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62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包括设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定位扩张管件以及第二定位扩张管件,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上,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的顶部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扩展管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相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转动卡接件与卡槽相卡接,整个插拔过程只需单手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的插入与拔出。拔出。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治疗腰椎、胸椎以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状时,微创手术通道的建立非常重要,为了使工作通道安全到达患处,需要以逐级扩大的方式创建通道。传统的逐级扩张套管固定方式大多为人工手扶,套管与套管之间使用卡扣装置固定。该卡扣装置在插拔时非常不方便,需要两只手才能完成操作,导致定位套管需要另一名医务工作者手扶固定,这样给微创通道手术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现有的医用微创手术通道扩张套管组件也存在规格繁多,不够轻便,稳定度不够等问题。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扩张套管,其主要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和助力螺帽,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均设置有管头端和管尾端;所述内套管内部中空,内套管的管头端呈向外扩张的喇叭口结构,内套管的管尾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助力螺帽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外套管内部中空,套装在内套管外,外套管上设置有侧孔,沿侧孔向外套管的管头端延伸设置有纵向切口,相邻纵向切口之间的管壁形成扩张叶,通过旋转助力螺帽带动内套管移动使扩张叶向径向扩张或闭合。该公开的技术方案在内窥镜操作过程中,在不扩大皮肤切口的前提下,利用内扩张套管从体内扩开操作空间周围的软组织,可扩大内镜操作视野,进而减少软组织镜下遮挡。在该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外套管与内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套管与内套管螺纹连接时,需要医务工作者扶着内套管才可以使外套管与内套管螺纹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一定手术中依然会给微创通道手术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医务工作者扶着内套管才可以使外套管与内套管相连接,提供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包括设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定位扩张管件以及第二定位扩张管件,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上,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的顶部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0006]在本技术方案中,当第二定位扩张管件经过患者皮肤切口插入后,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套入第二定位扩张管中时,医务人员通过一只手拿着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同时通过这只手上的手指拨动卡接件,使卡接件卡接于卡槽中,同时,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的中空结构建立起通往患处的通道,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医疗器械或其它管件经由该通道到达患处。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通过转动卡接件与卡槽相卡接,整个插拔过程只需单手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的插入与拔出。
[0007]优选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扣、连接架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卡扣从卡槽中滑出的弹性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相铰接,所述卡扣设于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相铰接一端,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卡扣的一端。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扩张管件上设置有销轴,连接架安装在销轴上并与销轴转动连接,卡扣设于连接板朝着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底端的一侧,弹性件设于连接板远离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底端的一侧,当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套入第二定位扩张管件中的适当位置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转动连接架转动,使卡扣卡接于卡槽中,当拔出第一定位扩张管件时,医务人员通过手指按压连接板设有弹性件的一端使弹性件压缩,同时连接架卡扣滑出卡槽,进而使第一定位扩张管件拔出第二定位扩展管件。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用于转动所述连接架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卡扣的一端。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凸起上设有防滑结构,这样可以方便医务人员按压第一凸起,同时将第一凸起设置在远离卡扣的一端是通过杠杆结构使医务人员以较小的力气就能将卡扣从卡槽中滑出。
[0009]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弹簧位置的第二凸起,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起上。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凸起可以为圆柱形结构,也可以为方形或其它形式的结构,第二凸起可以很好的对弹簧起到限位的作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包括第一定位扩张管以及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的顶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其相铰接。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为塑料材质,第一定位扩张管为金属材质,第一壳体上设有通孔,第一定位扩张管位于通孔中并通过胶水与第一壳体粘接在一起,同时第一定位扩张管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楔形面结构,锥形结构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定位扩张管顺滑扩孔,将第一壳体设置为塑料材质可以节省生产成本以及本装置的重量,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件包括第二定位扩张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一端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便于扩孔的锥形结构,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为塑料材质,第二定位扩张管为金属材质,第二壳体上设有通孔,第二定位扩张管位于通孔中并通过胶水与第二壳体粘接在一起。
[0012]优选地,还包括设有中空结构的第一扩张管,所述第一扩张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皮肤切口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扩张管的外径。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需要较小的通道时,医务人员将第一扩张管经过患者皮肤插入至伤口处,第一扩张管的中空结构建立起通向患处的通道,当要建立更大的通道时,将第一定位扩张管套设在第一扩张管上插入患者皮肤。
[0013]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切割组织的环切管,所述环切管为中空结构,所述环切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扩张管的外径。在本技术方案中,环切管用于插入皮肤的一端设有锯齿状结构,这样可以方便环切管切除一些比较坚硬的组织,环切管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手柄的设置相当于杠杆,便于医务人员利用环切管切除坚硬的组织。
[0014]优选地,还包括设有中空结构的第二扩张管,所述第二扩张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扩张管的外径,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扩张管的外径。在本
技术方案中,第二扩张管与其它管件一起构成逐级扩孔的组件。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扩张管与所述第二扩张管远离所述锥形结构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防滑结构以及第二防滑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这样可以增加手掌与第一扩张管与第二扩张管的摩擦力,进而方便第一扩张管与第二扩张管的拔插。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7]在本技术中,当第二定位扩张管件经过患者皮肤切口插入后,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套入第二定位扩张管中时,医务人员通过一只手拿着第一定位扩张管件,同时通过这只手上的手指拨动卡接件,使卡接件卡接于卡槽中,同时,第一定位扩张管件的中空结构建立起通往患处的通道,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医疗器械或其它管件经由该通道到达患处。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转动卡接件与卡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中空结构的第一定位扩张管件(1)以及第二定位扩张管件(2),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件(2)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1)上,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1)的顶部设有卡接件(3),所述卡接件(3)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扩张管件(2)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3)相对应的卡槽(4),所述卡接件(3)与所述卡槽(4)相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3)包括卡扣(31)、连接架(32)以及用于限定所述卡扣(31)从卡槽(4)中滑出的弹性件(33),所述连接架(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1)相铰接,所述卡扣(31)设于所述连接架(32)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1)相铰接一端,所述弹性件(33)设于所述连接架(32)远离所述卡扣(3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2)上还设有用于转动所述连接架(32)的第一凸起(5),所述第一凸起(5)位于所述连接架(32)远离所述卡扣(3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为弹簧,所述连接架(32)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弹簧位置的第二凸起(6),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起(6)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脊柱微创手术用逐级扩张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扩张管件(1)包括第一定位扩张管(11)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曼曾麒
申请(专利权)人:医度健康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