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37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面开设有投放口,且于投放口周围安装有人体传感器;箱体内壁于投放口对应位置安装有滚筒输送机;箱体内壁于滚筒输送机的一端固连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为倾斜向下放置;导向板的上表面靠下位置开设有贯通槽;箱体内底面于导向板远离滚筒输送机的一端固连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将箱体底部分隔为第一垃圾室与第二垃圾室,质量较大的输液瓶会惯性较大,会直接越过贯通槽,掉落至第二垃圾室内,而一些体积较大但质量较小的垃圾,如药盒、胶囊包装板则会从贯通槽处落入第一垃圾室,从而完成对医疗垃圾的分类,进而帮助医护人员减轻工作量,维持病房的整洁。病房的整洁。病房的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桶
,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领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治疗垃圾,此时便需要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防止药物和传染物的残留,对病房内的患者造成危害。
[0003]现有技术中的医疗垃圾桶,一般是以多个垃圾桶组成,并在垃圾桶的表面贴上醒目的标记,再通过医护人员将垃圾分类好后,分别投放入对应标识的垃圾桶内。
[0004]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医护人员对医疗垃圾进行垃圾分类,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患者的垃圾也不能及时处理,影响的了患者治疗时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面安装有投放口,且于投放口周围安装有人体传感器;所述箱体内壁于投放口对应位置安装有滚筒输送机;所述箱体内壁于滚筒输送机的一端固连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为倾斜向下放置;所述导向板的上表面靠下位置开设有贯通槽;所述箱体内底面于导向板远离滚筒输送机的一端固连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箱体底部分隔为第一垃圾室与第二垃圾室;工作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人体传感器根据工作环境进行选择,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会产生许多诸如药盒、酒精棉、输液瓶等医疗垃圾,而输液瓶等玻璃瓶容器,本身可能存放过严格管制的处方药,需要进行专门的回收和清理,为了方便医护人员专心治疗,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医护人员先将垃圾带至箱体顶面的投放口处,此时人体传感器基于多普勒技术,智能识别人体动向,从而判断是否打开投放口,当投放口打开后,投放口与箱体连通,医护人员将垃圾从投放口倒入箱体内的滚筒输送机表面,同时滚筒输送机启动,通过滚筒输送机带动垃圾向导向板运动,运动过程中,一些体积较小的垃圾,如酒精棉、纸巾和口罩等会从滚筒输送机表面的缝隙处落入第一垃圾室内,而输液瓶等较大的玻璃瓶容器则会在滚筒输送机的带动下,运动至导向板表面,并沿着导向板表面滑向第二垃圾室,当垃圾滑动至贯通槽时,质量较大的输液瓶会因为惯性较大,会直接越过贯通槽,掉落至第二垃圾室内,而一些体积较大但质量较小的垃圾,如药盒、胶囊包装板则会从贯通槽处落入第一垃圾室,从而完成对医疗垃圾的分类,进而帮助医护人员减轻工作量,并维持病房的整洁。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上表面靠近贯通槽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位置固连有弹性薄膜;工作时,当垃圾滑至凹槽处时,会挤压凹槽槽口的弹性薄膜,质量较大的
垃圾,其自身的重力会使弹性薄膜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弹性薄膜向着凹槽的槽底方向凹陷,而弹性薄膜的边缘位置不易变形,使得垃圾在滑过整个弹性薄膜表面时,弹性薄膜会向着凹槽槽底凹陷,并形成一个的弧面,此时输液瓶等玻璃瓶容器在经过该弧面后,更容易越过之后的贯通槽而落至第二垃圾室内,进而降低输液瓶从贯通槽落入第一垃圾室的概率。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薄膜的底面的中部位置固连有插入块;所述凹槽的槽底于插入块对应位置设置有一对对称布置的插入座;两个所述插入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插入座之间固连有弹性绳;所述转轴的底面转动连接有限位座;工作时,当垃圾运动至弹性薄膜的中部时,质量较大的垃圾,会将弹性薄膜底面的插入块压向插入座,当垃圾离开弹性薄膜中部时,弹性薄膜有恢复的的趋势,但由于插入座在弹性绳作用下,对插入块产生阻碍,使得弹性薄膜回弹的速度变慢,从而使得弹性薄膜维持一段时间的弧形表面,使输液瓶等质量较大的玻璃瓶容器能够容易越过贯通槽,进一步降低输液瓶从贯通槽落入第一垃圾室的概率。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于滚筒输送机的顶部固连有若干成对设置滑动座;一对所述滑动座相向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均匀布置的直杆;所述直杆与滑槽之间连接有弹簧;工作时,当垃圾从投放口落入箱体内时,会撞击到直杆表面,使得在直杆在滑动内滑动,通过直杆沿着滑动座表面的滑槽滑动,并在弹簧的带动下不断上下震动,从而将黏附在一起垃圾之间打散,之后打散的垃圾再落入滚筒输送机的表面,防止垃圾之间互相粘黏,而影响之后垃圾分类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滚筒输送机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滚筒的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于滚筒表面呈螺旋状设置;工作时,当滚筒输送机启动时的,会带动其内部滚筒顺时针转动,滚筒转动则会带动其表面凸起转动,而转动的凸起可带动口罩,使其更容易从滚筒之间的缝隙落入第一垃圾室内,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侧板的顶面固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滚筒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滚筒的输出轴之间套接有皮带;所述转盘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表面固连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套接有拉绳;所述直杆的上表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拉绳固连;工作时,当滚筒转动时,会通过皮带带动支撑板表面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则会带转盘表面的连接柱绕着转动盘的轴心转动,而连接柱的转动则会拉动拉绳,再由拉绳拉动压板,使压板上下运动,并由压板带动直杆上下运动,通过滚筒带动直杆上下运动,能提升直杆上下震动的频率,从而促进粘附在一起的垃圾分离,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直杆于滑槽槽底的一端固连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板;所述弹簧的顶面固连有滑块,且滑块与直杆表面接触;工作时,当直杆在上下运动时,由于齿轮与齿板的配合,使得直杆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会发生转动,通过直杆的转动更进一步的促进粘附在一起的垃圾分离,从而提高之后垃圾分类的效率。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垃圾室的顶面固连有若干弹片;所述弹片的顶端固连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表面固连有缓冲泡棉;工作时,当质量较大的输液瓶等玻璃容器落入第二垃圾室内,会与第二垃圾室底面的缓冲泡棉接触,从而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在通过缓冲板底部的弹片,从而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输液瓶等玻璃容器直接掉落到第二垃圾室的底面而发生破碎。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垃圾室内滑动连接有若干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相向一侧固连有电热丝;工作时,当医护人员需要取走垃圾时,可将垃圾箱内滑杆相向滑动,从而带动垃圾箱内垃圾袋的袋口相向靠近,当两个滑杆贴靠在一起时,会启动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加热垃圾袋的袋口,进而实现对垃圾袋袋口的密封,防止之后垃圾袋的运输过程中,垃圾从袋口倒出,而造成污染物外泄。
[0016]优选的,所述垃圾箱的底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滚轮;所述垃圾箱的一侧表面固连有把手;工作时,医护人员通过把手将垃圾箱从箱体内抽出,以方便其更换垃圾袋,同时垃圾箱底部的滚轮也能降低医护人员拉动垃圾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面安装有投放口(2),且于投放口(2)周围安装有人体传感器(3);所述箱体(1)内壁于投放口(2)对应位置安装有滚筒输送机(4);所述箱体(1)内壁于滚筒输送机(4)的一端固连有导向板(5),且导向板(5)为倾斜向下放置;所述导向板(5)的上表面靠下位置开设有贯通槽(6);所述箱体(1)内底面于导向板(5)远离滚筒输送机(4)的一端固连有第一分隔板(7);所述第一分隔板(7)将箱体(1)底部分隔为第一垃圾室(8)与第二垃圾室(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上表面靠近贯通槽(6)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槽口位置固连有弹性薄膜(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11)的底面的中部位置固连有插入块(12);所述凹槽(10)的槽底于插入块(12)对应位置设置有一对对称布置的插入座(13);两个所述插入座(1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4);两个所述插入座(13)之间固连有弹性绳(15);所述转轴(14)的底面转动连接有限位座(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于滚筒输送机(4)的顶部固连有若干成对设置滑动座(17);一对所述滑动座(17)相向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若干均匀布置的直杆(19);所述直杆(19)与滑槽(18)之间连接有弹簧(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疗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输送机(4)包括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芹陈立英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