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40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包括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所述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的质量比为有机粘合剂:触变剂:分散剂=(150~200):(1.5~3.5):(2.5~4.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组成的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作为有机载体能够平衡双面PERC铝浆金属化接触和钝化两个方面,同时拥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塑性,使PL腐蚀强弱、接触电阻、线电阻、BSF厚度、掺杂浓度、钝化膜腐蚀这些重要参数有了明显改善,使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提高双面率。面率。面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伏行业至PERC技术问世以来,经过三四年的飞速发展,PERC电池2021年渗透率已超70%,其中双面PERC技术已经成为了PERC的主流。双面PERC带来的效率提高主要表现为浆料的改善,双面PERC铝浆可以支持栅线图案印刷,最大限度减少背接触面积,并保持较低的体积电阻,在尽可能保障正面效率的同时,双面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据统计,双面PERC电池可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带来10

25%的发电增益。
[0003]但随着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HJT和TOPCon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对双面PERC电池的龙头地位发起了挑战。目前产线上双面PERC电池效率为23.0%~23.4%左右,TOPCon电池效率24%左右,HJT电池效率为24.5%左右,同时PERC技术理论极限效率为24.5%,远低于HJT27.5%和TOPcon28.7%,虽然TOPCon和HJT技术受限于成本问题无法全面铺展,但效率上的绝对优势为双面PERC技术的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有机载体能够有效的平衡双面PERC铝浆的流动性和触变性,使铝浆能适应各种多样的生产工艺条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br/>[0006]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包括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所述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的质量比为有机粘合剂:触变剂:分散剂=(150~200):(1.5~3.5):(2.5~4.5)。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通过上述特定配比的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所得到的有机载体,能够有效的平衡双面PERC铝浆的流动性和触变性,使铝浆能适应各种多样的生产工艺条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粘合剂包括有机树脂、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树脂、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有机树脂:有机溶剂=(10~50):(90~150)。
[0009]当所述的树脂和有机溶剂按照上述的质量比进行搭配时,能够平衡平衡双面PERC铝浆的流动性和触变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树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树脂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1~3):
(2~6):(1~4)。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树脂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和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溶剂为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甘醇二苯甲酸酯、醇酯十六、己二酸二甲酯、尼龙酸二甲酯、乙二醇苯醚中的至少一种。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当有机树脂和有机溶剂采取上述的原料时,能够很好的平衡双面PERC铝浆金属化接触和钝化两个方面,同时拥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塑性,使PL腐蚀强弱、接触电阻、线电阻、BSF厚度、掺杂浓度、钝化膜腐蚀这些重要参数有了明显改善,使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提高双面率。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所述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质量比为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2~6):(0.5~2):(2~5):(1~4)。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特别是上述所述的特定质量比的由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搭配而成的有机树脂和所述的特定质量比的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作为有机粘合剂,对铝浆的分散和润湿性能更好,使铝浆有着更佳的触变性能,使塑性得到提升,同时使铝浆具有更小的线电阻和更小的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开路电压,从而提高双面PERC铝浆的正面效率和双面率。
[0017]而当所述的有机树脂和/或有机溶剂的种类发生变化,或质量份发生变化时,导致不能有效平衡双面PERC铝浆金属化接触和钝化,从而会使得效率降低。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树脂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2:5:3。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所述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质量比为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4:1:3:2。
[0020]特别是当有机树脂和有机溶剂按照上述的质量比进行组合时,能够使铝浆具有最小的线电阻和更小的腐蚀性能,更加显著提高开路电压,使接触电阻、线电阻、BSF厚度、掺杂浓度、钝化膜腐蚀这些重要参数有了明显改善,从而更加显著的提高双面PERC铝浆的正面效率和双面率。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触变剂为聚脲类触变剂、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马来酸酐枝接类化合物、磷酸酯类分散剂、脂肪酸类分散剂、二甲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种。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釜夹套用导热油加热,使釜内温度为60~100
℃,以400~600rpm转速保温搅拌0.2~1h;
[0025]加入有机树脂,通过调节导热油温度使釜内温度为100~140℃,以600~1000rpm转速保温搅拌0.5~2h,
[0026]通过调节导热油温度使釜内温度为50~55℃,再加入触变剂、分散剂,保温0.2~1h,出料,即得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导热油的温度,从而使釜内温度达到相应的温度值。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组成的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作为有机载体能够平衡双面PERC铝浆金属化接触和钝化两个方面,同时拥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塑性,使PL腐蚀强弱、接触电阻、线电阻、BSF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所述有机粘合剂、触变剂、表面分散剂的质量比为有机粘合剂:触变剂:分散剂=(150~200):(1.5~3.5):(2.5~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粘合剂包括有机树脂、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树脂、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有机树脂:有机溶剂=(10~50):(90~1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树脂包括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醋酸丁基纤维素=(1~3):(2~6):(1~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甘醇二苯甲酸酯、醇酯十六、己二酸二甲酯、尼龙酸二甲酯、乙二醇苯醚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PERC铝浆用有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所述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质量比为丁基卡必醇:二乙二醇二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阳刘细莲翁兆权王登彭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儒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