,从而方便控制注油嘴开关达到精准高效下油防止润滑油外溢造成浪费的效果;
[0020]2、采用了两套及以上的软质输油管和注射嘴,从而产生有效提高润滑油加注效率的效果;
[0021]3、采用了橡胶导热层和发热电阻丝,从而产生在寒冷工况环境下对润滑油进行有效加热提高其流通性方便下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注油泵本体;2、软质输油管;3、出油嘴;31、弯折中空筒;32、球形罩;321、出油口;33、环形挡片;34、压缩弹簧;35、堵塞球;4、导油杆;41、弹性弧形板;411、导油槽;5、橡胶导热层;6、抓握把手;61、放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参照图1、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退火炉油嘴漏油的改进装置,包括注油泵本体1,注油泵本体1外壁连通设置有软质输油管2,出油管末端连通设置有出油嘴3,其特征在于:出油嘴3包括弯折中空筒31,弯折中空筒31弯折一端连通连接软质输油管2末端设置,弯折中空筒31远离软质输油管2的一端外壁盖合弯折中空筒31固定设置有球形罩32,球形罩32外壁贯穿开设有出油口321,弯折中空筒31贴合内壁固定设置有环形挡片33,环形挡片33靠近球形罩32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34,压缩弹簧34末端固定连接有堵塞球35,阻塞球盖合出油口321设置,堵塞球35外壁延伸设置有导油杆4,导油杆4末端穿设出出油口321设置,使用时将导油杆4贴近添加处抵触便可以带动堵塞球35远离出油口321,此时出油口321打开,在注油泵的泵送压力下进行润滑油的加注工作,同时导油杆4可以引导润滑油进行精准添加,加油完毕后,松开导油杆4,压缩弹簧34自动回弹使堵塞球35盖合阻塞加油孔口,避免润滑油外溢浪费,导油杆4与堵塞球35配合活动还可以有效疏通出油口
321防止饼结,保证润滑油可以正常稳定加注,导油杆4末端固定设置有弹性弧形板41,弹性弧形板41靠近导油杆4的一面沿弧形导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油槽411,弹性弧形板41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良好的贴服退火炉的各个轴承关节,方便进行稳定高效的润滑油加注,同时开设有导油槽411可以对润滑油进行精确引导涂抹,防止润滑油聚集滴落造成浪费,软质输油管2和弯折中空筒31外壁包裹设置有橡胶导热层5,橡胶导热层5内部埋设有若干发热电阻丝,带有发热电阻丝的橡胶导热层5可以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自发热对软质输油管2和弯折中空筒31中润滑油进行加热,增强其流通性,防止阻塞,弯折中空筒31和软质输油管2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抓握把手6,抓握把手6的存在提高了使用人员对出油嘴3的操控性,更加方便发力进行精准的加油操作,注油泵本体1外壁延伸设置有供抓握把手6悬挂的放置支架61,放置支架61可以妥善地保管收纳软质输油管2和出油嘴3,防止其于地面或其他硬物轻易发生碰撞导致结构损坏或者润滑油泄露,软质输油管2和出油嘴3为两套或两套以上,提高软质输油管2和出油嘴3的数量,方便同时进行润滑油的加注工作,有效了提高润滑油的加注效率。
[002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油嘴漏油的改进装置,包括注油泵本体(1),所述注油泵本体(1)外壁连通设置有软质输油管(2),所述软质输油管末端连通设置有出油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嘴(3)包括弯折中空筒(31),所述弯折中空筒(31)弯折一端连通连接软质输油管(2)末端设置,所述弯折中空筒(31)远离软质输油管(2)的一端外壁盖合弯折中空筒(31)固定设置有球形罩(32),所述球形罩(32)外壁贯穿开设有出油口(321),所述弯折中空筒(31)贴合内壁固定设置有环形挡片(33),所述环形挡片(33)靠近球形罩(32)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34),所述压缩弹簧(34)末端固定连接有堵塞球(35),所述堵塞球盖合出油口(321)设置,所述堵塞球(35)外壁延伸设置有导油杆(4),所述导油杆(4)末端穿设出出油口(32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油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磊习智翔牛牪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浙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