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性能好的炮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05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口性能好的炮泥,属于耐火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该炮泥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性能好的炮泥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制各的
,具体涉及一种开口性能好的炮泥。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得铁口工作状态稳定,满足高炉强化冶炼的需要,需要炮泥用于堵铁口、易开口、维持稳定的铁口深度,从而保证出铁出渣顺畅,高炉炉况顺行。CN 101244943 A公开了一种大型高炉炮泥用结合剂及其高炉炮泥,其对炮泥抗渣性、烧结强度、开口性能均有显著提高,但其存在开口过程炮泥断漏的问题;CN 1028877198 B公开了一种开口性能好的高炉炮泥用结合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该结合剂配置炮泥,炮泥开口性能好,但其开口时间为8

10min,仍存在开口耗时的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开口性能好,保证出铁时间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口性能好的炮泥。
[0004]一种开口性能好的炮泥,其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叶腊石22%、矾土20%、碳化硅22%、蓝晶石6%、焦屑8%、粘土6%、氮化硅铁12%、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6.8%的结合剂。
[0005]进一步的,所述炮泥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1

3mm粒径的叶腊石22%、0

1mm粒径的矾土18%、325目粒径的矾土2%、1

3mm粒径的碳化硅4%、0

1mm粒径的碳化硅4%、325目粒径的碳化硅14%、35目粒径的蓝晶石6%、1<br/>‑
3mm粒径的焦屑3%、0

1mm粒径的焦屑5%、325目粒径的粘土6%、200目粒径的氮化硅铁12%、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6.8%的结合剂。
[0006]进一步的,结合剂为酚醛树脂。
[0007]进一步的,碳化硅中主要成分SiC的质量百分含量≥97wt%。
[0008]进一步的,炮泥的开口时间为3

5min。
[0009]进一步的,炮泥的开口时间为3min。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申请采用叶腊石和矾土代替炮泥骨料中的棕刚玉,增加了焦屑、增加了总碳化硅的含量并减少了氮化硅铁的含量,同时为了控制适当的成本减少了颗粒中碳化硅的加入量,增加了细粉碳化硅的加入量。采用本申请配方制得的炮泥,降低了炮泥的烧结强度,并且提高了炮泥的抗渣铁侵蚀性能,不断不漏,同时开口性能好,正常3分钟完全打开,生产成本低廉,有利于降本增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13]实施例1
[0014]按照以下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配置炮泥:1

3mm粒径的棕刚玉18%、0

1mm粒径的棕刚玉23%、1

3mm粒径的碳化硅11%、0

1mm粒径的碳化硅4%、35目粒径的蓝晶石6%、1

3mm粒径的焦屑0%、0

1mm粒径的焦屑0%、325目粒径的碳化硅2%、325目粒径的粘土6%、325目粒径的矾土粉8%、200目粒径的氮化硅铁18%、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0.6%的结合剂酚醛树脂。
[0015]实施例2
[0016]按照以下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配置炮泥:0

1mm粒径的矾土18%、0

1mm粒径的棕刚玉18%、1

3mm粒径的碳化硅8%、0

1mm粒径的碳化硅4%、35目粒径的蓝晶石6%、1

3mm粒径的焦屑3%、0

1mm粒径的焦屑5%、325目粒径的碳化硅2%、325目粒径的粘土6%、325目粒径的矾土粉8%、200目粒径的氮化硅铁18%、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2.4%的结合剂酚醛树脂。
[0017]实施例3
[0018]按照以下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配置炮泥:1

3mm粒径的叶腊石18%、0

1mm粒径的棕刚玉18%、1

3mm粒径的碳化硅8%、0

1mm粒径的碳化硅4%、35目粒径的蓝晶石6%、1

3mm粒径的焦屑3%、0

1mm粒径的焦屑5%、325目粒径的碳化硅2%、325目粒径的粘土6%、325目粒径的矾土粉8%、200目粒径的氮化硅铁18%、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6.5%的结合剂酚醛树脂。
[0019]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各的炮泥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其强度数据(单位:MPa)如下表1所示:
[0020]表1
[0021]编号450℃
×
3h800℃
×
3h1100℃
×
3h1250℃
×
3h1350℃
×
3h实施例13.65.79.613.617.8实施例23.45.78.411.810.9实施例32.55.47.99.510.8
[0022]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备的炮泥进行现场实测,其数据如下表2所示:
[0023]表2
[0024][0025]综上所述,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分别使用矾土和叶腊石代替实施例1中炮泥骨料中的棕刚玉,同时增加焦屑用以改善开口性能,虽然开口耗时满足情况,但出铁平均时长受到影响,且断漏情况并未改善,需要继续改进。
[0026]实施例4
[0027]按照以下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配置炮泥:1

3mm粒径的叶腊石18%、0

1mm粒径的棕刚玉18%、1

3mm粒径的碳化硅8%、0

1mm粒径的碳化硅4%、35目粒径的蓝晶石6%、1

3mm粒径的焦屑3%、0

1mm粒径的焦屑5%、325目粒径的碳化硅5%、325目粒径的粘土6%、325目粒径的矾土粉5%、200目粒径的氮化硅铁18%、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6.4%的结合剂酚醛树脂。
[0028]实施例5
[0029]按照以下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配置炮泥:1

3mm粒径的叶腊石18%、0

1mm粒径的矾土18%、1

3mm粒径的碳化硅8%、0

1mm粒径的碳化硅4%、35目粒径的蓝晶石6%、1

3mm粒径的焦屑3%、0

1mm粒径的焦屑5%、325目粒径的碳化硅5%、325目粒径的粘土6%、325目粒径的矾土粉5%、200目粒径的氮化硅铁18%、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7.2%的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性能好的炮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炮泥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叶腊石22%、矾土20%、碳化硅22%、蓝晶石6%、焦屑8%、粘土6%、氮化硅铁12%、石墨2%和沥青2%,另加占各组分总质量16.8%的结合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性能好的炮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炮泥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1

3mm粒径的叶腊石22%、0

1mm粒径的矾土18%、325目粒径的矾土2%、1

3mm粒径的碳化硅4%、0

1mm粒径的碳化硅4%、325目粒径的碳化硅14%、35目粒径的蓝晶石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强马琪勾凯凯孙振华牛雅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宝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