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78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够实现电压力锅、电饭煲功能和电火锅功能的多功能压力锅,其包括内锅、锅盖组件、电控装置以及设置有外锅的压力锅主机,外锅内设置有发热体,压力锅主机设置有电源接口;内锅放置在外锅内且能够被发热体加热;锅盖组件包括锅盖载体以及与锅盖载体转动连接的内盖,内盖设置有电磁阀;内盖设置有内盖牙,外锅设置有与内盖牙相抵的外锅牙;还包括与压力锅主机滑动连接的滑块组件,滑块组件设置有磁力体;电控装置包括主控板、电耦合装置以及磁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锅主机上且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压力锅、电饭煲功能和电火锅功能等多种功能。功能和电火锅功能等多种功能。功能和电火锅功能等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压力锅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涉及能够实现电压力锅、电饭煲功能和电火锅功能的多功能压力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烹饪器具不能同时具有电压力锅、电饭煲和电火锅自动识别功能,无法实现电压力锅、电饭煲功能、电火锅功能合三为一体,用户需要分别购买电压力锅、电饭煲和电火锅以满足烹饪需求,不仅占用厨房空间,而且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取的手段为,多功能压力锅,包括内锅、锅盖组件、电控装置以及设置有外锅的压力锅主机,外锅内设置有发热体,压力锅主机设置有电源接口;内锅放置在外锅内且能够被发热体加热;锅盖组件包括锅盖载体以及与锅盖载体转动连接的内盖,内盖设置有电磁阀;内盖设置有内盖牙,外锅设置有与内盖牙相抵的外锅牙;还包括与压力锅主机滑动连接的滑块组件,滑块组件设置有磁力体;电控装置包括主控板、电耦合装置以及磁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锅主机上且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电耦合装置包括母耦合装置以及与母耦合装置插接的公耦合装置,公耦合装置、母耦合装置中的一个设置有导通件、设置在锅盖载体上、并且与电磁阀电性连接,另一个设置在压力锅主机上且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磁力传感器与磁力体相近而能够被磁力体触发;锅盖载体能够沿公耦合装置与母耦合装置的插接方向,相对压力锅主机移动。
[0005]本技术达到的效果为,能够实现电压力锅、电饭煲功能和电火锅功能等多种功能。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块组件设置有滑动凸起,压力锅主机设置有滑槽;滑动凸起嵌入滑槽。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块组件设置有磁体安装腔,磁体安装腔设置有从滑块组件外露的插入口,磁体安装腔内设置有固定卡扣,磁力体插入磁体安装腔且被固定卡扣抵持。
[0008]便于磁力体的组装。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块组件固定设置有拨杆,拨杆从压力锅主机外露。
[0010]便于滑动滑块组件。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通件设置有保险丝。
[0012]能够提高用电安全。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锅盖载体包括锅盖外壳,锅盖组件设置有与内盖固定连接且从锅盖外壳顶端伸出的把手,俯视时把手完全位于锅盖组件内。
[0014]能够通过把手方便地旋转内盖。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块组件与压力锅主机滑动连接路径为,以内锅的轴心线为
轴轴心线的圆弧线,滑块组件与内盖固定连接。
[0016]旋转内盖的同时能够改变磁力传感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内盖固定设置有连接杆,锅盖载体设置有若干弧形槽,连接杆贴合地穿过弧形槽。
[0018]综上,本技术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0019]1}能够实现电压力锅、电饭煲功能和电火锅功能等多种功能。
[0020]2}便于磁力体的组装。
[0021]3}旋转内盖的同时能够改变磁力传感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图5是压力锅主机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压力锅主机1的部分外壳未画出。
[0027]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7是剖面一SEC1的示意图。
[0029]图8是锅盖组件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0]图9是滑块组件4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10是滑块组件4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11是锅盖载体32的局部的示意图。
[0033]图12是剖面二SEC2的示意图。
[0034]图13是细节一DTL1的示意图。
[0035]图1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的电气原理图。
[0036]剖面一SEC1;剖面二SEC2;细节一DTL1;压力锅主机1;外锅11;发热体111;外锅牙119;旋转限位槽13;内锅2;锅盖组件3;内盖31;电磁阀311;电磁线圈312;连接杆318;内盖牙319;锅盖载体32;滑槽321;旋转限位体323;弧形槽328;锅盖外壳39;把手399;滑块组件4;滑动凸起41;磁力体48;磁体安装腔481;插入口482;固定卡扣483;拨杆49;拨杆头499;电控装置8;主控板81;电耦合装置82;公耦合装置821;母耦合装置822;导电体823;磁力传感器83;背光灯珠88;导通件89;保险丝891。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对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8]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其包括内锅2、锅盖组件3、电控装置8以及设置有外锅11的压力锅主机1,外锅11内设置有发热体111,压力锅主机1设置有电源接口(附图未标出)。电源接口用于与市电等连接而为多功能压力锅提供总电源。
[0039]内锅2放置在外锅11内且能够被发热体111加热。
[0040]锅盖组件3包括锅盖载体32以及与锅盖载体32转动连接的内盖31,内盖31设置有
电磁阀311。比如,内盖31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18,锅盖载体32设置有若干弧形槽328,连接杆318贴合地穿过弧形槽328,使得内盖31能够相对锅盖载体32旋转而实现转动连接。电磁阀311通过电磁线圈312实现电磁阀311的打开、关闭,从而使得内锅2与外界连通、密闭。锅盖外壳39可以为电磁阀311设置相应的槽【附图未画出】。
[0041]内盖31设置有内盖牙319,外锅11设置有与内盖牙319相抵的外锅牙119。通常,内盖31与内锅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附图未画出),确保后述高压状态时的密封性。
[0042]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压力锅,还包括与压力锅主机1滑动连接的滑块组件4,滑块组件4设置有磁力体48。
[0043]电控装置8包括主控板81、电耦合装置82以及磁力传感器83,磁力传感器83设置在压力锅主机1上且与主控板81电性连接。
[0044]电耦合装置82包括母耦合装置822以及与母耦合装置822插接的公耦合装置821,公耦合装置821、母耦合装置822中的一个设置有导通件89、设置在锅盖载体32上、并且与电磁阀311电性连接,另一个设置在压力锅主机1上且与主控板81电性连接。母耦合装置822与公耦合装置821插接后导通,使得电磁阀311通过电耦合装置82与主控板81电性连接。
[0045]磁力传感器83与磁力体48相近而能够被磁力体48触发。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压力锅,其包括内锅(2)、锅盖组件(3)、电控装置(8)以及设置有外锅(11)的压力锅主机(1),外锅(11)内设置有发热体(111),压力锅主机(1)设置有电源接口;内锅(2)放置在外锅(11)内且能够被发热体(111)加热;锅盖组件(3)包括锅盖载体(32)以及与锅盖载体(32)转动连接的内盖(31),内盖(31)设置有电磁阀(311);内盖(31)设置有内盖牙(319),外锅(11)设置有与内盖牙(319)相抵的外锅牙(119);其特征是,还包括与压力锅主机(1)滑动连接的滑块组件(4),滑块组件(4)设置有磁力体(48);电控装置(8)包括主控板(81)、电耦合装置(82)以及磁力传感器(83),磁力传感器(83)设置在压力锅主机(1)上且与主控板(81)电性连接;电耦合装置(82)包括母耦合装置(822)以及与母耦合装置(822)插接的公耦合装置(821),公耦合装置(821)、母耦合装置(822)中的一个设置有导通件(89)、设置在锅盖载体(32)上、并且与电磁阀(311)电性连接,另一个设置在压力锅主机(1)上且与主控板(81)电性连接;磁力传感器(83)与磁力体(48)相近而能够被磁力体(48)触发;锅盖载体(32)能够沿公耦合装置(821)与母耦合装置(822)的插接方向,相对压力锅主机(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压力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特嘉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