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陡岩石边坡是工程活动中常见的边坡,少数高陡岩石边坡是由于地壳运动等自然因素形成的。高陡岩石边坡坡度大,植被不能自然恢复,而且由于其自身的保水、保肥、固土能力很低,因此要想使坡面自行恢复植被不仅周期长,而且效果也不佳。
[0003]现有的高陡岩石边坡治理措施主要有厚层基材绿化法、喷混凝土、SNS柔性防护系统、锚杆、挡土墙防护以及浆砌块石块石护面墙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均无法满足边坡生态恢复要求。目前,植被混凝土防护技术在高陡岩石边坡生态治理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多,但现有技术中存在植被生长缓慢,植被生长初期成活率低、抵抗力低的问题,且对植被保护力较弱,导致高陡岩石边坡的复绿效果不好;
[0004]申请号为:2020106886609记载的一种高陡岩石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混凝土层、第一防护网层、混合材料基础层、植生土层、第二防护网层和植生袋层;混凝土层直接喷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其底端固定在岩石边坡上;基底层,喷涂设置在在岩石边坡表面;内侧防护层,内侧防护层与锚杆固接,且位于基底层的表面;填料层,喷涂设置在内侧防护层表面且与基底层连接;内侧拉紧机构,内侧拉紧机构设置在内侧防护层上,其底部伸入至基底层当中,内侧拉紧机构的顶部向上延伸;外侧防护层,外侧防护层与锚杆固接;植土层,设置在外侧防护层与填料层之间;外侧拉紧机构,设置在外侧防护层上,外侧拉紧机构底部向下延伸;种植层,设置在外侧防护层顶部;防护板,设置在内侧防护层与外侧防护层之间,防护板铺设在锚杆的上倾斜面表面,防护板沿岩石边坡横向方向设置;表层拉紧机构,表层拉紧机构铺设在种植层表面且与锚杆固接,表层拉紧机构与外侧拉紧机构延伸至种植层顶部的一端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防护层包括套接在锚杆外圈的对接环,对接环的外侧固接有由横向筋和竖向筋构成的护网,且内侧拉紧机构套接在护网的横向筋和或竖向筋上,对接环的内圈固接有与锚杆滑动连接的对接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拉紧机构包括与内侧防护层卡接的圆弧形结构的卡接部、设置在卡接部开口处两侧的延伸部、设置在卡接部顶部和底部表面的拉紧部以及固接在拉紧部远离卡接部的紧固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包括前端为圆锥形中空结构的主体、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先锋,吕秋玲,汪东林,楼渊,杨泰鹏,刘流,李浩,张辉,朱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