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1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树状目录结构,层级分明,并且每条日志前都有明确的时间标签和日志类型信息,日志类型信息的显示与否可通过配置文件动态配置;二是日志记录模块做成库,日志初始化、日志记录及日志压缩管理采用统一的接口函数处理,使模块程序日志流程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程序开发及管理效率,增强了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可操作性,符合功能调试和现场维护的可追溯性需求。维护的可追溯性需求。维护的可追溯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特别是一种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从2009年国网营销部编制发布用电信息采集相关技术标准开始全面启动建设到至今,累计接入采集设各达1118.8万台,覆盖全国3.26亿用户,有力支持了营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了自动化抄表、计算和远程费控。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对各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采集的设备,简称采集终端。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型。
[0003]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在正式安装到现场前,需要在电科院或者计量中心进行检测,多数是盲检。对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厂家来说,盲检是否能顺利通过,检测步骤是很重要的环节。为了后续能顺利通过检测,用采终端可以通过日志的方式记录盲检的检测步骤,为终端功能开发积累经验。
[0004]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有的安装在环境恶劣的野外或者较高的电线杆表箱中,不方便实时的监测终端的运行情况,采集终端运行存在着终端信息不能达到主站,终端控制不当,回码信息无法产生等问题,加之一些其他因素,进而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运行。因此终端需要根据现场用户的需求进行具体的日志记录,进行监控管理,做好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和维护保障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从而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程序开发及管理效率,增强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可操作性。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模块程序启动:首先进行日志初始化,若初始化成功,则进入模块功能程序;若初始化失败,则退出模块程序;所述日志初始化主要是对日志级别、日志文件名称、日志文件路径、日志目录进进行设置;
[0008](2)日志记录:各模块程序针对各自需要梳理需要记录的日志内容和日志级别,调用统一的日志记录封装接口进行日志记录;
[0009](3)日志压缩:采用守护进程循环检测日志文件所占存储空间大小的方法控制,当日志文件夹小于日志存储阈值时不压缩;日志文件夹存储空间大于等于日志存储阈值时进行压缩。
[0010]所述步骤(1)中,日志级别包括调试、默认、警告、错误、紧急五种,模块程序根据需
要对日志的级别灵活设置;日志文件名称指模块程序在日志文件路径下日志存储的文件名,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文件目录及模块程序名称确定;日志文件路径指模块程序存储日志所在的绝对路径,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文件准备存储的路径确定;日志目录呈现树状结构部署,如图6所示。
[0011]所述步骤(2)中,每条日志前都有明确的时间标签和日志级别信息,日志级别信息的显示与否通过配置文件动态配置,日志记录的文件夹包括当前日志文件夹和压缩的日志文件夹。
[0012]所述步骤(3)中,压缩对象为当前日志文件夹,采用Linux的tar命令进行压缩,对应的压缩包放入压缩的日志文件夹,并以压缩时当前系统时间命名存储,便于追踪,压缩结束后,当前日志文件夹对应的日志文件内容清空。
[00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
[001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储存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升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程序开发及管理效率,增强了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可操作性,符合功能调试和现场维护的可追溯性需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流程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块程序启动流程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日志初始化流程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日志记录流程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日志压缩流程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树状目录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如图2所示,模块程序启动流程如下:
[0025]S1:模块程序启动,调用日志启动初始化函数,进行日志启动流程,初始化成功,进入模块功能程序;初始化失败,退出模块程序;
[0026]S2:模块程序根据需要对日志级别进行定位,日志级别包括调试、默认、警告、错误、紧急五种;
[0027]S3:模块程序根据需要在特定位置调用日志记录接口函数进行日志记录。
[0028]如图3所示,日志初始化流程如下:
[0029]S4:检查当前日志文件夹是否存在,是,执行S6,否,执行S5;
[0030]S5:创建当前日志文件夹;
[0031]S6:检查日志压缩文件夹是否存在,是,执行S8,否,执行S7;
[0032]S7:创建日志压缩文件夹;
[0033]S8:日志初始化流程结束。
[0034]如图4所示,日志记录流程如下:
[0035]S9:检查日志类型信息是否需要记录,是,执行S10,否,日志记录流程结束;
[0036]S10:检查日志是否完成初始化,是,执行S11,否,日志记录流程结束;
[0037]S11:以附加的方式打开日志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创建该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则写入的数据会被加到文件尾后,执行S12;
[0038]S12:按照时间标签、日志类型信息、日志内容的格式写入日志文件尾后;
[0039]S13:关闭日志记录文件。
[0040]如图5所示,日志压缩流程如下:
[0041]S14:检测当前日志文件夹是否存在,是,执行S15,否,创建当前日志文件夹;
[0042]S15:守护进程循环检测日志文件大小,日志文件大于等于日志存储阈值时执行S16,否则继续执行S15;
[0043]S16:将内存缓冲区内的数据写如磁盘,防止后续压缩任务会导致内存缓冲区数据丢失;
[0044]S17:检测压缩日志文件夹是否存在,是,执行S18,否,创建压缩日志文件夹;
[0045]S18:采用Linux的tar命令进行压缩当前日志文件夹,对应的压缩包放入压缩的日志文件夹,并以压缩时当前系统时间命名存储,便于追踪。
[0046]S19:压缩结束后,将当前日志文件夹对应的日志文件内容清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模块程序启动:首先进行日志初始化,若初始化成功,则进入模块功能程序;若初始化失败,则退出模块程序;所述日志初始化主要是对日志级别、日志文件名称、日志文件路径、日志目录进行设置;(2)日志记录:各模块程序针对各自需要梳理需要记录的日志内容和日志级别,调用统一的日志记录封装接口进行日志记录;(3)日志压缩:采用守护进程循环检测日志文件所占存储空间大小的方法控制,当日志文件夹小于日志存储阈值时不压缩;日志文件夹存储空间大于等于日志存储阈值时进行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树状目录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存储和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日志级别包括调试、默认、警告、错误、紧急五种,模块程序根据需要对日志的级别灵活设置;日志文件名称指模块程序在日志文件路径下日志存储的文件名,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文件目录及模块程序名称确定;日志文件路径指模块程序存储日志所在的绝对路径,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日志文件准备存储的路径确定;日志目录呈现树状结构部署。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巧艳熊剑菅利彬吴戈魏巍舒畅许金宇李琦张扬于添灏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