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一婷专利>正文

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15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至工作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有的机械零件基础上增加稳固结构,便于对机器进行防护,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使用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工作人员的麻烦,满足了工作人员的需求,通过增加调节结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录入不同角度的模型信息,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感知设备稳固效果不好的问题。备稳固效果不好的问题。备稳固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BIM
,具体为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在录入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扫描信息进行录入,因此需要用到感知设备,现有的智能感知设备由于稳固的效果不好,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达不到使用者的需求,不仅降低了感知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具备稳固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感知设备稳固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至工作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表面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板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一侧贯穿至底座的外部贴合连接有感知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腔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压座,所述缓压座内腔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缓压座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腔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压座,所述缓压座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缓压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腔中。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09]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腔中。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活动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滑轨的内腔中。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原有的机械零件基础上增加稳固结构,便于对机器进行防
护,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使用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工作人员的麻烦,满足了工作人员的需求,通过增加调节结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录入不同角度的模型信息,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感知设备稳固效果不好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第一滑槽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防止缓压板在滑动的过程中出现抖动,提高了缓压板滑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底座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缓压座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工作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1、固定座;2、工作箱;3、支撑柱;4、防护箱;5、感知机构;6、防护杆;7、底座;8、固定柱;9、滑轨;10、活动杆;11、活动板;12、阻尼器;13、活动块;14、滑动板;15、移动板;16、气缸;17、缓压座;18、缓压杆;19、缓压板;20、固定块;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0]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
[0023]请参阅图1

4,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固定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工作箱2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滑动板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
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腔中,工作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6,气缸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滑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贯穿至工作箱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4,防护箱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7,底座7内腔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压座17,缓压座17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1,底座7内腔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压座17,缓压座17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1,缓压座17内腔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缓压板1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腔中,通过第一滑槽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防止缓压板19在滑动的过程中出现抖动,提高了缓压板19滑动的稳定性,底座7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表面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活动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3,活动板11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2,阻尼器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5,移动板15的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6),所述气缸(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贯穿至工作箱(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4),所述防护箱(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表面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板(11)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2),所述阻尼器(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杆(6),所述防护杆(6)的一侧贯穿至底座(7)的外部贴合连接有感知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智能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内腔另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压座(17),所述缓压座(17)内腔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缓压座(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婷
申请(专利权)人:李一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