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OR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路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POR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同电子产品中有着许多不同的电路系统,而不同的电路系统之中又会有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组成电路。
[0003]上电复位电路(power on reset电路,简称POR电路),在电源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上电复位电路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是启动单片机开始工作。但在电源上电以及在正常工作时电压异常或干扰时,电源会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为单片机工作的稳定性可能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电源上电时延时输出给芯片输出
‑
复位信号。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POR电路也逐渐向小面积、低功耗、高稳定性方向发展。现有POR电路的上电延时模块通常采用电容电阻的RC充电来实现,由于引入较大的电容和电阻,从而增加了POR电路的面积。
[0004]因此,如何使得POR电路面积更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OR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单元、触发器单元、第一反相器单元、延时单元和第二反相器单元依次顺序连接;所述启动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单元的输出端与数字模块连接;所述启动单元,用于接收电源VCC的输入电压,当所述输入电压达到开启阈值时开启所述POR电路;所述触发器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启动单元发送的开启POR电路信号,将所述电源VCC的所述输入电压的等值电压输出;所述第一反相器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触发器单元输出的等值电压;将所述等值电压翻转,生成第一电压,将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利用电流镜控制的电流产生电路输入的电流进行充电;当累积充电达到设定阈值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压并进行翻转,生成第二电压,将所述第二电压输出;所述第二反相器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压,将所述第二电压连续翻转,生成第三电压,将所述第三电压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至第三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并接入所述电源VCC;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用于保护所述第一NMOS管至第三NMOS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单元为施密特触发器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O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单元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和第三PMOS管、第四NMOS管、第三电阻;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接入电源VCC,漏极与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第四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和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启动单元的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器单元包括:第四PMOS管和第五NMOS管;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五NMOS管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连接并接入所述触发器单元的所述
第四NMOS管的漏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R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第五PMOS管、第六NMOS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五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流镜控制的电流产生电路连接;所述第六N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勇,霍俊杰,郭增良,
申请(专利权)人: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