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18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枕头,包括记忆棉制得的枕芯,呈展开状态的枕芯定义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所述枕芯的内部具有沿着枕芯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内分别嵌设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所述枕芯由颈部支撑柱所限定的颈部支撑部用于支撑颈部;所述枕芯由头顶支撑柱所限定的头顶支撑部用于支撑头顶;所述枕芯介于颈部支撑部和头顶支撑部之间的承载部用于承载头后部或脸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对颈部、头顶部提供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枕入时没有生硬感。入时没有生硬感。入时没有生硬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是记忆棉枕。

技术介绍

[0002]记忆棉枕是一种用慢回弹材料制成的枕头,经常使用的枕头会形成人头颈部固有的形状,具有较好的吸收冲击力、记忆变形,然而对于颈部以及头顶部的支撑性相对较弱。
[0003]公开号为CN210520672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型高低枕头,包括枕芯主体、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所述枕芯主体的底面为水平面,枕芯主体通过水平面水平放置,枕芯主体的顶面为内凹的弧面,枕芯主体通过弧面支撑人体的头部;在所述枕芯主体的前侧开设有前开口槽,前支撑柱设置在前开口槽内,且与枕芯主体的前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枕芯主体的后侧开设有后开口槽,后支撑柱设置在后开口槽内,且与枕芯主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包括圆柱形主体,圆柱形主体具有轴向贯穿的透气孔,沿所述圆柱形主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波浪形花纹。虽然该枕头的前支撑柱、后支撑柱能对颈部、头顶部提供较好的至成都,然而是直接和颈部、头顶部接触,枕入时具有一定生硬感,舒适度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枕头,可以对颈部、头顶部提供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枕入时没有生硬感。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枕头,包括记忆棉制得的枕芯,呈展开状态的枕芯定义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所述枕芯的内部具有沿着枕芯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内分别嵌设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所述枕芯由颈部支撑柱所限定的颈部支撑部用于支撑颈部;所述枕芯由头顶支撑柱所限定的头顶支撑部用于支撑头顶;所述枕芯介于颈部支撑部和头顶支撑部之间的承载部用于承载头后部或脸侧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底部分别设有连通至枕芯底面的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所述枕芯的底面上设置有底部支撑层;所述第一插槽内嵌设有连接颈部支撑柱和底部支撑层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插槽内嵌设有连接头顶支撑柱和底部支撑层的第二连接体。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底部支撑层由海绵制得,并且硬度大于枕芯。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底部支撑层的表面上覆有黏贴层,用以黏贴住所述枕芯。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的宽度分别小于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芯的顶面包括由颈部支撑部所限定的颈部
支撑面、由头顶支撑部所限定的头顶支撑面、由承载部所限定的承载面;所述颈部支撑面、头顶支撑面均由其其两个边缘向中间逐渐隆起;所述承载面由其两个边缘向中间逐渐凹陷。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枕芯的顶面中部定义有沿着枕芯宽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区面,所述带状区面由两个边缘向中间逐渐凹陷。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状区面的左右两个边缘的中部具有向枕芯两侧弯曲的弧形段,以匹配头部形状。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支撑部的厚度小于头顶支撑部;所述颈部支撑柱的顶部具有基本呈平面的支撑顶面。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包覆在枕芯外的外套层,所述外套层贴合在枕芯顶面上的部分铺设有多个磁颗粒。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通过在枕芯内嵌设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对颈部、头顶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枕入时颈部、头顶接触的是记忆棉材质,因此可避免产生生硬感,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0019]图1为外套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枕芯的拆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4]参照图1

图3,一种枕头,包括枕芯1,所述枕芯1由记忆棉制得,具有缓慢变形的能力即慢回弹性,外力使其变形后,会缓慢地回复原先形状,即材料具有一种兼具黏性和弹性的特性,吸收冲击动能,并能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作为枕头能够形成人头颈固有的形状,这样可以固定头颅,减少甚至避免落枕的情况。
[0025]所述枕芯1处于展开状态时,定义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所述枕芯1的内部具有沿枕芯1的长度方向所延伸的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内分别嵌设颈部支撑柱21、头顶支撑柱22,为便于将颈部支撑柱21、头顶支撑柱22安装进枕芯1内,所述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是贯穿枕芯1的。由于设置了颈部支撑柱21、头顶支撑柱22,相应地,所述枕芯1包括了三个部分,即由颈部支撑柱21所限定的颈部支撑部1

1、由头顶支撑柱22所限定的头顶支撑部1

2、介于颈部支撑部1

1和头顶支撑部1

2之间的
承载部1

3。这三个部分有着明确的功能划分,所述颈部支撑部1

1用于支撑颈部,所述头顶支撑部1

2用于支撑头顶,所述承载部1

3用于承载头后部或脸侧部,用户平躺时承载部1

3支撑头后部,侧躺时则支撑脸侧部。
[0026]由于所述枕芯1嵌设有颈部支撑柱21、头顶支撑柱22,使得颈部支撑部1

1和头顶支撑部1

2的整体硬度明显高于承载部1

3,因此前两者能够较好地支撑住用户的颈部和头顶部,从而使得头后部或测脸部陷入承载部1

3,进而使得枕芯1的顶面形状变化更加吻合头部的形状,提高舒适度。值得注意的是,颈部支撑柱21、头顶支撑柱22和枕芯1顶面之间的部分依然为记忆棉材质,因此在颈部、头顶部刚接触枕芯1时依然是由记忆棉材质所提供的慢回弹性,然后头部位置逐渐落实后,颈部支撑柱21、头顶支撑柱22才发挥其支撑特性,因此相比现有技术,头部枕入枕芯1的过程是具有弹性缓冲的,避免产生生硬感;并且,所述颈部支撑柱21、头顶支撑柱22为海绵材质,虽然硬度高于记忆棉,然而其依然属于软性材质并具有弹性,舒适度较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包括记忆棉制得的枕芯,呈展开状态的枕芯定义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的内部具有沿着枕芯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内分别嵌设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所述枕芯由颈部支撑柱所限定的颈部支撑部用于支撑颈部;所述枕芯由头顶支撑柱所限定的头顶支撑部用于支撑头顶;所述枕芯介于颈部支撑部和头顶支撑部之间的承载部用于承载头后部或脸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底部分别设有连通至枕芯底面的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所述枕芯的底面上设置有底部支撑层;所述第一插槽内嵌设有连接颈部支撑柱和底部支撑层的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插槽内嵌设有连接头顶支撑柱和底部支撑层的第二连接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底部支撑层由海绵制得,并且硬度大于枕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柱、头顶支撑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底部支撑层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彦雯汪富兵施来春方志财
申请(专利权)人: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