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27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包括机床和顶料单元;机床:其下端机体前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机床的下端机体上侧设有安装腔,机床的中部机体下侧设有装配腔;顶料单元:包括顶杆一、顶板一、十字板和驱动组件,所述顶杆一分别滑动连接于机床中部缺口底壁面四角设置的滑孔内,顶杆一的上表面均设有顶板一,机床的中部缺口底壁面上设有与顶板一一一对应的凹槽,顶板一的下端均与十字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腔的底壁面中部,驱动组件与十字板中部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该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实现机床的自动化下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都是使用机床来进行机械加工作业,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目前,机床加工完成后的工件,都需要专门的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来进行下料,但现有的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会由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操作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需要人工操作,导致加工的效率不够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有效避免了目测、经验、操作失误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实现机床的自动化下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包括机床和顶料单元;
[0005]机床:其下端机体前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机床的下端机体上侧设有安装腔,机床的中部机体下侧设有装配腔;
[0006]顶料单元:包括顶杆一、顶板一、十字板和驱动组件,所述顶杆一分别滑动连接于机床中部缺口底壁面四角设置的滑孔内,顶杆一的上表面均设有顶板一,机床的中部缺口底壁面上设有与顶板一一一对应的凹槽,顶板一的下端均与十字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腔的底壁面中部,驱动组件与十字板中部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有效避免了目测、经验、操作失误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实现机床的自动化下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机床的右表面上端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调控各个电器元件运作。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一和螺杆,所述电机一设置于安装腔底壁面中部设置的安装槽内,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端设有螺杆,螺杆与十字板中部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电机一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装配腔前壁面设置的滑孔内滑动连接有顶杆二,顶杆二的前表面设有顶板二,机床的中部缺口后壁面设有与顶板二相匹配的开槽,提高了加工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装配腔左壁面中部设置的装配槽内设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右端设有条板,条板的右表面后端设有连接柱,条板的后表面设有框板,框板的内腔与连接柱的外弧面滑动连接,电机二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达到了高效驱动的目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机床的上端机体前表面下端设有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起到自动化识别的作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机床的下表面四角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腿,对机床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具有以下好处:
[0014]1、当判定工件加工完成时,PLC控制器调控电机一运作,电机一输出轴旋转带动螺杆同步旋转,螺杆旋转则带动顶杆一、顶板一和十字板组成的整体上移,以此将工件顶起,有效避免了目测、经验、操作失误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0015]2、在此之后PLC控制器调控电机二运作一周,电机二输出轴旋转一周带动条板和连接柱同步旋转一周,由于连接柱与框板即滑动又转动连接,当连接柱以电机二输出轴为圆心旋转时,则会通过框板带动顶杆二和顶板二向前顶出,以此将顶起的工件推出工作区域,实现机床的自动化下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顶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机床、2密封门、3安装腔、4装配腔、5顶料单元、51顶杆一、52顶板一、53十字板、54驱动组件、541电机一、542螺杆、6PLC控制器、7顶杆二、8顶板二、9电机二、10条板、11连接柱、12框板、13视觉传感器、14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包括机床1和顶料单元5;
[0021]机床1:机床1对其附属机构单元提供安装支撑场所,其下端机体前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2,密封门2则起到开合密封的作用,机床1的下端机体上侧设有安装腔3,安装腔3提供安装场所,机床1的中部机体下侧设有装配腔4,装配腔4则起到固定安装场所;
[0022]顶料单元5:包括顶杆一51、顶板一52、十字板53和驱动组件54,顶杆一51分别滑动连接于机床1中部缺口底壁面四角设置的滑孔内,顶杆一51的上表面均设有顶板一52,机床1的中部缺口底壁面上设有与顶板一52一一对应的凹槽,顶板一52的下端均与十字板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组件54设置于安装腔3的底壁面中部,驱动组件54与十字板53中部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驱动组件54包括电机一541和螺杆542,电机一541设置于安装腔3底壁面中部设置的安装槽内,电机一541的输出轴上端设有螺杆542,螺杆542与十字板53中部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电机一54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6的输出端,当判定工件加工完成时,调控电机一541运作,电机一541输出轴旋转带动螺杆542同步旋转,螺杆542旋转则带动
顶杆一51、顶板一52和十字板53组成的整体上移,以此将工件顶起,有效避免了目测、经验、操作失误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0023]其中:机床1的右表面上端设有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调控各个电器元件运作。
[0024]其中:装配腔4前壁面设置的滑孔内滑动连接有顶杆二7,顶杆二7的前表面设有顶板二8,机床1的中部缺口后壁面设有与顶板二8相匹配的开槽,顶杆二7和顶板二8向前顶出,以此将顶起的工件推出工作区域,实现机床的自动化下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0025]其中:装配腔4左壁面中部设置的装配槽内设有电机二9,电机二9的输出轴右端设有条板10,条板10的右表面后端设有连接柱11,条板10的后表面设有框板12,框板12的内腔与连接柱11的外弧面滑动连接,电机二9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6的输出端,PLC控制器6调控电机二9运作一周,电机二9输出轴旋转一周带动条板10和连接柱11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1)和顶料单元(5);机床(1):其下端机体前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2),机床(1)的下端机体上侧设有安装腔(3),机床(1)的中部机体下侧设有装配腔(4);顶料单元(5):包括顶杆一(51)、顶板一(52)、十字板(53)和驱动组件(54),所述顶杆一(51)分别滑动连接于机床(1)中部缺口底壁面四角设置的滑孔内,顶杆一(51)的上表面均设有顶板一(52),机床(1)的中部缺口底壁面上设有与顶板一(52)一一对应的凹槽,顶板一(52)的下端均与十字板(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组件(54)设置于安装腔(3)的底壁面中部,驱动组件(54)与十字板(53)中部设置的螺孔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1)的右表面上端设有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下料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4)包括电机一(541)和螺杆(542),所述电机一(541)设置于安装腔(3)底壁面中部设置的安装槽内,电机一(541)的输出轴上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增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鹤鹏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