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501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包括确定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候选点;建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各个候选点评分并计算每个候选点的三角模糊函数;验证评分结果的一致性,计算每个候选点的一致性值并对各候选点进行筛选,得到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确认初始可用候选点;然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指标赋权;再通过对候选点的评价结果,以三角模糊数形式表示高效程度,并通过评价一致性和临界阈值筛选进行评价意见综合统一进一步提高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选点的高效性与有效性,实现开发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站址的确定;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可靠性高且科学性好。且科学性好。且科学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保障电能的稳定可靠供应,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0003]目前,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大规模并入电网,电力系统所面临的电源调节需求越来越迫切。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既能够发电以充当电网电源,又能够用电以充电电网负荷。因此,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的电源调节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0004]但是,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十分复杂,而且成本高昂;因此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选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业内还缺乏针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问题研究,这严重制约了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科学性好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确认待改造水电站的类型和技术特性,并确定得到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候选点;
[0008]S2.根据步骤S1确定的候选点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效果和电站建设的影响,建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序关系分析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0009]S3.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各个候选点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计算每个候选点的三角模糊函数;
[0010]S4.验证步骤S3得到的评分结果的一致性,计算每个候选点的一致性值,对各个候选点进行筛选,从而得到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结果。
[0011]所述的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2]A.初步筛选水电站:
[0013]根据电站水库调节库容对水电站进行初步筛选: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改造建设需要利用常规水电站的水库作为上库或者同时作为上库和下库;常规水电站水库的可利用调节库容必须满足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常运行要求,或者常规水电站至少拥有日调节能力;
[0014]若常规水电站不满足库容要求,或者通过工程改造的方式也无法提高库容至所需要求,则放弃该候选点;
[0015]B.确定预期开发方式:
[0016]若改造对象为普通水电站,则利用“上库结合”方式进行开发;
[0017]若改造对象为梯级水电站,则利用“一体化结合”方式进行开发;
[0018]若改造对象为相邻常规水电站,则利用“加泵+扩机”方式进行开发;
[0019]进行开发时,优选考虑“一体化结合”方式;其次考虑“加泵+扩机”方式;最后考虑“上库结合”方式;
[0020]C.确认地理环境条件:
[0021]C1.地形、地质条件:进行野外勘测作业,确定站址可行的地址条件;
[0022]C2.水头:要求最大水头不超过250m,最小水头不小于50m;
[0023]C3.泥沙含量:要求过机泥沙含量不超过0.2kg/m3;
[0024]C4.距高比:要求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距高比低于12,且高于设定的最低值;
[0025]C5.环境因素: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要求避开事先设定的敏感区域。
[0026]步骤S2所述的通过序关系分析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7]a.建立指标序关系:
[0028]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而建立指标集的序关系,形式为x1>x2>...>x
k
,其中x
i
>x
j
表示指标x
i
的重要程度大于指标x
j

[0029]b.定义相邻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0030]采用如下算式定义相邻指标x
j
和x
j
‑1的重要性程度比值I
j

[0031][0032]式中w
j
‑1为指标x
j
‑1的权重,w
j
为指标x
j
的权重;
[0033]c.计算得到指标x
k
的权重w
k

[0034]所述的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5](1)获取第i个候选点的评分结果;评分结果包括保守评分C
ij
和乐观评分O
ij
,且C
ij
<O
ij
;C
ij
为第i候选点的第j个指标的保守评分值;O
ij
为第i候选点的第j个指标的乐观评分值;
[0036](2)根据步骤(1)得到的各个候选点的保守评分和乐观评分,计算得到候选点i的评价指标j的保守三角模糊函数和乐观三角模糊函数
[00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式中下表n表示第n位专家对候选点的评价结果;其中的数据式中下表n表示第n位专家对候选点的评价结果;其中的数据是计算得到的三角模糊数,为第x位专家对候选点i的保守评分;为第x位专家对候选点i的乐观评分;
[0044](3)设定第i个候选点的三角模糊数A
i
(a
i
,b
i
,c
i
),从而计算得到第i个候选点的模糊评分μ
iA
(x)为式中x为第i个候选点的评分结果。
[0045]所述的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6]1)采用如下规则计算每个候选点的最终评分:
[0047]若则计算得到第i个候选点的最终评分D
ij

[0048]若则计算第一灰度范围值Z
ij
为计算第二灰度范围值M
ij
为然后再进行判断:若Z
ij
≤M
ij
,则计算得到第i个候选点的最终评分D
ij
为若Z
ij
>M
ij
,则认定专家对于候选点i的评价存在分歧,评价结果无效,需要专家进行重新评价;
[0049]2)计算得到临界阈值T为式中m为进行了评价的候选点个数,为候选点i的保守评分值的最小值且为候选点i的保守评分值的最小值且为候选点i的乐观评分值的最大值且
[0050]3)计算第i个候选点的一致性评价指标值D
i

[0051]4)若第i个候选点的一致性评价指标值D
i
大于临界阈值T,则认定第i个候选点为最终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
[0052]若第i个候选点的一致性评价指标值D
i
小于或等于临界阈值T,则认定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认待改造水电站的类型和技术特性,并确定得到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候选点;S2.根据步骤S1确定的候选点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效果和电站建设的影响,建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序关系分析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S3.对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各个候选点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计算每个候选点的三角模糊函数;S4.验证步骤S3得到的评分结果的一致性,计算每个候选点的一致性值,对各个候选点进行筛选,从而得到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初步筛选水电站:根据电站水库调节库容对水电站进行初步筛选: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改造建设需要利用常规水电站的水库作为上库或者同时作为上库和下库;常规水电站水库的可利用调节库容必须满足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常运行要求,或者常规水电站至少拥有日调节能力;若常规水电站不满足库容要求,或者通过工程改造的方式也无法提高库容至所需要求,则放弃该候选点;B.确定预期开发方式:若改造对象为普通水电站,则利用“上库结合”方式进行开发;若改造对象为梯级水电站,则利用“一体化结合”方式进行开发;若改造对象为相邻常规水电站,则利用“加泵+扩机”方式进行开发;进行开发时,优选考虑“一体化结合”方式;其次考虑“加泵+扩机”方式;最后考虑“上库结合”方式;C.确认地理环境条件:C1.地形、地质条件:进行野外勘测作业,确定站址可行的地址条件;C2.水头:要求最大水头不超过250m,最小水头不小于50m;C3.泥沙含量:要求过机泥沙含量不超过0.2kg/m3;C4.距高比:要求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距高比低于12,且高于设定的最低值;C5.环境因素: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要求避开事先设定的敏感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通过序关系分析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指标序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而建立指标集的序关系,形式为x1>x2>...>x
k
,其中x
i
>x
j
表示指标x
i
的重要程度大于指标x
j
;b.定义相邻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采用如下算式定义相邻指标x
j
和x
j
‑1的重要性程度比值I
j

式中w
j
‑1为指标x
j
‑1的权重,w
j
为指标x
j
的权重;c.计算得到指标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玉东周年光谢欣涛何智强文明黄鸿奕于宗超刘晓丹梁海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