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及其混纺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624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包括防静电阻燃面料,防静电阻燃面料由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混纺交织而成,防静电阻燃面料中的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按重量配比分别为:26%至32%、9%至10%、39%至41%、19%至21%和1.5%至3%;纱线的组份材料与配比中的与其它材料纤维相比,整体性的热防护性能好,碳化无溶滴、无收缩,与此同时在碳化过程中能有效阻隔热辐射。能有效阻隔热辐射。能有效阻隔热辐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及其混纺工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从材质上:防静电防护服一般采用芳纶为主要单一成分或与其它二组份、三组份;材料面料的产品成本高、阻燃和热防护性能低、产品缩水变化可控性差及产品抗撕裂强度很难达到使用要求等特点;
[0003]从面料的工艺上:现有的用于纺织防静电防护服面料的合股纱线的捻距都是一致,如图1所示,一般而言长捻距的合股纱线1.2纺织出来的面料更加柔软,其面料可以用在关节等活动区域;短捻距合股纱线1.1所所纺织出来的布料更加紧致厚实,适合胸背处需要保护的部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编织长捻距的合股纱线1.1也能编织短捻距合股纱线1.2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及制备方法,工艺既能编织长捻距的合股纱线也能编织短捻距合股纱线。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包括防静电阻燃面料,防静电阻燃面料由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混纺交织而成。
[0006]进一步的,防静电阻燃面料中的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按重量配比分别为:26%至32%、9%至10%、39%至41%、19%至21%和1.5%至3%。
[0007]进一步的,将芳纶纤维丝、黏胶纤维丝、羊毛纤维丝、腈氯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这五根长丝通过可变捻角混纺机构加捻编织成合股纱线;然后通过纺织机将合股纱线编织成防静电阻燃面料。
[0008]进一步的,将芳纶纤维丝、黏胶纤维丝、羊毛纤维丝、腈氯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这五根长丝通过可变捻角混纺机构加捻编织成的合股纱线至少包括短捻距合股纱线和长捻距合股纱线两种。
[0009]进一步的,可变捻角混纺机构包括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的外周通过五个料辊支架安装有五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丝束料辊;五个丝束料辊上分别卷绕储存的是芳纶纤维丝、黏胶纤维丝、羊毛纤维丝、腈氯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
[0010]进一步的,五个丝束料辊的前方呈圆周阵列分布有五个a导丝轮,各a导丝轮均转动安装在固定导丝轮支架上;各固定导丝轮支架均固定在中心转轴上;
[0011]五个a导丝轮的前方设置有与中心转轴同轴心的回转环,回转环的外圈呈圆周阵列设置有五组捻角变换单元,中心转轴的外圈通过连接臂固定连接回转环;中心转轴的前方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与中心转轴之间同轴心设置有加捻筒,加捻筒内为同轴心的加捻
通道;加捻通道靠近中心转轴的一端为起始加捻部;
[0012]从各丝束料辊引出的纤维丝依次跨过前方a导丝轮和捻角变换单元后在起始加捻部与其他四根纤维丝合股加捻成合股纱线,捻成的合股纱线穿过加捻通道后卷绕在收卷辊上;
[0013]将各捻角变换单元与起始加捻部之间一段纤维丝记为纤维丝加捻段,将纤维丝加捻段与中心转轴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记为捻角x;还包括与中心转轴同轴心的捻角控制筒,捻角控制筒与各捻角变换单元相联动,捻角控制筒的转动联动各捻角变换单元改变各捻角x的大小。
[0014]进一步的,各捻角变换单元均包括活动导丝轮支架,活动导丝轮支架上转动安装有b导丝轮,各丝束料辊引出的纤维丝分别跨过各捻角变换单元上的b导丝轮远离中轴线的一侧;
[0015]各捻角变换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回转环上的一对导柱基座,两导柱基座固定连接有相互平行的两导柱,活动导丝轮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导孔座,导孔座上设置有导孔,两导柱分别活动穿过导孔座上的导孔,导孔座沿导柱滑动使活动导丝轮支架沿回转环径向方向位移;导柱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弹性顶压导孔座;活动导丝轮支架远离导柱基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沿回转环径向方向延伸的滚珠万向球座;
[0016]捻角控制筒的内壁面为向前方向内径逐渐变大的圆锥面,在各弹簧的弹性顶压下,各捻角变换单元的滚珠万向球座的万向滚珠均与捻角控制筒的圆锥面滚动配合;
[0017]捻角控制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还包括同轴心套在捻角控制筒外的传动套,传动套为固定件,传动套的内壁有与捻角控制筒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捻角控制筒的转动在螺纹传动作用下能使捻角控制筒沿轴线方向位移。
[0018]进一步的,加捻筒通过若干连接杆同步连接捻角控制筒。
[0019]进一步的,捻角控制筒的一端同轴心固定有外齿圈,还包括齿轮柱,齿轮柱与外齿圈啮合,且齿轮柱与外齿圈能沿轴线方向滑动,齿轮柱的旋转能带动外齿圈和捻角控制筒旋转。
[0020]有益效果:纱线的组份材料与配比中的与其它材料纤维相比,整体性的热防护性能好,碳化无溶滴、无收缩,与此同时在碳化过程中能有效阻隔热辐射,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可变捻角混纺机构的捻角x可变,当要增大合股纱线1的捻距时,在传动套与捻角控制筒之间的螺纹传动下,捻角控制筒沿轴线方向向前位移一段距离,使各万向滚珠滚动到内径更小的圆锥面上,从而使所有捻角变换单元上的b导丝轮均更加靠近中轴线,各个弹簧均自动压缩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加捻筒也相应向左位移一段距离,各b导丝轮做靠近中轴线的运动再配合加捻筒的向前运动的基础上使各个捻角x同步变小,从而达到改变捻角x的作用,此工艺既能编织长捻距的合股纱线也能编织短捻距合股纱线。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为短捻距合股纱线和长捻距合股纱线示意图;
[0022]附图2为可变捻角混纺机构示意图;
[0023]附图3为附图2的拆卸示意图;
[0024]附图4为附图3的标记6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附图5为附图4的标记30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6为附图3的标记7所表示部件的剖视图
[0027]附图7为可变捻角混纺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9]如附图1至7所示的一种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包括防静电阻燃面料,防静电阻燃面料由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混纺交织而成;防静电阻燃面料中的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按重量配比分别为:26%至32%、9%至10%、39%至41%、19%至21%和1.5%至3%;整体工艺如下:将芳纶纤维丝、黏胶纤维丝、羊毛纤维丝、腈氯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这五根长丝通过可变捻角混纺机构加捻编织成合股纱线1;然后通过纺织机将合股纱线1编织成防静电阻燃面料;该组份材料的组配交织成的面料,能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产品因采用芳纶为主要单一成分或与其它二组份、三组份材料面料的产品成本高、颜色可染性局限大,阻燃和热防护性能低、产品缩水变化可控性差及产品抗撕裂强度很难达到使用要求等特点。其原理为:

羊毛纤维具有优越的天然阻燃性能。

腈氯纶纤维具有很好的阻燃碳化无溶滴性能。

黏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静电阻燃面料,所述防静电阻燃面料由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混纺交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阻燃面料中的芳纶纤维、黏胶纤维、羊毛纤维、腈氯纶纤维和导电纤维这五种纤维按重量配比分别为:26%至32%、9%至10%、39%至41%、19%至21%和1.5%至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将芳纶纤维丝、黏胶纤维丝、羊毛纤维丝、腈氯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这五根长丝通过可变捻角混纺机构加捻编织成合股纱线(1);然后通过纺织机将所述合股纱线(1)编织成所述防静电阻燃面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股纱线(1)至少包括短捻距合股纱线(1.1)和长捻距合股纱线(1.2)两种。5.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的混纺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捻角混纺机构,可变捻角混纺机构包括中心转轴(36),所述中心转轴(36)的外周通过五个料辊支架(3.2)安装有五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丝束料辊(31);五个所述丝束料辊(31)上分别卷绕储存的是芳纶纤维丝、黏胶纤维丝、羊毛纤维丝、腈氯纶纤维丝和导电纤维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五组份交织而成的防静电阻燃面料的混纺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丝束料辊(31)的前方呈圆周阵列分布有五个a导丝轮(29),各所述a导丝轮(29)均转动安装在固定导丝轮支架(33)上;各固定导丝轮支架(33)均固定在中心转轴(36)上;五个a导丝轮(29)的前方有五组捻角变换单元(30),所述中心转轴(36)的外圈通过连接臂(35)固定连接回转环(34);所述中心转轴(36)的前方设置有收卷辊(37);所述收卷辊(37)与中心转轴(36)之间同轴心设置有加捻筒(4),所述加捻筒(4)内为同轴心的加捻通道(5);所述加捻通道(5)靠近中心转轴(36)的一端为起始加捻部(3);从各丝束料辊(31)引出的纤维丝(2)依次跨过前方a导丝轮(29)和捻角变换单元(30)后在所述起始加捻部(3)与其他四根纤维丝(2)合股加捻成合股纱线(1),捻成的合股纱线(1)穿过所述加捻通道(5)后卷绕在收卷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成龙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