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81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分析装置(2),具备:供电电路(26),串联地设置有电源连接部(261)、第1电极连接部(262)、第1电阻元件(263)、第2电极连接部(264)、第2电阻元件(265)以及接地部;电源(P),连接至电源连接部(261)并输出正负两极性的直流电压;第1电压供给电极(23),连接至第1电极连接部(262);第2电压供给电极(24),连接至第2电极连接部(264)。特别地,能够优选地用作对配置于具备ESI源(21)的质量分析装置的离子化室(20)的推斥电极(23)与聚焦电极(24)施加电压的离子分析装置。加电压的离子分析装置。加电压的离子分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子分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分析液体试样所包含的物质的装置之一,存在液相色谱仪质量分析装置。在液相色谱仪质量分析装置中,随着流动相的流动而将液体试样导入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在该色谱柱的内部将目标物质从其他的物质中分离。从色谱柱流出的目标物质被质量分析装置的离子化源离子化后,由质量分析部根据质荷比分离并测量。
[0003]作为质量分析装置的离子化源,使用例如电喷雾离子化(ESI:ElectroSpray ionization)源。ESI源是在大气压气氛下将目标物质离子化的大气压离子化源之一。利用ESI源使液体试样带电,对其吹送雾化气体并向离子化室内进行喷雾。被喷雾至离子化室内的带电液滴通过在液滴内部的电荷排斥所引起的分裂与流动相的汽化(脱溶剂)而进行离子化。
[0004]在质量分析装置中,若源自目标物质的离子以外的物质、例如大量包含源自流动相的中性分子的液滴进入质量分析部,则会导致质量分析部被污染。于是,在许多ESI源中,以使从ESI喷嘴喷雾带电液滴的方向与从离子化室将离子导入质量分析部的方向正交的方式来决定ESI喷嘴与离子导入部的配置。在离子化室内生成的离子随着由于处于大气压的离子化室与处于真空的质量分析部之间的压差产生的气流而被取入质量分析部。
[0005]在专利文献1记载有在具有上述的构成的ESI源中,能提高向质量分析部的离子的取入效率的构成。该ESI源具备:板状的聚焦电极,具有包围从离子化室向质量分析部的离子的取入口的开口;板状的推斥电极,夹着来自ESI喷嘴的射流而配置在聚焦电极的相反侧。对推斥电极从第1电源施加与测量对象离子同极性的第1电压。此外,对聚焦电极从第2电源施加与测量对象离子同极性的、且绝对值比第1电压更小的第2电压。进一步地,离子的取入口接地。从ESI喷嘴放出的射流所包含的离子通过从推斥电极向聚焦电极的电位梯度而被推向聚焦电极,在聚焦电极的附近通过从聚焦电极向离子取入口的电位梯度而向离子取入口收敛。另一方面,中性分子不受电位梯度的影响。因此,能够抑制源自流动相等的中性分子进入质量分析部而污染该质量分析部,并提高源自目标物质的离子的取入效率。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7869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在质量分析装置中,有时会连续进行正离子的测量与负离子的测量这双方。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ESI源中连续进行正离子的测量与负离子的测量的情况下,切换施加至推斥电极以及聚焦电极的电压的极性。对推斥电极从第1电源施加第1电压,对聚焦电极从第2
电源施加第2电压,但即使对于第1电源与第2电源输出指示同时切换极性的控制信号,对于该控制信号,实际上从第1电源输出的电压的极性到切换为止所需的时间与从第2电源输出的电压的极性到切换为止所需的时间也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即,由于在第1电源与第2电源中响应特性不一定相同,因此有时在施加至推斥电极的第1电压的极性切换完成的时机、与施加至聚焦电极的第2电压的极性切换完成的时机产生偏差。这样一来,在推斥电极与聚焦电极之间形成不期望的电场,向质量分析部的离子的取入效率变差。
[0011]在此,以质量分析装置的离子化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离子分析装置中,在通过对两个电极施加同极性且不同大小的电压而使电位梯度产生从而控制离子的行为的各种状况下存在与上述相同的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通过对两个电极施加同极性且不同大小的电压而使电位梯度产生从而控制离子的行为的离子分析装置中,抑制在切换施加电压的极性时电极之间产生不期望的电场的情况。
[0013]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离子分析装置具备:
[0015]供电电路,串联地设置有电源连接部、第1电极连接部、第1电阻元件、第2电极连接部、第2电阻元件以及接地部;
[0016]电源,连接至所述电源连接部并输出正负两极性的直流电压;
[0017]第1电压供给电极,连接至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
[0018]第2电压供给电极,连接至所述第2电极连接部。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离子分析装置中,使用串联地设置有电源连接部、第1电极连接部、第1电阻元件、第2电极连接部、第2电阻元件以及接地部的供电电路,将电源连接至电源连接部并对该电源连接部施加规定的大小的电压。由此,对连接至与电源连接部邻接的第1电极连接部的第1电压供给电极施加该规定的大小的电压。此外,对连接至第2电极连接部的第2电压供给电极施加与上述规定的大小的电压以及第1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和第2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对应的大小的电压。即,在本专利技术的离子分析装置中,能够使用单一的电源对第1电压供给电极以及第2电压供给电极的双方同时输出具有与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对应的电位差的两种电压,因此不存在施加至第1电压供给电极的第1电压的极性切换完成的时机、与施加至第2电压供给电极的第2电压的极性切换完成的时机产生偏差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在切换电压的极性时电极间产生不期望的电场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离子分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液相色谱仪质量分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图。
[0022]图2是对本实施例的液相色谱仪质量分析装置的离子化源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0023]图3是示出在以往的质量分析装置的离子化源中的推斥电极与聚焦电极的电压变化的图表。
[0024]图4是示出在以往的质量分析装置的离子化源中的向推斥电极的施加电压与向聚焦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差的变化的图表。
[0025]图5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的推斥电极与聚焦电极的电压变化的图表。
[0026]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的向推斥电极的施加电压与向聚焦电极的施加电压的差的变化的图表。
[0027]图7是对变形例的离子源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0028]图8是对供电电路的一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对于包含本专利技术的离子分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液相色谱仪质量分析装置,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0030]图1是本实施例的液相色谱仪质量分析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图。本实施例的液相色谱仪质量分析装置大致由液相色谱仪1、质量分析仪2以及控制它们的动作的控制与处理部6构成。
[0031]液相色谱仪1具备:储存有流动相的流动相容器10、抽吸流动相并以恒定流量进行输送的泵11、向流动相中注入规定量的试样液的注射器12、使试样液中包含的各种化合物随时间方向分离的色谱柱13。此外,在液相色谱仪1连接有将多个液体试样逐一导入注射器12的自动进样器14。
[0032]质量分析仪2具备离子化室20、第1中间真空室30、第2中间真空室40以及分析室50。离子化室20内为大致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子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电电路,串联地设置有电源连接部、第1电极连接部、第1电阻元件、第2电极连接部、第2电阻元件以及接地部;电源,连接至所述电源连接部并输出正负两极性的直流电压;第1电压供给电极,连接至所述第1电极连接部;第2电压供给电极,连接至所述第2电极连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压供给电极为推斥电极,在离子化室内夹着离子的供给路径而配置在将该离子化室与离子分析部连通的离子取入口的相反侧;所述第2电压供给电极为聚焦电极,在所述离子化室内,具有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崎雄太水谷司朗福井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