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56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属于河道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垃圾接收罐、设置于垃圾接收罐下方的人造物处理罐和天然物处理罐,垃圾接收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垃圾接收罐靠近人造物处理罐的一端开设有人造物出料口,垃圾接收罐的底部开设有天然物出料口,垃圾接收罐其中一侧壁中心处焊接有分料电机,其中分料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内支轴,内支轴上固定套设有分料筒,分料筒外壁的两侧对称焊接有挡板,分料筒外壁上设有多个线性阵列分布的天然物束缚件。该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将垃圾中的浮萍类、藻类植物等天然物和塑料袋、塑料瓶等人造物进行自动分离。塑料瓶等人造物进行自动分离。塑料瓶等人造物进行自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水生态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河道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河道污染已经成为现今日益关注的问题,必须进行水生态治理。河道水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
[0003]目前,河道中的生态治理主要是针对河道中的各类人造垃圾(例如塑料袋、塑料瓶)和天然垃圾(例如浮萍类、藻类)进行处理。
[0004]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河道内的人造垃圾和天然垃圾打捞出来后通常都存放于同一个垃圾接收罐内,而人造垃圾和天然垃圾在后续的处理步骤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还需要再进行垃圾的分类,从而给后续的垃圾处理带来难度。
[0005]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将垃圾中的浮萍类、藻类植物等天然物和塑料袋、塑料瓶等人造物进行自动分离,从而便于后续对天然物和人造物分别进行处理,降低了后续清理的难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垃圾接收罐、设置于垃圾接收罐下方的人造物处理罐和天然物处理罐,所述垃圾接收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所述垃圾接收罐靠近人造物处理罐的一端开设有人造物出料口,所述垃圾接收罐的底部开设有天然物出料口;
[0009]所述垃圾接收罐其中一侧壁中心处焊接有分料电机,其中所述分料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内支轴,所述内支轴上固定套设有分料筒,所述分料筒外壁的两侧对称焊接有挡板,且两个所述挡板的外圆均向外界弯折;
[0010]所述分料筒外壁上设有多个线性阵列分布的天然物束缚件,其中所述天然物束缚件包括固定套设于分料筒外壁上的束缚圈和两条对称焊接于束缚圈内壁的收拢齿,所述束缚圈和收拢齿均呈环状,所述束缚圈的剖面呈U形,其内部空间为中空设计,所述束缚圈内侧的两个收拢齿相向设置,且收拢齿的一端为尖端。
[0011]优选的,所述人造物处理罐内腔的开口贯穿其顶壁和底壁,其中所述人造物处理罐内腔中设有两个水平的可翻支板,所述人造物处理罐内腔中位于两个保持水平状态的可
翻支板上方的空间为碾压室,下方的空间为排出室;碾压室用于对人造物进行压平,排出室用于排出压平后的人造物。
[0012]优选的,所述人造物处理罐的两端对称焊接有凸出座,两个所述凸出座的内腔均与碾压室相通,两个所述凸出座内腔中均设有液压伸缩杆和活塞块,且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块侧壁和凸出座的内壁焊接固定;从而在液压伸缩杆伸缩时可带动活塞块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伸缩,活塞块的四侧壁均与凸出座内壁贴合,使得活塞块可以封闭凸出座内腔,起到保护液压伸缩杆的作用。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塞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焊接有位于碾压室内的碾压板,两个所述碾压板位于两个可翻支板上方;使两个碾压板相互靠近即可对停留在两个保持水平的可翻支板上方的人造物进行压平。
[0014]优选的,所述人造物处理罐其中一侧壁的两边均焊接有翻转电机,两个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同轴连接有传送轴,所述传送轴的两端均与人造物处理罐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可翻支板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传送轴上;从而随着两个传送轴的运转进行翻转,当可翻支板保持水平时,其可翻转的最大角度为朝着远离碾压板的方向翻转 90
°

[0015]优选的,所述天然物处理罐其中一侧壁中心处焊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的两端均与天然物处理罐转动连接,所述延伸轴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多组粉碎刀,每组所述粉碎刀均相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粉碎刀的外圆对称焊接有向外界弯折的粉碎齿;有利于扩大粉碎刀的切割范围,提升切割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垃圾接收罐内壁位于天然物出料口远离人造物出料口的一侧固定焊接有至少两个放料板,两个放料板均贴近分料筒外壁;从而可以将分料筒上附着的天然物刮下,使天然物从天然物出料口排出,附图9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分料筒运转的方向。
[0017]优选的,所述人造物处理罐和天然物处理罐均焊接于底板上,所述垃圾接收罐的两侧对称设有呈L形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垃圾接收罐和底板焊接固定;从而保证垃圾接收罐、人造物处理罐和天然物处理罐结构稳定,人造物处理罐的底壁和天然物处理罐的底壁均与垃圾接收罐底壁持平,使得人造物处理罐内的人造物和天然物处理罐内的天然物均可从垃圾接收罐下方排出。
[0018]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其用于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9]S01,驱动分料电机运行带动内支轴和分料筒运转,将待处理的垃圾从进料口加入至垃圾接收罐内腔中,垃圾落在分料筒外壁上会随着分料筒运转,由于分料筒上设置的多个天然物束缚件,使得垃圾中的浮萍类、藻类等天然物会较为紧密地附着在分料筒上,而垃圾中的塑料袋、塑料瓶等人造物不会与分料筒有紧密的附着关系,因此会从人造物出料口中被甩出,随着分料筒的运转,当垃圾中的浮萍类、藻类等天然物移动至天然物出料口时,会被放料板刮下,从而从天然物出料口中排出;
[0020]S02,从人造物出料口中被甩出的人造物落入碾压室内并停留在两个水平的可翻支板上,此时驱动两个液压伸缩杆伸长带动两个活塞块相互靠近,使两个碾压板相互靠近并碾压人造物,使人造物被压平,之后驱动两个翻转电机同时运行带动两个传送轴翻转,使两个可翻支板朝着远离碾压板的方向各自翻转90
°
,使得压平后的人造物自动落下并从垃圾接收罐底部排出,使得人造物可以单独收集并处理;
[0021]S03,从天然物出料口中排出的天然物落在天然物处理罐内,驱动粉碎电机运行带
动延伸轴和多组粉碎刀高速运转,即可利用粉碎刀和粉碎齿对天然物进行粉碎处理,最终粉碎后的天然物从垃圾接收罐的底部排出,使得天然物可以单独收集并处理。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3]该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将垃圾中的浮萍类、藻类植物等天然物和塑料袋、塑料瓶等人造物进行自动分离,从而便于后续对天然物和人造物分别进行处理,降低了后续清理的难度,避免因为天然物和人造物混合在一起而导致的不便处理;
[0024]该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通过两个保持水平的下支板暂时对人造物进行支撑,驱动两个液压伸缩杆伸长利用两个碾压板将人造物压平,从而减小人造物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大量收纳此类人造物垃圾;
[0025]该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通过粉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包括垃圾接收罐(1)、设置于垃圾接收罐(1)下方的人造物处理罐(2)和天然物处理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接收罐(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且所述垃圾接收罐(1)靠近人造物处理罐(2)的一端开设有人造物出料口(5),所述垃圾接收罐(1)的底部开设有天然物出料口(6);所述垃圾接收罐(1)其中一侧壁中心处焊接有分料电机(7),其中所述分料电机(7)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内支轴(8),所述内支轴(8)上固定套设有分料筒(9),所述分料筒(9)外壁的两侧对称焊接有挡板(10),且两个所述挡板(10)的外圆均向外界弯折;所述分料筒(9)外壁上设有多个线性阵列分布的天然物束缚件(11),其中所述天然物束缚件(11)包括固定套设于分料筒(9)外壁上的束缚圈(12)和两条对称焊接于束缚圈(12)内壁的收拢齿(13),所述束缚圈(12)和收拢齿(13)均呈环状,所述束缚圈(12)的剖面呈U形,其内部空间为中空设计,所述束缚圈(12)内侧的两个收拢齿(13)相向设置,且收拢齿(13)的一端为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物处理罐(2)内腔的开口贯穿其顶壁和底壁,其中所述人造物处理罐(2)内腔中设有两个水平的可翻支板(22),所述人造物处理罐(2)内腔中位于两个保持水平状态的可翻支板(22)上方的空间为碾压室(14),下方的空间为排出室(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物处理罐(2)的两端对称焊接有凸出座(16),两个所述凸出座(16)的内腔均与碾压室(14)相通,两个所述凸出座(16)内腔中均设有液压伸缩杆(17)和活塞块(18),且所述液压伸缩杆(17)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块(18)侧壁和凸出座(16)的内壁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塞块(18)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焊接有位于碾压室(14)内的碾压板(19),两个所述碾压板(19)位于两个可翻支板(22)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物处理罐(2)其中一侧壁的两边均焊接有翻转电机(20),两个所述翻转电机(20)的输出轴分别同轴连接有传送轴(21),所述传送轴(21)的两端均与人造物处理罐(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可翻支板(22)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传送轴(21)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物处理罐(3)其中一侧壁中心处焊接有粉碎电机(23),所述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吴瑞涛俞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兆达连合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