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坤见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870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移动板、电机、转轮、同步带、同步带轮、花键轴和支撑筒组成,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花键轴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内周与花键轴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通过升降机构来对骨骼复位固定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有效的降低人为手动调节高度时的人力消耗,提高调节效率。提高调节效率。提高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0003]专利号CN202021348766.6公布了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一能够实现支撑板的升降,有效的调节高度。
[0004]该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存在以下弊端: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对骨科临床患者的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时,一般都会使用到骨骼复位固定装置,然后由医护人员手动摇动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内自带的把手从而对它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患者对其进行使用,但是这样调节起来较为消耗医护人员精力,且调节的效率也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移动板、电机、转轮、同步带、同步带轮、花键轴和支撑筒组成,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花键轴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内周与花键轴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支撑筒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转盘、转轴、导向轮、支撑板、下夹板和上夹板组成,所述支撑筒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支撑筒之间设置有转轴和导向轮,且导向轮有多组,所述转盘远离支撑筒的一面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转盘的一面安装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顶部设置有上夹板;通过固定机构来对患者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有效的促使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支撑筒顶部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相配合,能有效的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通过下夹板底部设置的转盘、转轴和导向轮相配合,患者在进行变更位置时,能有效的为其提供角度支持,减小固定装置在患者变更位置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组导向轮能有效的降低转盘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相对的一面均粘接有海绵垫层;通过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的一面粘接海绵垫层,能有效的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患者身体,从而对患者
身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有多组,且多组固定块内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固定螺丝;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好后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块相配合,能有效的对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固定。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机构来对骨骼复位固定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有效的降低人为手动调节高度时的人力消耗,提高调节效率,通过促使支撑柱内移动板底部的电机通电运作,电机运作带动转轮旋转,转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轮与花键轴相配合,能有效的促使移动板变更位置,移动板变更位置从而带动支撑筒顶部的固定机构变更位置,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通过人为手动对固定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操作起来颇为消耗人力的问题;通过固定机构来对患者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有效的促使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支撑筒顶部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相配合,能有效的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通过下夹板底部设置的转盘、转轴和导向轮相配合,患者在进行变更位置时,能有效的为其提供角度支持,减小固定装置在患者变更位置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组导向轮能有效的降低转盘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好后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块相配合,能有效的对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固定,通过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的一面粘接海绵垫层,能有效的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患者身体,从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在对患者进行骨骼复位固定时,固定装置需要随着患者的位置方便进行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的内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升降机构;301、移动板; 302、电机;303、转轮;304、同步带;305、同步带轮;306、花键轴;4、支撑筒;5、固定机构;501、转盘;502、转轴;503、导向轮;504、支撑板;505、下夹板;506、上夹板;6、海绵垫层;7、固定块;8、螺孔;9、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6]如图1

2所示,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 内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由移动板301、电机302、转轮303、同步带304、同步带轮305、花键轴306和支撑筒4组成,所述支撑柱2内设置有花键轴306和移动板301,所述移动板301底部安装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303,所述转轮303通过同步带304与同步带轮305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305内周与花键轴306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301 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4。
[0017]其中,还包括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筒4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由转
盘501、转轴502、导向轮503、支撑板504、下夹板505和上夹板506组成,所述支撑筒4顶部设置有转盘501,所述转盘501与支撑筒4之间设置有转轴502和导向轮503,且导向轮503有多组,所述转盘501远离支撑筒4的一面安装有支撑板504,所述支撑板504远离转盘501的一面安装有下夹板505,所述下夹板505顶部设置有上夹板506;通过固定机构5来对患者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有效的促使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支撑筒4顶部设置的上夹板506 和下夹板505相配合,能有效的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通过下夹板505底部设置的转盘501、转轴502和导向轮503相配合,患者在进行变更位置时,能有效的为其提供角度支持,减小固定装置在患者变更位置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组导向轮503能有效的降低转盘501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0018]其中,所述上夹板506与下夹板505相对的一面均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内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由移动板(301)、电机(302)、转轮(303)、同步带(304)、同步带轮(305)、花键轴(306)和支撑筒(4)组成,所述支撑柱(2)内设置有花键轴(306)和移动板(301),所述移动板(301)底部安装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303),所述转轮(303)通过同步带(304)与同步带轮(305)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305)内周与花键轴(306)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301)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筒(4)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由转盘(501)、转轴(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辰成
申请(专利权)人:陈坤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