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814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缓释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腐植酸溶解至去离子水中,并加入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在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应用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田中广泛存在着杂草、细菌、真菌等物质,但是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对农作物生长、乃至农田周边的环境带来很多的不利影响。
[0003]其中,杂草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力,通常会引起以下问题:1)侵占空间:杂草会占领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并且早期生产中,杂草的种子数量远远超过作物的播种量,加上出苗早,速度快,容易形成草荒;2)争夺养分:杂草会和作物争夺田地里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它们的根系极为庞大,本该属于作物的营养物质会被他们掠夺,导致作物前期生长不良,后期减产;3)传播病虫害: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由于他们生命力旺盛,且多为两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所以病菌及害虫常常先在杂草上寄生或过冬,待作物长出后再继续为害;4)影响水利设施:杂草长满水渠后会使流速减缓,泥沙淤积,且为鼠类栖息提供条件,使渠坝受损;5)危害人体健康:部分杂草会产生毒素,当他们混入被收获的农作物中,会随着农产品进入市场,当人食用后可能会出中毒情况,家畜吃了具有毒性的杂草后也会中毒。
[0004]同样,一些细菌、真菌的存在也会带来许多危害,例如:1)斑点: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2)叶枯: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3)青枯: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4)溃疡: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5)腐烂: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6)畸型: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如菊花根癌病等。
[0005]由此可见,发展安全低毒高效的除草剂和抗菌剂对于农作物产量、环境保护、动植物及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同时实现除草和抗菌,以进一步提升除草性能,从而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缓释凝胶材料:将腐植酸溶解至去离子水中得到基础溶液,向基础溶液中加入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并在45

55℃下搅拌20

3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升温至60

70℃后加入乙二醇,反应1

2h后再加入除草剂、营养液反应2

3h后得到预制溶液,向预制溶液中加入致孔剂,超声分散30

45min后得到溶液A;
[0010]且以腐植酸的质量为1份计,所述去离子水质量为25

30份,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为6

9份,聚乙烯亚胺质量为0.8

1份,乙二醇质量为0.3

0.6份,除草剂2

4份,营养液2

4份、致孔剂0.2

0.3份;
[0011]其中所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由羧甲基纤维素钠经β

二羰基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改性得到,且所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席夫碱结构;
[0012]2)制备缓释凝胶球:将边搅拌边向FeCl3溶液中滴加溶液A,得到缓释凝胶球;
[0013]3)制备缓释除草剂:将缓释凝胶球用去离子水洗涤3

5次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0015]步骤一: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有机溶剂,在75

85℃下反应30

45min得到基础有机溶液;将基础有机溶液降温至50

65℃后加入催化剂,并恒温搅拌2

3h得到有机溶液;再将有机溶液升温至75

85℃后,逐滴加入β

二羰基化合物,搅拌4

5h后冷却,萃取得到样品后洗涤干燥粉碎得到固体;
[0016]且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为1份计,所述有机溶剂质量为25

30份,催化剂质量为0.5

1份,β

二羰基化合物质量为4

7份;
[0017]步骤二:将固体溶解至去离子水中后,加入对甲苯磺酸(TsOH)得到基液,在55

65℃下边搅拌边向基液中滴加胺类化合物,反应3

4h后冷却至室温,真空抽滤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
[0018]且以产品质量为1份计,所述去离子水质量为20

30份,对甲苯磺酸质量为0.4

0.6份,胺类化合物质量为1

3份。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丙酮、氯仿有机溶剂中的1种。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催化剂为LiCl。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β

二羰基化合物为乙酰乙酸叔丁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酸甲酯、乙酰丙酸乙酯、乙酰丙酸丁酯中的一种。
[00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的胺类化合物为乙酰胺、甲胺、苯胺、乙二胺、丙胺中的一种。
[0023]进一步的,所述制备缓释凝胶材料的步骤中,除草剂为磺酰脲类除草剂、有机磷类除草剂中的一种。
[0024]进一步的,所述制备缓释凝胶材料的步骤中,致孔剂为草木灰、碳酸钾、碳酸钙、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进一步的,所述制备缓释除草剂的步骤中,冷冻干燥时间为24h。
[002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7]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为了同时实现除草和抗菌、进一步提高除草剂的除草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改性,旨在制备一种结构稳定性好、绿色环保缓释除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缓释凝胶材料:将腐植酸溶解至去离子水中得到基础溶液,向基础溶液中加入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并在45

55℃下搅拌20

3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升温至60

70℃后加入乙二醇,反应1

2h后再加入除草剂、营养液反应2

3h后得到预制溶液,向预制溶液中加入致孔剂,超声分散30

45min后得到溶液A;且以腐植酸的质量为1份计,所述去离子水质量为25

30份,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为6

9份,聚乙烯亚胺质量为0.8

1份,乙二醇质量为0.3

0.6份,除草剂2

4份,营养液2

4份、致孔剂0.2

0.3份;其中所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由羧甲基纤维素钠经β

二羰基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改性得到,且所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席夫碱结构;2)制备缓释凝胶球:将边搅拌边向FeCl3溶液中滴加溶液A,得到缓释凝胶球;3)制备缓释除草剂:将缓释凝胶球用去离子水洗涤3

5次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植酸型抗菌缓释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步骤一: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有机溶剂,在75

85℃下反应30

45min得到基础有机溶液;将基础有机溶液降温至50

65℃后加入催化剂,并恒温搅拌2

3h得到有机溶液;再将有机溶液升温至75

85℃后,逐滴加入β

二羰基化合物,搅拌4

5h后冷却,萃取得到样品后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洁李茜陈莉君张蓉魏之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