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78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及新风机组,新风机组设于室外机的上方,新风机组内设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排风风道内设有第二换热器,新风机组内还设有除湿转轮,其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除湿区和再生区的一者位于新风风道内、且位于第一换热器的出风侧,另一者位于排风风道内、且位于第二换热器朝向排风风道的出风口的一侧;新风风道与室外机之间的分隔板上设有第一风阀,第一风阀位于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且位于除湿转轮的出风侧,以允许新风风道内经过除湿转轮除湿后的新风流向室外换热器,避免室外机冬季制热时结霜。新风机组与室外机一体化设计,结构布局紧凑。结构布局紧凑。结构布局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无霜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冬季空调执行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作蒸发器,室内换热器作冷凝器,由于蒸发温度低于0℃时,其表面很容易结霜,霜层增厚会严重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除霜方式为通过制冷系统的换向进行除霜,除霜过程需要利用室内机的热量,因此当化霜结束后由于室内换热器是冷的,会有短暂的强烈的冷风感,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000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装置,新风机组与室外机一体化设计,结构布局紧凑,利用除湿转轮将室外空气的水分吸附,使冬季制热时室外机内的换热器可引入经过转轮除湿后的干燥空气,以便延迟制热连续运行时间、或者实现不结霜运行。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其内设有室外换热器;新风机组,其设于所述室外机的上方,所述新风机组内设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位于所述排风风道的下方,所述新风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排风风道内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新风风道通过新风风管与室内送风口连通,所述排风风道通过排风风管与室内回风口连通;除湿转轮,其包括除湿区和再生区,所述除湿区和所述再生区的一者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风侧,另一者位于所述排风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朝向所述排风风道的出风口的一侧;其中,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室外机之间的分隔板上设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一风阀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且位于所述除湿转轮的出风侧,以允许所述新风风道内经过所述除湿转轮除湿后的新风流向所述室外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内设有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风侧;所述新风风道内设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靠近所述新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所述排风风道内设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靠近所述排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排风风道之间的风道隔板上设有第二风阀和第三风阀;所述第二风阀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风侧以允许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在所述送风机的作用下流入所述排风风道内;所述第三风阀开启以允许所述排风风道内依次流经所述除湿转轮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滨都学敏张晓东杨远强牛世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