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13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呈嵌入式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上接有呈竖直向上设置的支板,支板的顶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固定块,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具备压力测量功能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通过设置铰接组件与立板贴近固定块侧的侧壁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组件通过铰接组件对立板进行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支撑力度控制准确、支撑效果好、避免支撑力度不足的情况发生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而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267059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插设于基坑内部的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用于测量基坑参数的检测机构,两个所述立板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内部分别设有用于保持立板稳定的支护机构,其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完成对立板的支撑,避免在测量基坑参数数据的时候出现固定不牢的情况,也可以对两个立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使得两个立板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插设于基坑内,从而可以得到多组不同角度的测量数据;但是,上述基坑支护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其通过转动螺母套调节两个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底板(1)和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上呈嵌入式设置有安装环(3),安装环(3)上接有呈竖直向上设置的支板(4),支板(4)的顶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固定块(5),固定块(5)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具备压力测量功能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通过设置铰接组件与立板(2)贴近固定块(5)侧的侧壁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组件通过铰接组件对立板(2)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6)内的第一挤压板(7)、第二挤压板(8)、顶板(9)和固定板(10),第一挤压板(7)、第二挤压板(8)、顶板(9)和固定板(10)在第一滑槽(6)内呈远离立板(2)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挤压板(7)与第二挤压板(8)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1)连接在一起,顶板(9)贴近第二挤压板(8)侧的板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2),顶板(9)远离第二挤压板(8)侧的板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13)的一侧端部,调节螺杆(13)的另一侧端部由固定板(10)活动贯穿过后自固定块(5)远离立板(2)侧的侧壁水平向外穿出,且调节螺杆(13)与固定块(5)螺纹连接在一起,调节螺杆(13)穿出固定块(5)的端部上还接有手柄(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连接座(15)、第一转板(16)和第二转板(17),连接座(15)接于立板(2)贴近固定块(5)侧的侧壁上,第一转板(16)一端接于第一挤压板(7)远离第二挤压板(8)侧的板壁上,另一端自固定块(5)贴近立板(2)侧的侧壁水平向外穿出,第二转板(17)两端通过设置铰接轴分别与连接座(15)和第一转板(16)穿出固定块(5)的端部铰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基坑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内还设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自远离立板(2)方向依次开设于固定块(5)内的第二滑槽(18)、第三滑槽(19)和第四滑槽(20),第二滑槽(18)对称设于第一滑槽(6)的两侧且两侧第二滑槽(18)均与第一滑槽(6)连通在一起,第三滑槽(19)对称设于第一滑槽(6)的两侧且两侧第三滑槽(19)与对应侧第二滑槽(18)连通在一起,第四滑槽(20)对称设于调节螺杆(13)的两侧且两侧第四滑槽(20)均与第一滑槽(6)连通在一起,两侧第二滑槽(18)内均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挤压板(7)固接在一起的挤压块(21),两侧挤压块(21)远离立板(2)侧的侧壁上均接有穿入对应侧第三滑槽(19)内的第一连接板(22),两侧第三滑槽(19)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3),两侧第二连接板(23)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板(22)相适应的连接槽(24),第一连接板(22)通过穿入对应侧连接槽(24)内以此与对应第二连接板(23)连接在一起,两侧第四滑槽(20)内均滑动连接有顶块(25),两侧顶块(25)均与固定板(10)远离立板(2)侧的板壁抵接在一起,两侧第四滑槽(20)内还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26),两侧第二弹簧(26)一端与对应顶块(25)固接在一起,另一端接于对应第二滑槽(18)的槽壁上,两侧顶块(25)内均开设有第五滑槽(27),两侧第五滑槽(27)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8),两侧滑块(28)上均接有穿入对应侧第三滑槽(19)内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平肖三霞代学灵王燕李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江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