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76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料搅拌装置,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其包括搅拌桶,伸入搅拌桶中的搅拌组件和刮板组件,驱动搅拌组件和刮板组件的驱动组件以及位于搅拌桶底端的出料组件,所述搅拌桶包括位于竖直设置的内壁、呈锥形面的底壁以及位于底壁中心的第一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出料方便,减少浪费的优点。减少浪费的优点。减少浪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颜料混合搅拌装置,一些颜料容易在搅拌时粘到搅拌桶的桶壁上,清洗时需要手动清洗,十分浪费且影响效率,另外,搅拌桶的底部会有一个出料口进行出料,但是由于尺寸的限制,接料的桶都要在搅拌桶下方放置,对转运以及安放都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料方便,减少浪费的混料搅拌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混料搅拌装置,其包括搅拌桶,伸入搅拌桶中的搅拌组件和刮板组件,驱动搅拌组件和刮板组件的驱动组件以及位于搅拌桶底端的出料组件,所述搅拌桶包括位于竖直设置的内壁、呈锥形面的底壁以及位于底壁中心的第一出料管,所述刮板组件包括:
[0005]第一转动轴,其竖直插入搅拌桶中且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0006]环形圈,其与所述搅拌桶内壁适配;
[0007]若干块第一搅拌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
[0008]若干块第二搅拌板,其竖直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环形圈和第一搅拌板;
[0009]所述第一搅拌板上设有与内壁接触配合的第一刮板,所述第二搅拌板上设有与底壁接触配合的第二刮板;
[0010]所述出料组件包括:
[0011]第二出料管,其水平设置且其侧壁设有与第一出料管连通的通孔;
[0012]第二转动轴,其插入所述第二出料管中且其周面设有螺旋叶片;
[0013]第二驱动件,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端部连接;
[0014]第三出料管,其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管远离第二驱动件的一端。
[0015]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驱动组件输出端连接的第三转动轴以及位于第三转动轴底端的搅拌叶。
[0016]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都采用实心轴且二者并排设置。
[0017]所述第三转动轴采用空心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采用穿过第三转动轴且同轴心设置的实心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之间设有轴承。
[0018]所述第一搅拌板上设有供第一刮板安装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搅拌板上设有供第二刮板安装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刮板之间以及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刮板之间都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19]所述第一刮板在第一搅拌板上的安装高度各不相同,所述第二刮板在第二搅拌板上的安装位置各不相同。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中的搅拌组件对混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后再通过刮板组件将搅拌桶中的内壁和底壁上的混料进行刮除,刮下来的混料通过第一出料管进入出料组件中,出料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将混料从第二出料管中推至第三出料管中,方便多种型号的接料桶进行接料,提高了出料的效率,减少了浪费,具有实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混料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所示,一种混料搅拌装置,其包括搅拌桶1,伸入搅拌桶1中的搅拌组件2和刮板组件3,驱动搅拌组件2和刮板组件3的驱动组件4以及位于搅拌桶1底端的出料组件5,所述搅拌桶1包括位于竖直设置的内壁11、呈锥形面的底壁12以及位于底壁12中心的第一出料管13,所述刮板组件3包括:
[0027]第一转动轴31,其竖直插入搅拌桶1中且与驱动组件4的输出端连接;
[0028]环形圈32,其与所述搅拌桶1内壁11适配;
[0029]若干块第一搅拌板3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底端;
[0030]若干块第二搅拌板34,其竖直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环形圈32和第一搅拌板33;
[0031]所述第一搅拌板33上设有与内壁11接触配合的第一刮板35,所述第二搅拌板34上设有与底壁12接触配合的第二刮板36;
[0032]所述出料组件5包括:
[0033]第二出料管51,其水平设置且其侧壁设有与第一出料管13连通的通孔55;
[0034]第二转动轴52,其插入所述第二出料管51中且其周面设有螺旋叶片56;
[0035]第二驱动件53,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52的端部连接;
[0036]第三出料管54,其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管51远离第二驱动件53的一端;本技术方案中的搅拌组件对混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后再通过刮板组件将搅拌桶中的内壁和底壁上的混料进行刮除,刮下来的混料通过第一出料管进入出料组件中,出料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上的螺旋叶片将混料从第二出料管中推至第三出料管中,方便多种型号的接料桶进行接料,提高了出料的效率,减少了浪费,具有实用性好的优点。
[0037]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与驱动组件4输出端连接的第三转动轴21以及位于第三转动轴21底端的搅拌叶22,所述驱动组件带动第三转动轴上的搅拌叶进行转动。
[0038]本技术方案中的搅拌组件有两个实施例;
[0039]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转动轴21与第一转动轴31都采用实心轴且二者并
排设置。
[0040]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转动轴21采用空心轴,所述第一转动轴31采用穿过第三转动轴21且同轴心设置的实心轴,所述第三转动轴21与第一转动轴31之间设有轴承。
[0041]上述两个实施例,驱动组件可以采用两个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或者皮带轮传动带动第三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二者搅拌效果相同。
[0042]所述第一搅拌板33上设有供第一刮板35安装的第一安装座37,所述第二搅拌板34上设有供第二刮板36安装的第二安装座38,所述第一安装座37与第一刮板35之间以及第二安装座38与第二刮板36之间都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刮板对内壁进行刮除颜料,第二刮板对底壁进行刮除颜料。
[0043]所述第一刮板35在第一搅拌板33上的安装高度各不相同,所述第二刮板36在第二搅拌板34上的安装位置各不相同,所述第一刮板数量为3个,所有第一刮板的刮除范围为环形圈与底壁之间,第二刮板数量为3个,所有第二刮板的刮除范围为底壁中心与底壁外圆周之间。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搅拌桶(1),伸入搅拌桶(1)中的搅拌组件(2)和刮板组件(3),驱动搅拌组件(2)和刮板组件(3)的驱动组件(4)以及位于搅拌桶(1)底端的出料组件(5),所述搅拌桶(1)包括位于竖直设置的内壁(11)、呈锥形面的底壁(12)以及位于底壁(12)中心的第一出料管(13),所述刮板组件(3)包括:第一转动轴(31),其竖直插入搅拌桶(1)中且与驱动组件(4)的输出端连接;环形圈(32),其与所述搅拌桶(1)内壁(11)适配;若干块第一搅拌板(3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底端;若干块第二搅拌板(34),其竖直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环形圈(32)和第一搅拌板(33);所述第一搅拌板(33)上设有与内壁(11)接触配合的第一刮板(35),所述第二搅拌板(34)上设有与底壁(12)接触配合的第二刮板(36);所述出料组件(5)包括:第二出料管(51),其水平设置且其侧壁设有与第一出料管(13)连通的通孔(55);第二转动轴(52),其插入所述第二出料管(51)中且其周面设有螺旋叶片(56);第二驱动件(53),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52)的端部连接;第三出料管(54),其竖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兴高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