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旋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69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旋喷淋塔,属于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塔体,塔体自上而下设有排气口、喷淋段、气旋段以及循环水箱,排气口与喷淋段之间设有格栅板填料层,气旋段包括废气入口以及废气过度腔,废气过度腔的旁侧连通有旋流筒,旋流筒包括筒体和旋流部,筒体嵌入旋流腔的部分为嵌入部,嵌入部与旋流入口保持间距,且嵌入部位于旋流腔的侧端加工有锯齿。通过设置废气过度腔、旋流筒及带有锯齿的嵌入部,使进入塔内的废气呈旋流状流动,对通入的废气进行打散、分离,避免喷漆废气大量快速地进入旋流筒,进而延长废气在塔内的路径,提高废气与水雾的碰撞机会,并在塔体的顶部设置格栅板填料层,提高漆雾小颗粒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去除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旋喷淋塔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气旋喷淋塔。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
[0003]企业在生产作业时,均会配置废气净化装置,而气旋喷淋塔,适用于气体吸收最简单的设备,在原有喷淋塔的基础上在设备的内部设置格栅板填料,适用于极快或快速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还能针对有附着性的漆雾进行过滤,尤其是香料业、鞋业、印刷行业、化工、喷漆、喷釉等行业。
[0004]现有的用于喷漆废气的气旋喷淋塔,风机的入口直接通入废气,经风机的吸力影响下,喷漆废气大量且快速地送入塔内,缩短了喷漆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从而使得喷漆废气中的漆粒及有害物质不能较好地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旋喷淋塔,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处理喷漆废气的喷淋塔,喷漆废气在塔内停留的时间短,不能很好地去除漆粒及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旋喷淋塔,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自上而下设有排气口、喷淋段、气旋段以及循环水箱,所述排气口与喷淋段之间设有格栅板填料层,气旋段包括废气入口以及与废气入口相通的废气过度腔,所述废气入口位于塔体的侧端,废气过度腔的旁侧连通有若干旋流筒,若干旋流筒沿着废气过度腔的长度方向依序且间隔排列,所述旋流筒包括筒体以及与筒体相连接的旋流部,旋流部的末端为旋流入口,所述旋流入口与废气过度腔连通,筒体的外壁部分嵌入旋流部的旋流腔内,筒体嵌入旋流腔的部分为嵌入部,所述嵌入部与旋流入口保持间距,且嵌入部位于旋流腔的侧端加工有锯齿。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段包括喷淋管和设置在喷淋管上的若干可旋转的喷头,所述喷淋管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水箱,并且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水泵。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板填料层填充有多面空心球。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筒至少设有两个,废气过度腔的长度方向与塔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塔体的塔顶为锥形。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内腔与旋流部的旋流腔相连通,筒体的
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且筒体的上端开口与喷淋段相连通,下端开口为排渣口,所述排渣口置于循环水箱内。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圆柱部、漏斗部以及下圆柱部,所述旋流部连接于上圆柱部的下部。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部在上圆柱部的表面沿圆周方向的长度为上圆柱部周长的一半,且旋流部的横截面积自与上圆柱部连接的末端向旋流入口方向逐渐递增。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旋流筒的旋流入口方向一致,旋流入口为矩形,且旋流入口与废气入口呈垂直设置。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废气过度腔呈长方体形,废气过度腔远离旋流筒的侧壁上相应分布有与旋流入口相对应的观察窗口。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废气过度腔、旋流筒及带有锯齿的嵌入部,使进入塔内的废气呈旋流状流动,对通入的废气进行打散、分离,避免喷漆废气大量快速地进入旋流筒,进而延长废气在塔内的路径,提高废气与水雾的碰撞机会,并在塔体的顶部设置格栅板填料层,提高漆雾小颗粒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去除率,旋流入口处设有带锯齿的嵌入部,从而解决喷漆废气在塔内停留的时间短,不能很好地去除漆粒及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不含塔体侧壁)的立体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流筒的主视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流筒的后视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流筒的俯视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流筒的立体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流筒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8]图中:
[0029]1、塔体,2、排气口,3、喷淋段,
[0030]4、气旋段,41、废气入口,42、废气过度腔,43、旋流筒,431、筒体,4311、上圆柱部,4312、漏斗部,4313、下圆柱部,432、旋流部,433、旋流入口,434、嵌入部,435、锯齿,436、排渣口,
[0031]5、循环水箱,6、格栅板填料层,7、观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
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3]如附图1

1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旋喷淋塔,包括塔体1,塔体1自上而下设有排气口2、喷淋段3、气旋段4以及循环水箱5,排气口2与喷淋段3之间设有格栅板填料层6,气旋段4包括废气入口41以及与废气入口41相通的废气过度腔42,废气入口41位于塔体1的侧端,废气过度腔42的旁侧连通有若干旋流筒43,若干旋流筒43沿着废气过度腔42的长度方向依序且间隔排列,旋流筒43包括筒体431以及与筒体431相连接的旋流部432,旋流部432的末端为旋流入口433,旋流入口433与废气过度腔42连通,筒体431的外壁部分嵌入旋流部432的旋流腔内,筒体431嵌入旋流腔的部分为嵌入部434,嵌入部434与旋流入口433保持间距,且嵌入部434位于旋流腔的侧端加工有锯齿435。
[0034]通过设置废气过度腔42、旋流筒43及带有锯齿435的嵌入部434,使进入塔内的废气呈旋流状流动,对通入的废气进行打散、分离,避免喷漆废气大量快速地进入旋流筒43,进而延长废气在塔内的路径,提高废气与水雾的碰撞机会,并在塔体1的顶部设置格栅板填料层6,提高漆雾小颗粒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去除率,旋流入口433处设有带锯齿435的嵌入部434,从而解决喷漆废气在塔内停留的时间短,不能很好地去除漆粒及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
[0035]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喷淋段3包括喷淋管和设置在喷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旋喷淋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自上而下设有排气口(2)、喷淋段(3)、气旋段(4)以及循环水箱(5),所述排气口(2)与喷淋段(3)之间设有格栅板填料层(6),气旋段(4)包括废气入口(41)以及与废气入口(41)相通的废气过度腔(42),所述废气入口(41)位于塔体(1)的侧端,废气过度腔(42)的旁侧连通有若干旋流筒(43),若干旋流筒(43)沿着废气过度腔(42)的长度方向依序且间隔排列,所述旋流筒(43)包括筒体(431)以及与筒体(431)相连接的旋流部(432),旋流部(432)的末端为旋流入口(433),所述旋流入口(433)与废气过度腔(42)连通,筒体(431)的外壁部分嵌入旋流部(432)的旋流腔内,筒体(431)嵌入旋流腔的部分为嵌入部(434),所述嵌入部(434)与旋流入口(433)保持间距,且嵌入部(434)位于旋流腔的侧端加工有锯齿(4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旋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段(3)包括喷淋管和设置在喷淋管上的若干可旋转的喷头,所述喷淋管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水箱(5),并且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旋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填料层(6)填充有多面空心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旋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筒(43)至少设有两个,废气过度腔(42)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智鑫唐柏辉何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绿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