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涉及服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收卷辊,收卷辊的外壁外侧中心位置套设有聚氨酯薄膜组件,聚氨酯薄膜组件包括聚氨酯薄膜本体和便撕条,聚氨酯薄膜本体的两侧外壁外侧均设置有便撕条,防翘组件包括U型贴、粘块和粘条A,U型贴的内部一侧前后两端设置有粘块,U型贴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粘条A,防尘组件包括防尘纸和粘条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防翘组件和便撕条,U型贴内壁两侧的粘块和粘条A可以对聚氨酯薄膜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出现侧边翘起的情况,通过两侧便撕条安装聚氨酯薄膜,方便工作人员使用,且不会对聚氨酯薄膜造成损伤,同时避免灰尘油污沾染上。避免灰尘油污沾染上。避免灰尘油污沾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
[0001]本技术属于服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的设备材料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之一,传统的服装都是通过面料编织而成,而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大多在编织服装时通过加入不同的物质使服装具有不同的功能,PU膜就是其中之一,PU膜也被成为聚氨酯薄膜,无毒无害,且具有防水和透湿性,被广泛应用在雪衣、风衣、帽子等中,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聚氨酯薄膜在使用时,由于聚氨酯薄膜的厚度较薄,因此在使用和存放聚氨酯薄膜时容易出现侧边翘起的情况,导致聚氨酯薄膜使用效果变差;
[0004]2、现有的聚氨酯薄膜在使用时,由于尺寸较大不便于工作人员裁剪,且在拿取时手部的灰尘和油污会沾染在聚氨酯薄膜上,影响使用效果。
[0005]因此,现有的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通过利用防翘组件和便撕条,通过在聚氨酯薄膜的顶部和底部外侧套设U型贴,接着利用U型贴内壁两侧的粘块和粘条A粘在聚氨酯薄膜和便撕条的外壁上,对聚氨酯薄膜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出现侧边翘起的情况,通过两侧便撕条安装聚氨酯薄膜,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同时不会对聚氨酯薄膜造成损伤,也可以避免手上的灰尘油污沾染在聚氨酯薄膜上。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外壁外侧中心位置套设有聚氨酯薄膜组件,所述聚氨酯薄膜组件包括聚氨酯薄膜本体和便撕条,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的两侧外壁外侧均设置有便撕条,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翘组件,所述防翘组件包括U型贴、粘块和粘条A,所述U型贴的内部一侧前后两端设置有粘块,所述U型贴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粘条A,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的前端端面设置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防尘纸和粘条B,所述防尘纸的内侧壁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粘条B,粘条A粘贴在聚氨酯薄膜本体的外侧,可避免胶层附着在聚氨酯薄膜本体内侧无法清除,防尘纸通过粘条B粘贴在便撕条的外侧,可以在撕下便撕条的同时将防尘纸撕下。
[0009]进一步地,所述便撕条的前端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握孔,所述便撕条的前端端面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剪切线,通过剪切线便于工作人员撕下便撕条,以及通过握孔便于施力。
[0010]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由防刮层、耐腐蚀层、防紫外线层和基材组合而成,且防刮层、耐腐蚀层、防紫外线层和基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通过防刮层和耐腐蚀层可
以对聚氨酯薄膜本体起到防刮和耐腐蚀的作用,增加聚氨酯薄膜本体的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刮层、耐腐蚀层、防紫外线层和基材相邻之间均通过纳米粘合剂无缝粘合连接,所述防刮层、耐腐蚀层、防紫外线层和基材的厚度均位于5μm
‑
25μm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紫外线层由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反射层和紫外线隔离涂层组合而成,且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反射层和紫外线隔离涂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通过设置防紫外线层可以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有效的阻绝和隔离。
[0013]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反射层和紫外线隔离涂层相邻之间均通过纳米粘合剂无缝粘合连接,所述紫外线吸收层、紫外线反射层和紫外线隔离涂层的厚度均位于1μm
‑
5μm之间。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防翘组件,当工作人员使用时,通过在聚氨酯薄膜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外侧套设U型贴,接着利用U型贴内壁两侧的粘块和粘条A粘在聚氨酯薄膜本体和便撕条的外壁上,从而可以利用粘黏效果对聚氨酯薄膜本体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止聚氨酯薄膜本体出现侧边翘起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聚氨酯薄膜在使用时,由于聚氨酯薄膜的厚度较薄,因此在使用和存放聚氨酯薄膜时容易出现侧边翘起的情况,导致聚氨酯薄膜使用效果变差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便撕条,当工作人员使用时,通过便撕条外侧的剪切线将聚氨酯薄膜本体从收卷辊上撕下,接着用手握住两侧便撕条上的握孔,并对聚氨酯薄膜本体进行张贴,当聚氨酯薄膜本体张贴完成后,通过便撕条内侧的剪切线将便撕条撕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同时不会对聚氨酯薄膜本体造成损伤,也可以避免手上的灰尘油污沾染在聚氨酯薄膜本体上,解决了现有的聚氨酯薄膜在使用时,由于尺寸较大不便于工作人员裁剪,且在拿取时手部的灰尘和油污会沾染在聚氨酯薄膜上,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聚氨酯薄膜组件、防翘组件和防尘组件的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聚氨酯薄膜组件的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防翘组件的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防尘组件的结构图;
[0023]图6为本技术聚氨酯薄膜本体的内部结构图;
[0024]图7为本技术防紫外线层的内部结构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收卷辊;2、聚氨酯薄膜组件;201、聚氨酯薄膜本体;202、便撕条;2021、握孔;2022、剪切线;203、防刮层;204、耐腐蚀层;205、防紫外线层;2051、紫外线吸收层;2052、紫外线反射层;2053、紫外线隔离涂层;206、基材;3、防翘组件;301、U型贴;302、粘块;303、粘
条A;4、防尘组件;401、防尘纸;402、粘条B。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请参阅图1
‑
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包括收卷辊1,收卷辊1的外壁外侧中心位置套设有聚氨酯薄膜组件2,聚氨酯薄膜组件2包括聚氨酯薄膜本体201和便撕条202,聚氨酯薄膜本体201的两侧外壁外侧均设置有便撕条202,聚氨酯薄膜本体20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翘组件3,防翘组件3包括U型贴301、粘块302和粘条A303,U型贴301的内部一侧前后两端设置有粘块302,U型贴30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粘条A303,聚氨酯薄膜本体201的前端端面设置有防尘组件4,防尘组件4包括防尘纸401和粘条B402,防尘纸401的内侧壁两侧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包括收卷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1)的外壁外侧中心位置套设有聚氨酯薄膜组件(2),所述聚氨酯薄膜组件(2)包括聚氨酯薄膜本体(201)和便撕条(202),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201)的两侧外壁外侧均设置有便撕条(202),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20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翘组件(3),所述防翘组件(3)包括U型贴(301)、粘块(302)和粘条A(303),所述U型贴(301)的内部一侧前后两端设置有粘块(302),所述U型贴(30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粘条A(303),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201)的前端端面设置有防尘组件(4),所述防尘组件(4)包括防尘纸(401)和粘条B(402),所述防尘纸(401)的内侧壁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粘条B(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撕条(202)的前端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握孔(2021),所述便撕条(202)的前端端面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剪切线(20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边防翘起的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薄膜本体(201)由防刮层(203)、耐腐蚀层(204)、防紫外线层(205)和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志,胡华,白子文,许鑫伟,刘明明,吴天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环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