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47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的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包括中间缸体、液压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液压回路以及机架,中间缸体和液压回路分别连接于机架上,齿轮齿条机构位于中间缸体下方,且齿轮齿条机构与液压机构相连接,液压机构分别连接于中间缸体两侧,液压机构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回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具体地,涉及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液执行器广泛应用于输油管线、石油罐区紧急关断、水利防水锤和紧急关断、井口、石化、钢厂高炉放散塔及动力厂矿煤气快切阀等场合。针对不同应用场合,需要选择或设计不同结构、输出形式和功率特性的电液执行器。因此,电液执行机构性能参数需要全面准确测试,以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求。电液执行机器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模拟不同负载工况,现有负载模拟有机械系统、液压系统等不同形式,要么功能单一,测试对象和范围有限,要么系统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有些负载模拟系统甚至还需要外加动力系统,同时测试过程中能量没有回收利用,造成能量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包括中间缸体、液压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液压回路以及机架,中间缸体和液压回路分别连接于机架上,齿轮齿条机构位于中间缸体下方,且齿轮齿条机构与液压机构相连接,液压机构分别连接于中间缸体两侧,液压机构通过第一油管与液压回路相连;
[0005]在负载模拟过程中,外力作用在液压装置或齿轮齿条机构上,通过液压回路自动逻辑控制实现移

力负载和扭矩

角位移负载两种负载的分别模拟和同时模拟,同时可对负载模拟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回收。
[0006]一些实施例中,液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机构和第二液压机构,第一液压机构和第二液压机构分别连接于中间缸体两侧;
[0007]第一液压机构和第二液压机构结构一致,包括缸体、滑槽、活塞组件以及导向套,缸体连接于中间缸体两侧,缸体内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端部连接导向套;
[0008]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一端设于滑槽内,活塞连接于活塞杆一端,导向套连接于活塞杆的另一端。
[0009]一些实施例中,液压回路包括油箱、阀块、液控单向阀、压力阀、蓄能器、流量调节阀以及液压马达,油箱连接于机架上,阀块连接于油箱上,蓄能器、流量调节阀以及液压马达阵列分布于阀块上表面,阀块通过第一油管与缸体相连,液控单向阀分别位于蓄能器两端,压力阀分别位于液压马达两端,液压马达通过第二油管与油箱相连,第二油管一端穿过阀块与液压马达相连,第二油管另一端延伸至油箱内。
[0010]一些实施例中,压力阀检测到压力大于设定值时,缸体与蓄能器连通,液控单向阀打开,缸体与油箱相通。
[0011]一些实施例中,流量调节阀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以及第三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三流量调节阀分别连接于第二流量调节阀两端;
[0012]第一流量调节阀连接第一液压机构,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的调节,实现油箱和第一液压机构中缸体油口的连接和切断;
[0013]第三流量调节阀连接第二液压机构,通过第三流量调节阀的调节,实现油箱和第二液压机构中缸体油口的连接和切断;
[0014]通过第二流量调节阀的调节,实现蓄能器和液压马达内油路的连接和切断。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打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液压机构中缸体油口通过第二油管与油箱连接;
[0016]打开第三流量调节阀,第二液压机构中缸体油口通过第二油管与油箱连接。
[0017]一些实施例中,齿轮齿条机构包括齿条、齿轮输出轴以及齿轮,齿条两端分别连接活塞组件,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齿轮设于齿轮输出轴上,齿轮输出轴连接于机架上,齿轮位于中间缸体正下方。
[0018]一些实施例中,当外力作用于第一液压机构时,第一液压机构中缸体内压力减少,第二液压机构中缸体内油液压力增大;
[0019]在第一液压机构中,开启液控单向阀,油箱内的油液流入缸体内;
[0020]在第二液压机构中,当缸体内油液压力大于相对应的压力阀预定值时,开启液控单向阀,油液经过压力阀流入蓄能器中,开启液压马达,蓄能器中的油液经过第二管道流入油箱内,驱动液压马达输出功率,齿条带动齿轮转动。
[0021]一些实施例中,当外力作用于第二液压机构时,第二液压机构中缸体内压力减少,油箱内的油液流入第二液压机构中;
[0022]第一液压机构中缸体内油液压力增大,第一液压机构中的油液流入油箱中,驱动液压马达输出功率,齿条带动齿轮转动。
[0023]一些实施例中,当齿轮输出轴顺时针转动时,齿轮带动齿条转动,第一液压机构中缸体内压力减小,油箱内油液流入第一液压机构中;第二液压机构中缸体内压力增大,第二液压机构中的油液流入油箱内;
[0024]当齿轮输出轴逆时针转动时,齿条带动齿轮转动,第二液压机构中缸体内压力减小,油箱内油液流入第二液压机构中;第一液压机构中缸体内压力增大,第一液压机构中的油液流入油箱内。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实现位移

力负载和扭矩

角位移负载两种负载的分别模拟和同时模拟,采用液压回路能自动逻辑控制,使负载模拟更加简便;
[0027](2)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式组装,齿轮输出轴和活塞组件共用油液路,场地占用小,不同形式和大小负载模拟过程中均可实现能量自动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2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能量回收利用液压原理图。
[0033]图中标号:
[0034]中间缸体1、液压机构2、缸体21、滑槽22、活塞组件23、活塞231、活塞杆232、导向套24、齿轮齿条机构3、齿条31、齿轮输出轴32、齿轮33、液压回路4、油箱41、阀块42、液压马达43、液控单向阀44、压力阀45、蓄能器46、流量调节阀47、第一流量调节阀471、第二流量调节阀472、第三流量调节阀473、机架5、第一油管6、第二油管7。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6]实施例1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中间缸体1、液压机构2、齿轮齿条机构3、液压回路4以及机架5,中间缸体1和液压回路4分别连接于机架5上,齿轮齿条机构3位于中间缸体1下方,且齿轮齿条机构3与液压机构2相连接,液压机构2通过第一油管6与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缸体(1)、液压机构(2)、齿轮齿条机构(3)、液压回路(4)以及机架(5),所述中间缸体(1)和所述液压回路(4)分别连接于所述机架(5)上,所述齿轮齿条机构(3)位于所述中间缸体(1)下方,且所述齿轮齿条机构(3)与所述液压机构(2)相连接,所述液压机构(2)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缸体(1)两侧,所述液压机构(2)通过第一油管(6)与所述液压回路(4)相连;在负载模拟过程中,外力作用在所述液压装置(2)或所述齿轮齿条机构(3)上,通过所述液压回路(4)自动逻辑控制实现移

力负载和扭矩

角位移负载两种负载的分别模拟和同时模拟,同时可对负载模拟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2)包括第一液压机构和第二液压机构,所述第一液压机构和所述第二液压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缸体(1)两侧;所述第一液压机构和所述第二液压机构结构一致,包括缸体(21)、滑槽(22)、活塞组件(23)以及导向套(24),所述缸体(21)连接于所述中间缸体(1)两侧,所述缸体(21)内设有所述滑槽(22),所述滑槽(22)内设有所述活塞组件(23),所述活塞组件(23)端部连接所述导向套(24);所述活塞组件(23)包括活塞(231)和活塞杆(232),所述活塞杆(232)一端设于所述滑槽(22)内,所述活塞(231)连接于所述活塞杆(232)一端,所述导向套(24)连接于所述活塞杆(232)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回路(4)包括油箱(41)、阀块(42)、液控单向阀(44)、压力阀(45)、蓄能器(46)、流量调节阀(47)以及液压马达(43),所述油箱(41)连接于所述机架(5)上,所述阀块(42)连接于所述油箱(41)上,所述蓄能器(46)、所述流量调节阀(47)以及所述液压马达(43)阵列分布于所述阀块(42)上表面,所述阀块(42)通过所述第一油管(6)与所述缸体(21)相连,所述液控单向阀(44)分别位于所述蓄能器(46)两端,所述压力阀(45)分别位于所述液压马达(43)两端,所述液压马达(43)通过第二油管(7)与所述油箱(41)相连,所述第二油管(7)一端穿过所述阀块(42)与所述液压马达(43)相连,所述第二油管(7)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油箱(4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阀(45)检测到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所述缸体(21)与所述蓄能器(46)连通,所述液控单向阀(44)打开,所述缸体(21)与所述油箱(41)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负载模拟与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47)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471)、第二流量调节阀(472)以及第三流量调节阀(473),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71)和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47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472)两端;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71)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机构,通过所述第一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军波周义勇王强张金龙刘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