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58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包括屋顶板、装配座、前端支撑柱和后端支撑柱、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顶层防护玻璃和玻璃抬升装置,所述装配座呈矩形阵列布置,其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连接座,前后对应的两个装配座之间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装配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顶升屋顶板并规划屋顶板的倾斜度,能够自动顶升顶层防护玻璃,形成密闭的屋顶内空间,保证屋顶结构的保温及防水防风性能,将集装箱屋顶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有效提升了集装箱房屋的拼装效率,同时便于对屋顶进行收纳,无需在需要搬运集装箱房屋时拆卸屋顶,大幅提高了装修效率。大幅提高了装修效率。大幅提高了装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为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建筑领域也便期望能够更加快速将建筑修建好,并能够快速装修完毕投入使用,同时,还期望这样的建筑能满足节能环保要求,实现舒适工作和生活,为了应对这种要求,集装箱式房屋便被人们开发了出来。
[0003]现有的居住型集装箱房屋屋顶结构普遍为固定式的,不能对屋顶进行收纳,在二次搬运集装箱房屋时由于屋顶的存在超出了集装箱搬运空间高度,需要对相应屋顶部分进行拆卸,在搬运到新的集装箱房屋放置区域时需要对屋顶再度进行装配,影响装修效率。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居住型集装箱房屋屋顶结构普遍为固定式的,不能对屋顶进行收纳,在二次搬运集装箱房屋时由于屋顶的存在超出了集装箱搬运空间高度,需要对相应屋顶部分进行拆卸,在搬运到新的集装箱房屋放置区域时需要对屋顶再度进行装配,影响装修效率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所述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包括:
[0010]屋顶板,其后端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配合有滑块;
[0011]装配座,其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装配座的内壁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装配竖板;
[0012]前端支撑柱和后端支撑柱,分别与前、后连接座滑动配合,所述前端支撑柱与屋顶板的前端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后端支撑柱与滑块转动连接;
[0013]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对称安装于左右两个装配竖板上,用于同步将前端支撑柱和后端支撑柱抬升至既定高度,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还用于将屋顶板的后端继续抬升至与屋顶板的后端形成一定高度差的位置,使屋顶板保持倾斜状态;
[0014]顶层防护玻璃,装设于前端支撑柱和后端支撑柱的内侧位置;
[0015]玻璃抬升装置,安装于装配竖板上,用于在屋顶板抬升就位后自动抬升顶层防护玻璃,至顶层防护玻璃的顶端与屋顶板底部接触。
[0016]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中层防护玻璃。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顶层防护玻璃密封连接的密封条。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包括升降电机、齿轮、滑轨和齿条,所述升降电机通过机座安装于装配竖板上,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装配竖板的外侧,所述
齿条滑动配合于滑轨上,且齿条竖向连接于前端支撑柱和后端支撑柱的底部,所述齿轮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连接于中轴上,所述中轴通过轴承安装于装配竖板上,所述中轴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由测量板和激光测距传感器组成,所述测量板安装于齿条的顶部外侧位置,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于滑轨的顶端外侧位置,所述测量板与激光测距传感器上下相对布置。
[0021]进一步地,所述玻璃抬升装置包括滑台、玻璃连接端、绳索连接端、提升钢丝绳和钢丝绳收放器,所述滑台与装配竖板上的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玻璃连接端和绳索连接端分别连接于滑台的前后端壁上,所述玻璃连接端与顶层防护玻璃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收放器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装配竖板上,所述提升钢丝绳连接于钢丝绳收放器的收放卷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提升钢丝绳导向的导向轮组。
[0022]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安装于钢丝绳收放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导轮对应安装于第一导轮的上方位置,所述第三导轮安装于第二导轮远离钢丝绳收放器的一侧,所述提升钢丝绳的底端与绳索连接端的顶端固定连接。
[0023](三)有益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能够同步抬升前端支撑柱和后端支撑柱,自动顶升屋顶板并规划屋顶板的倾斜度,通过设置玻璃抬升装置,能够自动顶升顶层防护玻璃,形成密闭的屋顶内空间,保证屋顶结构的保温及防水防风性能,将集装箱屋顶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有效提升了集装箱房屋的拼装效率,同时便于对屋顶进行收纳,无需在需要搬运集装箱房屋时拆卸屋顶,大幅提高了装修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座与顶层防护玻璃的截面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玻璃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屋顶板;2、装配座;3、前端支撑柱;4、后端支撑柱;5、顶层防护玻璃;6、玻璃抬升装置;601、滑台;602、玻璃连接端;603、绳索连接端;604、提升钢丝绳;605、钢丝绳收放器;606、安装板;607、导向轮组;6071、第一导轮;6072、第二导轮;6073、第三导轮;7、滑槽;8、滑块;9、支撑杆;10、连接座;11、底板;12、装配竖板;13、中层防护玻璃;14、密封条;15、升降电机;16、齿轮;17、滑轨;18、齿条;19、测量板;20、激光测距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包括:
[0035]屋顶板1,其后端底部设有滑槽7,滑槽7上滑动配合有滑块8;
[0036]装配座2,其顶部通过支撑杆9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0,装配座2的内壁上设有底板11,底板11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装配竖板12;
[0037]前端支撑柱3和后端支撑柱4,分别与前、后连接座10滑动配合,前端支撑柱3与屋顶板1的前端底部转动连接,后端支撑柱4与滑块8转动连接;
[0038]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对称安装于左右两个装配竖板12上,用于同步将前端支撑柱3和后端支撑柱4抬升至既定高度,第二升降装置还用于将屋顶板1的后端继续抬升至与屋顶板1的后端形成一定高度差的位置,使屋顶板1保持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包括:屋顶板(1),其后端底部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上滑动配合有滑块(8);装配座(2),其顶部通过支撑杆(9)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0),所述装配座(2)的内壁上设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装配竖板(12);前端支撑柱(3)和后端支撑柱(4),分别与前、后连接座(10)滑动配合,所述前端支撑柱(3)与屋顶板(1)的前端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后端支撑柱(4)与滑块(8)转动连接;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对称安装于左右两个装配竖板(12)上,用于同步将前端支撑柱(3)和后端支撑柱(4)抬升至既定高度,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还用于将屋顶板(1)的后端继续抬升至与屋顶板(1)的后端形成一定高度差的位置,使屋顶板(1)保持倾斜状态;顶层防护玻璃(5),装设于前端支撑柱(3)和后端支撑柱(4)的内侧位置;玻璃抬升装置(6),安装于装配竖板(12)上,用于在屋顶板(1)抬升就位后自动抬升顶层防护玻璃(5),至顶层防护玻璃(5)的顶端与屋顶板(1)底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杆(9)之间设有中层防护玻璃(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0)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顶层防护玻璃(5)密封连接的密封条(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型集装箱房屋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包括升降电机(15)、齿轮(16)、滑轨(17)和齿条(18),所述升降电机(15)通过机座安装于装配竖板(12)上,所述滑轨(17)固定连接于装配竖板(12)的外侧,所述齿条(18)滑动配合于滑轨(17)上,且齿条(18)竖向连接于前端支撑柱(3)和后端支撑柱(4)的底部,所述齿轮(16)与升降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宜鹏陈彪吴章仓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