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565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包括: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实名注册;通过客户端发布信用数据存储请求;针对信用主体关联信息数据,编写信用风险传递合约,通过合约将风险传递信息广播给相关信用主体;针对信用融合数据,与链上原有指标库进行比对,更新指标数据库;根据用户的需求,依据专家打分法,建立信用评价合约,完成信用主体信用评价,并实时更新信用评价值;用户通过调用信用数据查询合约,查询信用主体相关信用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服务信用数据安全问题,降低人为干预信用数据的风险,保障信用数据的高可靠性和真实性,可以简化服务信用管理流程,实现服务信用各类算法、模型及范式的自动化执行或计算。动化执行或计算。动化执行或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跨平台信用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 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信用管理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目前信用管理还面临 很多问题,信用管理流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且服务信用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性 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将会导致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以 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S1,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实名注册,客户端验证用户身份;用户注册 后会产生会得到由区块链网络返回的唯一许可证,用于用户登录时进行核验, 若核验失败则给出警告信息,核验成功则能够登录系统;
[0007]步骤S2,验证通过的用户通过客户端发布信用数据存储请求,其中数据存 储分为链下和链上两个环节;
[0008]步骤S3,针对信用主体关联信息数据,编写信用风险传递合约,通过合约 将风险传递信息广播给相关信用主体;针对信用融合数据,与链上原有指标库 进行比对,若指标已存在,调用信用融合合约实现指标值更新;若指标不存在 或某个指标需要删减,信用融合合约进行指标更新,继而更新指标数据库;
[0009]步骤S4,根据用户的需求,依据专家打分法,建立信用评价合约,完成信 用主体信用评价,并实时更新信用评价值;
[0010]步骤S5,用户通过调用信用数据查询合约,查询信用主体相关信用数据。
[0011]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链下环节包括:
[0012](1)用户实时从不同领域不同平台获取同一信用主体的信息;
[0013](2)利用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信用主体间信用关系网,查找信 用传递路径,并计算相关信用主体受当前主体的影响程度,得到分析信用主体 关联信息数据;基于深度优先等算法对实时更新的信用主体的信用指标数据进 行融合。
[0014]进一步的,基于深度优先等算法对实时更新的信用主体的信用指标数据进 行融合包括:
[0015]首先利用深度优先算法构建信用评级模型,并进行模型化信用基元解析; 然后利用高斯函数进行积分运算,得到极限最小值,将其作为优先算法的主体; 最后将解析得到的信用评级作为优化量,根据随机模型融合出最终的综合信用 值。
[0016]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链上环节包括:将分析得到的信用主体关联信息数 据和融合指标数据等写入到区块链网络中进行数据保存,同时在加密区块中加 密处理。
[0017]进一步的,步骤S3使用的主要技术为技术方案中的指标增加、指标删除与 指标更新技术。
[0018]进一步的,指标增加为:在进行指标增加操作前,首先需要进行指标是否 重复的检验以及当前指标是否存在上一级指标的检验;每个指标都以结构体存 储,具体包括指标名称、权重、分值、对应的下一级指标数量以及与下一级指 标间建立的映射。
[0019]进一步的,指标删除为:在进行指标删除操作时,不仅要删除当前指标, 同时还要删出除当前指标的所有下级指标,使用solidity中的delete操作符 完成指标删除操作。
[0020]进一步的,指标更新为:按照指标id更新指标的名称、权重和分值属性; 对于一级指标,直接根据其id找到找到该指标并对指标个属性进行更新;对于 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需要确定其自身id与对应的上一级/两级指标id,从而 定位到该指标并对其属性进行修改。
[0021]进一步的,步骤S4使用的主要技术为技术方案中的指标计算:通过将输入 控制为"#.##"的字符串形式,并使用字符串转换为整型的方法,使用整型完成 指标运算;完成计算工作后,使用整型转换为字符串的方法,将浮点型运算结 果转换为字符型格式进行保存;使用循环遍历每一个同组同级指标,对其分值 与权重进行相乘并加总,从而得到该指标的最终分数。
[0022]进一步的,步骤S5使用的主要技术为技术方案中的指标查找:按照指标 id查找指标的名称、分值、权重以及下一级指标的数量并返回结果。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信任度高、安全可靠以及智能合约自 动执行等特点,真实地记录了服务信用管理流程的详情,实现了跨平台服务信 用智能化管理,提高了信用管理效率,同时保障了信用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为跨平台服务信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 路。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数据的 传输和访问安全,具有去中心化、信任度高及安全可靠等特点。智能合约本质 为一段由事件驱动,具有状态且运行在共享区块链上的代码,具有自动处理数 据以及控制管理区块链上的资产等功能。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可以是多方共 同参与服务主体信用数据的管理,让信用数据的管理更加透明化;智能合约可 以实现跨平台用户信用评价、传递和融合的自动化执行,提高
信用管理效率, 节省信用管理时间与成本,实现信用管理的智能化,保障服务信用相关数据安 全且不可篡改。
[0028]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S1,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实名注册,客户端验证用户身份;用户注册 后会产生会得到由区块链网络返回的唯一许可证,用于用户登录时进行核验, 若核验失败则给出警告信息,核验成功则可登录系统;
[0030]步骤S2,验证通过的用户通过客户端发布信用数据存储请求,其中数据存 储分为链下和链上两个环节,链下环节包括数据获取、信用信息融合计算与信 用风险传递计算,链上环节即为数据写入区块链网络的过程;
[0031]步骤S3,针对信用主体关联信息数据,编写信用风险传递合约,通过合约 将风险传递信息广播给相关信用主体;针对信用融合数据,与链上原有指标库 进行比对,若指标已存在,调用信用融合合约实现指标值更新;若指标不存在 或某个指标需要删减,信用融合合约进行指标更新,继而更新指标数据库;
[0032]步骤S4,根据用户的需求,依据专家打分法,建立信用评价合约,完成信 用主体信用评价,并实时更新信用评价值;
[0033]步骤S5,用户通过调用信用数据查询合约,查询信用主体相关信用数据。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实名注册,客户端验证用户身份;用户注册后会产生会得到由区块链网络返回的唯一许可证,用于用户登录时进行核验,若核验失败则给出警告信息,核验成功则能够登录系统;步骤S2,验证通过的用户通过客户端发布信用数据存储请求,其中数据存储分为链下和链上两个环节;步骤S3,针对信用主体关联信息数据,编写信用风险传递合约,通过合约将风险传递信息广播给相关信用主体;针对信用融合数据,与链上原有指标库进行比对,若指标已存在,调用信用融合合约实现指标值更新;若指标不存在或某个指标需要删减,信用融合合约进行指标更新,继而更新指标数据库;步骤S4,根据用户的需求,依据专家打分法,建立信用评价合约,完成信用主体信用评价,并实时更新信用评价值;步骤S5,用户通过调用信用数据查询合约,查询信用主体相关信用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链下环节包括:(1)用户实时从不同领域不同平台获取同一信用主体的信息;(2)利用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信用主体间信用关系网,查找信用传递路径,并计算相关信用主体受当前主体的影响程度,得到分析信用主体关联信息数据;基于深度优先等算法对实时更新的信用主体的信用指标数据进行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深度优先等算法对实时更新的信用主体的信用指标数据进行融合包括:首先利用深度优先算法构建信用评级模型,并进行模型化信用基元解析;然后利用高斯函数进行积分运算,得到极限最小值,将其作为优先算法的主体;最后将解析得到的信用评级作为优化量,根据随机模型融合出最终的综合信用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跨平台信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链上环节包括:将分析得到的信用主体关联信息数据和融合指标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王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