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551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主管道、次管道和喷灌单元;主管道埋设于地下,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道连通,主管道的两端安装有电控水阀;地表的安装槽内埋设有喷灌单元,喷灌单元通过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地表下埋设有若干个土壤综合传感器;控制单元能够获取土壤综合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并通过控制电控水阀的开合来控制是否向喷灌单元输水;主管道内的水进入喷灌单元内之后,喷灌单元在水压的作用下升起露出地表,开始进行喷灌作业。该智能喷灌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力,降低了喷灌头对园林美感的影响,并且降低了喷灌头因外力损坏的概率。并且降低了喷灌头因外力损坏的概率。并且降低了喷灌头因外力损坏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到灌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园林等区域常常需要安装固定式的喷灌系统来对植被和草坪进行灌溉。目前常见的喷灌系统都是由人工控制作业,自动化程度低,并且常见的喷灌头大多都突出于地表,在不需要进行灌溉作业时,此类喷灌头难以融入周边的环境,对环境整体的美观度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由于喷灌头突出于地表,喷灌头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
[0004]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主管道、喷灌单元和次管道;主管道埋设于地面下,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道连通;若干个喷灌单元对应埋设于地表开设的若干个安装槽内,喷灌单元的底部通过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主管道的两端均安装有电控水阀;地面下埋设有若干个土壤综合传感器;控制单元安装于地表之上,控制单元与土壤综合传感器和电控水阀通过线缆电连接。
[0006]优选的,喷灌单元包括外管、内管和旋转喷灌头;外管的底部与次管道连通,外管的顶面中心处设有圆孔;内管活动安装于外管内部,内管的侧壁底部固定有受压板,受压板上方的内管的侧壁外围固定有密封板,内管的侧壁顶部固定有挡板;旋转喷灌头安装于内管顶部,并与内管的内部连通。
[0007]优选的,旋转喷灌头的顶部固定有立杆,立杆的顶部固定有顶板。
[0008]优选的,密封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橡胶层。
[0009]优选的,控制单元包括计时单元、光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0010]优选的,内管顶部的挡板与外管的顶面贴合时,顶板与地表齐平。
[0011]优选的,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覆盖有仿真草皮层。
[0012]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提供的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主管道、次管道和喷灌单元;主管道埋设于地下,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道连通,主管道的两端安装有电控水阀;地表的安装槽内埋设有喷灌单元,喷灌单元通过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地表下埋设有若干个土壤综合传感器;控制单元与电控水阀和土壤综合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单元能够获取土壤综合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并通过控制电控水阀的开合来控制是否向喷灌单元输水;主管道内的水进入喷灌单元内之后,喷灌单元在水压的作用下升起露出地表,开始进行喷灌作业。该智能喷灌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力,降低了喷灌头对园林美感的影响,并且降低了喷灌头因外力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中的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的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在进行喷灌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本技术中的喷灌单元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在各附图中:1、控制单元;2、主管道;3、电控水阀;4、安装槽;5、喷灌单元;6、次管道;7、土壤综合传感器;51、外管;52、内管;53、旋转喷灌头;54、受压板;55、密封板;56、挡板;57、立杆;58、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主管道2、喷灌单元5和次管道6;主管道2埋设于地面下,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道连通;若干个喷灌单元5对应埋设于地表开设的若干个安装槽4内,喷灌单元5的底部通过次管道6与主管道2连通;主管道2的两端均安装有电控水阀3;地面下埋设有若干个土壤综合传感器7;控制单元1安装于地表之上,控制单元1与土壤综合传感器7和电控水阀3通过线缆电连接。
[0021]本技术的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主管道2、次管道6和喷灌单元5;主管道2埋设于地下,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道连通,主管道2的两端安装有电控水阀3;地表的安装槽4内埋设有喷灌单元5,喷灌单元5通过次管道6与主管道2连通;地表下埋设有若干个土壤综合传感器7;控制单元1与电控水阀3和土壤综合传感器7电连接。控制单元1能够获取土壤综合传感器7监测到的温度、湿度等相关参数,并通过控制电控水阀3的开合来控制是否向喷灌单元5输水;主管道2内的水进入喷灌单元5内之后,喷灌单元5在水压的作用下升起露出地表,开始进行喷灌作业。该智能喷灌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力,降低了喷灌头对园林美感的影响,并且降低了喷灌头因外力损坏的概率。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主管道2、喷灌单元5和次管道6。其中,主管道2埋设于地面下,主管道2的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道连通,优选的,外部供水管道上可安装增压泵来增大外部供水管道内的水压。若干个喷灌单元5对应埋设于地表开设的若干个安装槽4内,安装槽4呈圆柱形,喷灌单元5竖直埋设于安装槽4的底面中心处,喷灌单元5的顶部露出安装槽4的底
面。喷灌单元5的底部通过次管道6与主管道2连通,主管道2内的水可通过次管道6进入喷灌单元5内。主管道2的两端均安装有电控水阀3,优选的,可采用上海凯志品牌的AC220V型常闭式水用电磁阀。如图2所示,当靠近外部供水管道的电控水阀3开启后,外部供水管道内的水进行主管道2,并通过次管道6进入喷灌单元5,使得喷灌单元5在水压的作用下升起内进行喷灌作业;当靠近外部供水管道的电控水阀3关闭时,并且靠近排水道的电控水阀3开启时,喷灌单元5、次管道6和主管道2内的水流入排水道内,喷灌单元5不再受到水压作用,收缩复位。地面下埋设有若干个土壤综合传感器7,优选的,可采用精讯畅通品牌的JXBS

3001

TR型土壤综合传感器7,该综合传感器能够对土壤内的氮磷钾含量、电导率、PH值、温度以及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控制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主管道(2)、喷灌单元(5)和次管道(6);主管道(2)埋设于地面下,一端与外部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道连通;若干个喷灌单元(5)对应埋设于地表开设的若干个安装槽(4)内,喷灌单元(5)的底部通过次管道(6)与主管道(2)连通;主管道(2)的两端均安装有电控水阀(3);地面下埋设有若干个土壤综合传感器(7);控制单元(1)安装于地表之上,控制单元(1)与土壤综合传感器(7)和电控水阀(3)通过线缆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园林智能喷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喷灌单元(5)包括外管(51)、内管(52)和旋转喷灌头(53);外管(51)的底部与次管道(6)连通,外管(51)的顶面中心处设有圆孔;内管(52)活动安装于外管(51)内部,内管(52)的侧壁底部固定有受压板(54),受压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帮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蓝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