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61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整流筒,所述整流筒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方位于罐体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上端面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位于安装槽的内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在限位槽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升式内循环流动,使污水处于动态循环的流动过程,并进一步使装置内部根据溶解氧浓度的不同出现好氧、缺氧、厌氧反应区,从而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减小了停留时间、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通过按压限位块对整流筒进行拆装,便于后续对整流筒进行清理和更换。便于后续对整流筒进行清理和更换。便于后续对整流筒进行清理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小处理量、分散式生活污水成为热点问题,例如全国各村镇已陆续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石化管道项目场站等偏远地带也纷纷独立建设自己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常见的生物法小型处理装置包括箱式一体化设备、净化槽、生物转盘、地埋式处理设备等。
[0003]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往往需要较大的设备体积,否则在容积负荷率不变的情况下,其内部用于分隔好氧、缺氧与厌氧生物反应的最小容积将难以保证,且处理效率较低,导致污水水量、水质波动对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且污水处理装置长时间工作导致水质下降,但污水处理装置大多为一体结构不便于拆卸,内部不便于清理;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往往需要较大的设备体积,否则在容积负荷率不变的情况下,其内部用于分隔好氧、缺氧与厌氧生物反应的最小容积将难以保证,且处理效率较低,导致污水水量、水质波动对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且污水处理装置长时间工作导致水质下降,但污水处理装置大多为一体结构不便于拆卸,内部不便于清理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整流筒,所述整流筒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方位于罐体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上端面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位于安装槽的内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在限位槽的内侧,所述整流筒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引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引气管和排气管贯穿整流筒延伸至罐体的内侧,所述引气管的下方位于罐体的内壁设有潜水泵。
[0006]优选的,所述罐体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通过焊接与进料口和出料口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前端设有滤芯,所述出料口和滤芯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后端位于活动槽的内侧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槽和弹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块通过弹簧与活动槽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限位槽的大小相等,所述限位块通过弹簧插接在限位槽的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潜水泵的两侧位于罐体的内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潜水泵通过螺栓与支撑架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整流筒的下方位于罐体的内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侧设有
密封胶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气升式内循环流动,使进入该装置的待处理污水时刻处于动态循环的流动过程,并进一步使装置内部根据溶解氧浓度的不同出现好氧、缺氧、厌氧反应区,且处理系统内的不同类型菌种数量完全通过处理过程自发动态调节,因此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减小了停留时间、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
[0014]2、本技术通过整流筒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下方位于罐体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安装块上端面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侧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端位于安装槽的内侧设有限位槽,限位块插接在限位槽的内侧,进而按压限位块对整流筒进行拆装,便于后续对整流筒进行清理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罐体的正视剖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安装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罐体;2、整流筒;3、引气管;4、排气管;5、进料口;6、出料口;7、潜水泵;8、滤芯;9、安装块;10、安装槽;11、限位块;12、限位槽;13、弹簧;14、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端设有整流筒2,整流筒2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块9,安装块9的下方位于罐体1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10,安装块9上端面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的内侧设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一端位于安装槽10的内侧设有限位槽12,限位块11插接在限位槽12的内侧,整流筒2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引气管3和排气管4,引气管3和排气管4贯穿整流筒2延伸至罐体1的内侧,引气管3的下方位于罐体1的内壁设有潜水泵7,整体通过气升式内循环流动,使污水处于动态循环的流动过程,并进一步使装置内部根据溶解氧浓度的不同出现好氧、缺氧、厌氧反应区,从而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减小了停留时间、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通过按压限位块11对整流筒2进行拆装,便于后续对整流筒2进行清理和更换。
[0022]进一步,罐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罐体1通过焊接与进料口5和出料口6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罐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罐体1通过焊接与进料口5和出料口6连接,进而便于输料与送料。
[0024]进一步,出料口6的前端设有滤芯8,出料口6和滤芯8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料口6的前端设有滤芯8,出料口6和滤芯8通过螺纹旋转连接,进而便于在送料时,通过滤芯8进行二级过滤。
[0026]进一步,限位块11的后端位于活动槽14的内侧设有弹簧13,活动槽14和弹簧13通过螺栓连接,限位块11通过弹簧13与活动槽14连接,限位块11的一端与限位槽12的大小相等,限位块11通过弹簧13插接在限位槽12的内侧。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11的后端位于活动槽14的内侧设有弹簧13,活动槽14和弹簧13通过螺栓连接,限位块11通过弹簧13与活动槽14连接,限位块11的一端与限位槽12的大小相等,限位块11通过弹簧13插接在限位槽12的内侧,进而便于按压限位块11对罐体1和整流筒2进行拆装。
[0028]进一步,潜水泵7的两侧位于罐体1的内侧设有支撑架,潜水泵7通过螺栓与支撑架连接。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潜水泵7的两侧位于罐体1的内侧设有支撑架,潜水泵7通过螺栓与支撑架连接,进而便于对潜水泵7进行安装。
[0030]进一步,整流筒2的下方位于罐体1的内壁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内侧设有密封胶条。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整流筒2的下方位于罐体1的内壁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内侧设有密封胶条,进而便于提高装置的密封性。
[0032]综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端设有整流筒(2),所述整流筒(2)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下方位于罐体(1)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块(9)上端面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槽(14),所述活动槽(14)的内侧设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的一端位于安装槽(10)的内侧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块(11)插接在限位槽(12)的内侧,所述整流筒(2)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引气管(3)和排气管(4),所述引气管(3)和排气管(4)贯穿整流筒(2)延伸至罐体(1)的内侧,所述引气管(3)的下方位于罐体(1)的内壁设有潜水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所述罐体(1)通过焊接与进料口(5)和出料口(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生活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春雨殷晓波侯兴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