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759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该油库工艺系统包括地下巷道、储油洞室组、竖井、竖井操作区以及自控联锁系统;竖井操作区设置于地下巷道内;竖井操作区设置于竖井上端,竖井下端连接于储油洞室组;竖井内敷设有管道组,管道组的下端与储油洞室组连通,管道组的上端进入竖井操作区,并与竖井操作区内的集成管路连通;自控联锁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设置于竖井操作区内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控制管道组的开闭。该油库工艺系统具有施工难度小、投资费用低、能耗低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安全性高等优势。安全性高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封石洞油库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封洞库相比于地上油库具有安全性高、占用耕地少、造价低、运营费用低、环境污染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战略原油储备和各种商业储油库的主要方式。现有的储运工艺设计一般根据所选库址地理环境将工艺进、出管线分别设计在不同的竖井中,且竖井口直通地面;工艺进、出管线的一端连通于设置于储油洞室组,另一端连接于地面设施(地面设施包括卸油装置、用油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以及油气回收装置等)。现有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具有以下缺陷:
[0003]1、地面与储油洞室组之间存在较大高差,竖井施工难度大、费用高,随之增加了潜油泵和潜水泵的扬程,能耗大,运行不经济;若是采用开挖山体降低竖井口标高的方案,开挖面积需要达到设计使用面积的10倍以上,才可达到场地的设计坡度要求,施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且破坏环境;
[0004]2、受自然地形的限制,工艺进、出管线与地面设施连接困难,各类联接管道的距离将成数倍增加;且新建库区设备难以共用已建地面设施,在进行大型多期次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库群工程时,新建的油库难以与已建的油库匹配并连接;
[0005]3、现有的地下水封石洞油库的检测仪表位置分散,不便于管理和监测,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竖井施工难度大、管线连接困难、投资费用高以及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包括地下巷道、储油洞室组、竖井、竖井操作区以及自控联锁系统;
[0009]所述竖井操作区设置于所述地下巷道内;所述竖井操作区设置于所述竖井上端,所述竖井下端连接于所述储油洞室组;所述竖井内敷设有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下端与所述储油洞室组连通,所述管道组的上端进入所述竖井操作区,并与所述竖井操作区内的集成管路连通;所述自控联锁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设置于所述竖井操作区内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管道组的开闭。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包括进油管线、出油管线以及出水管线;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储油洞室组内油水界面高度的界面仪表和用于测量所述储油洞室组内油液位和水液位的液位仪表;
[0011]所述界面仪表检测到界面高度信号和所述液位仪表检测到的液位信号传递给所
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界面高度信号和液位信号控制所述进油管线、所述出油管线以及所述出水管线的开闭。
[001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测量系统内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的气体监测仪表,所述气体监测仪表将检测到的浓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浓度信号控制所述出油管线的开闭。
[0013]进一步地,所述竖井操作区内还设置有用于排出油库工艺系统内有害气体的通风装置,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浓度信号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启停。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包括氮气注入管线和油气回收管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储油洞室组内压力的压力仪表,所述压力仪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氮气注入管线的开闭。
[0016]进一步地,所述竖井操作区内还设置有用于在油库工艺系统检修时,收集管路排放残液的积液池。
[0017]进一步地,所述竖井操作区内还设置有泡沫灭火装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包括多个储油洞室组以及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储油洞室组的多个竖井,多个竖井的上端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竖井操作区,且多个竖井操作区均设置于所述地下巷道内;
[0019]所述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还包括管路通道,从多个所述竖井操作区内穿出的管线通过所述管路通道引出至地面。
[002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储油洞室组内油液温度的温度仪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该油库工艺系统包括地下巷道、储油洞室组、竖井、竖井操作区以及自控联锁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23]1、竖井的上端直通地下巷道,缩短了竖井的垂直管线距离,从而减小竖井的施工难度,随之减小潜油泵和潜水泵的扬程,降低投资费用和能耗,且占地表土地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0024]2、在竖井的上端设置竖井操作区,以对管道组进行集成化管理;由于竖井的上端距离储油洞室组的高差较小,能够在竖井操作区内集中设置检测单元,便于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自控联锁系统能够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实时地对管道组进行联锁保护,及时地开闭管道组,消除或缓解安全隐患;
[0025]3、管道组敷设在地下巷道内,不受地面自然地形的限制,方便与地面设施连接,降低施工费用和难度;并且,新建库区设备可以共用已建地面设施,方便现场人员对地面设施的巡检和维护,降低投资和运营维护的成本;
[0026]4、隐蔽性好,防护能力强,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的线路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当竖井为多个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标:
[0032]1‑
地下巷道;
[0033]2‑
储油洞室组;21

储油区;22

裂隙水区;23

油气区;
[0034]3‑
竖井;31

竖井盖板;
[0035]4‑
竖井操作区;
[0036]5‑
管路通道;
[0037]61

检测单元;
[0038]71

进油管线;711

第一阀门;72

出油管线;721

第二阀门;722

潜油泵;73

出水管线;731

第三阀门;732

潜水泵;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巷道(1)、储油洞室组(2)、竖井(3)、竖井操作区(4)以及自控联锁系统;所述竖井操作区(4)设置于所述地下巷道(1)内;所述竖井操作区(4)设置于所述竖井(3)上端,所述竖井(3)下端连接于所述储油洞室组(2);所述竖井(3)内敷设有管道组,所述管道组的下端与所述储油洞室组(2)连通,所述管道组的上端进入所述竖井操作区(4),并与所述竖井操作区(4)内的集成管路连通;所述自控联锁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设置于所述竖井操作区(4)内检测单元(61),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61)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管道组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包括进油管线(71)、出油管线(72)以及出水管线(73);所述检测单元(61)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储油洞室组(2)内油水界面高度的界面仪表和用于测量所述储油洞室组(2)内油液位和水液位的液位仪表;所述界面仪表检测到界面高度信号和所述液位仪表检测到的液位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界面高度信号和液位信号控制所述进油管线(71)、所述出油管线(72)以及所述出水管线(73)的开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61)包括用于测量系统内可燃和有毒气体浓度的气体监测仪表,所述气体监测仪表将检测到的浓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浓度信号控制所述出油管线(72)的开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化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工艺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昌李玉忠刘建立高秀宝朱闫丽郝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