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网线损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804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采集配网系统数据并据此建立仿射形式的目标函数,得到配网系统在一个时段内线损的区间值,其包括包括潮流约束、节点功率限制约束;节点功率限制约束包括负荷节点功率约束,负荷节点功率约束包括区间约束、电量约束和输电网末端电压约束;采用二分法分割区间约束,根据区间约束分割的结果,采用近似方法将电量约束的含积分的等式用求和等式代替;将上述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结合,得到求解线损波动区间的线性规划,并利用现有求解工具进行求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采集密度低等问题对线损测量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取得包含真实线损的线损区间,提升线损计算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网线损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线损分析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节约资源、绿色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方针,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是大势所趋。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化的普及,人们的用电负荷日益增加,配电网的规模逐步扩大,结构更加复杂,电能损耗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有效的降损节能对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有着深远意义。目前,我国的配网线损率平均在6%左右,高于发达国家的配网线损率,降损节能空间较大。配电网线损作为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它也能反映出电力企业运营水平的高低。线损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线损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电网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业务。
[0003]然而,在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断提高,检测设备未完全覆盖的配网中,无论是基于传统计算方法或者人工智能方法的线损计算方法,都无法精确计算理论线损。即使检测设备完全覆盖,受限于采集密度,线损计算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包括:采集配网系统数据;根据采集的配网系统数据建立目标函数,得到配网系统在一个时段内线损的区间值,目标函数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实部虚部用仿射形式进行表达求解;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潮流约束、节点功率限制约束;节点功率限制约束包括负荷节点功率约束、PV节点电压约束和PV节点无功约束;负荷节点功率约束包括区间约束、电量约束和输电网末端电压约束;采用二分法分割所述区间约束,根据区间约束分割的结果,采用近似方法将所述电量约束的含积分的等式用求和等式代替;基于所述约束条件与所述目标函数,得到求解线损波动区间的线性规划,并对所述线性规划进行求解,得到线损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的仿射形式为:潮流约束f(P,e,f)=0包括:潮流约束f(P,e,f)=0包括:潮流约束f(P,e,f)=0包括:潮流约束即PQ、PV、平衡节点的平衡方程;节点功率限制约束g(P,e,f)≤0包括:负荷节点功率约束PV节点电压约束PV节点无功约束其中,e为节点电压实部,f为节点电压虚部,G为支路导纳实部,B为支路导纳虚部,V为节点电压幅值,P为负荷所需功率或发电机发出功率;Vap为有功功率为波动值的节点集合,Vaq为无功功率为波动值的节点集合;x0为中心值,x
i
为实数系数,代表噪声幅值的大小,为
噪声元,ε
i
代表互相独立的不确定来源,其值为区间数[

1,1];x
P
和x
Q
代表有功功率为波动值的节点与无功功率为波动值的节点;用表示x的仿射形式;x表示任何满足这一形式的下标的量;风电场的功率因数恒为1,为0;R
ij
表示连接i节点与j节点的支路的电阻,X
ij
表示连接i节点与j节点的支路电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节点功率约束包括:其中,第一条约束为区间约束,第二条约束为电量约束,其为含积分的等式,第三条约束为输电网末端电压约束;U
N
为输电网末端电压,P
Li
为负荷节点i的有功功率,t为时间变量,和为负荷节点的电度表在时刻q和q

1的度数,为输电网末端电压表的平均电压,为负荷功率的最大值、最小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仿射术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分法分割所述区间约束,将区间值P
Li
二分为P
Li1
、P
Li2
,对应的时间区间分别为t
i1
、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琛马喜平董晓阳王奕沣李亚昕杨军亭常鸿王维洲姜彤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