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82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包括一体成形的手机壳,手机壳的背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台阶固定位,台阶固定位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下荧光胶层,下荧光胶层与手机壳的背面几乎形成一平面,手机壳的上表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斜坡固定位,在斜坡固定位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上荧胶层;手机壳的背面设置有的镜头区域,镜头区域的外周围点胶设置有镜头区荧光胶层。在手机壳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两圈荧光胶层,同时在镜头区的外周围也设置有荧光胶层,当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这三圈荧光胶层则会发光,从而实现了富有美感的效果。而实现了富有美感的效果。而实现了富有美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壳
,具体是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

技术介绍

[0002]早期市面的手机壳要么是不可发光,就是普通的手机壳;后面就有一款是带电池或向手机取电,供给发光灯珠,使用发光灯珠工作从而实现发光的效果,而且一般要么就是带图案要么就是亮度过高,容易耗电,浪费资源,再者就是体积大,厚度也太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以解决现有的不可发光,就是普通的手机壳;后面就有一款是带电池或向手机取电,供给发光灯珠,使用发光灯珠工作从而实现发光的效果,而且一般要么就是带图案要么就是亮度过高,容易耗电,浪费资源,再者就是体积大,厚度也太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包括一体成形的手机壳,所述手机壳的背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台阶固定位,所述台阶固定位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下荧光胶层,所述下荧光胶层与所述手机壳的背面几乎形成一平面,所述手机壳的上表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斜坡固定位,在所述斜坡固定位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上荧光胶层;
[0005]所述手机壳的背面设置有的镜头区域,所述镜头区域的外周围点胶设置有镜头区荧光胶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荧光胶层、下荧光胶层及镜头区荧光胶层均通过点胶方式或粘胶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荧光胶层、下荧光胶层及镜头区荧光层可为UV树脂或硅胶材质的其中一种,且在UV树脂或硅胶原材质添加荧光粉。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壳根据手机型号的不同开设有与手机按键、充电接口相对应的通孔。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该种双色荧光手机壳,在手机壳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两圈荧光胶层,同时在镜头区的外周围也设置有荧光胶层,当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这三圈荧光胶层则会发光,从而实现了富有美感的效果;另外,本手机壳的荧光胶层分别是呈线条形大小,而且是上下两层兼后背的镜头区荧光胶层,从而能够与手机壳本身的颜色形成非常好的区分,实现撞色的效果,增加美感,手机壳与上、下荧光胶层的结构设计,实现手机背面几乎接近平面,而上荧光胶层与手机壳之间吻合衔接,手感非常自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为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的爆炸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为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为手机壳的侧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为手机壳的剖面图;
[0015]图中:图中:1、手机壳;2、上荧光胶层;3、下荧光胶层;4、镜头区荧光胶层;5、台阶固定位;6、斜波固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
[0018]结合图1

图4可知,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包括一体成形的手机壳1,手机壳1的背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台阶固定位5,台阶固定位5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下荧光胶层3,下荧光胶层3与手机壳1的背面几乎形成一平面,手机壳1的上表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斜坡固定位6,在斜坡固定位6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上荧光胶层2,手机壳1的背面设置有的镜头区域,镜头区域的外周围点胶设置有镜头区荧光胶层4。
[0019]在本实施例种,包括一体成形的手机壳1,手机壳1的背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台阶固定位5,在台阶固定位5点胶设置有下荧光胶层3,实现下荧光胶层 3与手机壳1的背面几乎形成一平面,不会有凸起的感觉,手感更加;手机壳1 的上表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斜坡固定位6,在斜坡固定位6点胶设置有上荧光胶层2,实现上荧光胶层2与手机壳1的上表面外周围处于同等高位,不会有凸起的感觉,手感更加;手机壳1的镜头区域外周围点胶设置有镜头区荧光胶层4;在台阶固定位5及斜坡固定位6的作用下,将下荧光胶层3及上荧光胶层2点胶固定后,均不会超出手机壳1的侧面壳体,也不会高于手机壳1的上表面及背面,故而实现不仅美感且不会影响手感。
[0020]上荧光胶层2、下荧光胶层3及镜头区荧光胶层4均通过点胶方式或粘胶固定。
[0021]上荧光胶层2、下荧光胶层3及镜头区荧光层4可为UV树脂或硅胶材质的其中一种,且在UV树脂或硅胶原材质添加荧光粉,手机壳1根据手机型号的不同开设有与手机按键、充电接口相对应的通孔。
[0022]上荧光胶层2、下荧光胶层3及镜头区荧光胶层4均通过点胶方式或粘胶方式的其中一种实现固定,但优先的为点胶工艺来实现固定。
[0023]上荧光胶层2、下荧光胶层3及镜头区荧光层4可为UV树脂或硅胶材质的其中一种,且在UV树脂或硅胶原材质添加荧光粉,实现夜光的效果。
[0024]UV树脂或硅胶原材质所添加的荧光粉是有带色的荧光粉,就算在非夜光的情况下,白天也可以明显的看得出上荧光胶层2、下荧光胶层3及镜头区荧光胶层4是有带颜色的,手机壳根据手机型号的不同开设有与手机的按键、充电接口等相对应的通孔。
[0025]综上所述,该种双色荧光手机壳,在手机壳1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两圈荧光胶层,同时在镜头区的外周围也设置有荧光胶层,当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这三圈荧光胶层则会发光,从而实现了富有美感的效果;另外,本手机壳1的荧光胶层分别是呈线条形大小,且是
位于手机壳1上下两层兼后背的镜头区域,从而能够与手机壳1本身的颜色形成非常好的双色视觉,实现撞色的效果,增加美感,手机壳与上、下荧光胶层的结构设计,实现手机背面几乎接近平面,而上荧光胶层与手机壳之间吻合衔接,手感非常自然。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荧光手机壳,包括一体成形的手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的背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台阶固定位(5),所述台阶固定位(5)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下荧光胶层(3),所述下荧光胶层(3)与所述手机壳(1)的背面几乎形成一平面,所述手机壳(1)的上表面矩形边框设置有一圈斜坡固定位(6),在所述斜坡固定位(6)的端面点胶设置有上荧光胶层(2);所述手机壳(1)的背面设置有的镜头区域,所述镜头区域的外周围点胶设置有镜头区荧光胶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湘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楷程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