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及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83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及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轨道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外风挡,所述轨道列车还包括喷流装置;所述喷流装置包括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的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外风挡的外围,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方向平行于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且朝向对侧的所述车体的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及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在轨道列车的行进过程中,使吹气单元吹出的气流在相邻的两个车体之间形成与车体外周面平滑过渡的气流层,诱导车体外周的气流沿气流层流动,提高了轨道列车的风挡区域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空气动力学性能。空气动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列车及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列车及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轨道列车的车体端部设置有风挡,风挡是轨道列车连接的重要部件,风挡区域的拓扑结构对轨道列车的气动性能、运行安全及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有重要影响。风挡位于相邻两车体的连接处,使两个车体之间形成完整的通道,方便人员自由走动。
[0003]风挡一般分为内风挡和外风挡,外风挡设置于内风挡的外侧。受车体间相对运动和其他结构(如车端减震器)制约,外风挡较难实现全封闭包覆,在两车体的外风挡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宽度的间隙或豁口,导致列车行进过程中气流流入间隙或豁口,产生复杂的凹腔流动。此外,外风挡和车体外表面存在一定的安装间距,即外风挡和车体外表面之间存在台阶,气流流经此处时会产生台阶流动。
[0004]由于风挡区域存在上述凹腔流动或台阶流动,风挡区域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因此增大,影响了轨道列车的气动性能。风挡区域的凹腔流动或台阶流动还容易引起外风挡的结构变形、风激振动、裂纹破坏等结构安全问题,影响了外风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及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挡区域容易产生凹腔流动或台阶流动、影响轨道列车气动性能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外风挡,所述轨道列车还包括喷流装置;
[0007]所述喷流装置包括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的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外风挡的外围,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方向平行于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且朝向对侧的所述车体的端面。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列车,所述喷流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车体的端面,所述隔板能够沿靠近所述外风挡或远离所述外风挡的方向运动,以显露或遮蔽所述吹气单元。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列车,所述轨道列车还包括垫层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垫层安装于所述车体的端面,所述外风挡安装于所述垫层,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垫层内,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隔板相连;
[0010]所述垫层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隔板的容置槽,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所述隔板能够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置槽。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列车,所述隔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外风挡的周向分布;
[0012]在所述隔板的伸出状态下,多个所述隔板相互对接,在所述隔板的缩回状态下,多
个所述隔板在所述垫层内交错分布。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列车,在所述隔板的伸出状态下,所述隔板的外壁面与所述车体的外周面齐平。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列车,所述轨道列车包括废排通道,所述废排通道用于收集所述车体内的废气;
[0015]所述喷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废排通道和所述吹气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将所述废排通道中的废气泵送至所述吹气单元。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列车,包括:
[0017]获取轨道列车的行进方向;
[0018]控制吹气方向与所述行进方向相反的吹气单元开启,并控制吹气方向与所述行进方向相同的所述吹气单元关闭。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所述轨道列车的喷流装置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可活动地安装于车体的端面,所述隔板能够沿靠近外风挡或远离所述外风挡的方向运动,以显露或遮蔽所述吹气单元;
[0020]所述获取轨道列车的行进方向之后,还包括:
[0021]控制所述车体上位于远离车头的一端的所述隔板向靠近所述外风挡的方向运动,以显露吹气方向与所述行进方向相反的所述吹气单元;控制所述车体上位于靠近所述车头的一端的所述隔板向远离所述外风挡的方向运动,以遮蔽吹气方向与所述行进方向相同的所述吹气单元。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吹气方向与所述行进方向相反的吹气单元开启,并控制吹气方向与所述行进方向相同的所述吹气单元关闭之前,还包括:
[0023]确定所述轨道列车的车速达到预设车速。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所述喷流控制方法还包括:
[0025]根据所述轨道列车的所述车速,控制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速度。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及应用于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喷流控制方法,通过将吹气单元设置于车体的端面上且位于外风挡的外围,吹气单元的吹气方向平行于车体的长度方向且朝向对侧的车体的端面,在轨道列车的行进过程中,使吹气单元吹出的气流在相邻的两个车体之间形成与车体外周面平滑过渡的气流层,诱导车体外周的气流沿气流层流动,阻碍车体外周的气流进入外风挡之间的间隙或豁口、产生凹腔流动;同时阻碍车体外周的气流进入车体外表面与外风挡之间的台阶区域、产生台阶流动,提高轨道列车的风挡区域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起到减阻降噪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提高外风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风挡区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1]图4是现有技术中轨道列车风挡区域附近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风挡区域附近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隔板在缩回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隔板在伸出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0035]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局部侧视图;
[0036]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
[0037]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排气原理示意图;
[0038]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9]图1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车体;10:外风挡;20:吹气单元;30:隔板;40:垫层;50:第一驱动件;60:第二驱动件;70:废排通道;2:内风挡;3:空调机组;4:车端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外风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列车还包括喷流装置;所述喷流装置包括吹气单元,所述吹气单元设置于所述车体的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外风挡的外围,所述吹气单元的吹气方向平行于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且朝向对侧的所述车体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车体的端面,所述隔板能够沿靠近所述外风挡或远离所述外风挡的方向运动,以显露或遮蔽所述吹气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列车还包括垫层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垫层安装于所述车体的端面,所述外风挡安装于所述垫层,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垫层内,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隔板相连;所述垫层内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隔板的容置槽,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带动下,所述隔板能够伸出或缩回所述容置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外风挡的周向分布;在所述隔板的伸出状态下,多个所述隔板相互对接,在所述隔板的缩回状态下,多个所述隔板在所述垫层内交错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的伸出状态下,所述隔板的外壁面与所述车体的外周面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列车包括废排通道,所述废排通道用于收集所述车体内的废气;所述喷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雯任坤华梁瑜齐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