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勘探地震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准确性是影响地震数据处理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目前,近地表速度模型建立方法主要有两类,分别是走时层析和波形层析,这两类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
[0003]基于射线理论的走时层析是通过解释地震波走时来反演地下速度分布,地震波走时是对慢度沿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射线路径的线积分。走时层析的假设条件是地震波频率足够高,地震能量沿零体积的射线传播,这是一种纯理想化的数学射线。该方法计算难度较小,计算速度快。但是实际应用中,在遇到低速体时,射线会发生偏离,而遇到高速聚集区时,又会有严重的不适定性,所以对于横向速度变化大的地区,比如山前带,许多网格单元上甚至没有一条这种射线通过,大大降低了反演的精度。
[0004]基于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波形层析考虑了地震波的频率因素以及整个模型空间所有介质的效应,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比走时层析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但是在实际计算的时候,需要利用初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数据准备,进行初至拾取;步骤2:建立初始大尺度离散网格速度模型;步骤3:在大尺度离散网格速度模型确定波前传播时间;步骤4:确定大尺度射线路径;步骤5:在低频状态确定大尺度环形波带;步骤6:层析反演求得大尺度速度模型;步骤7:用大尺度速度模型代替初始速度模型,改为中尺度离散网格重复步骤2至步骤6,得到中尺度速度模型;步骤8:用中尺度速度模型代替大尺度速度模型,改为小尺度离散网格重复步骤2至步骤6,得到最终的速度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准备的数据包括野外采集的单炮加载炮点和接收点坐标、高程,炮点井深、井口时间这些信息;初至拾取为拾取每一道的早至波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建立初始大尺度离散网格速度模型,利用规则网格把表层模型离散成若干立方体单元,用网格节点处的速度值表示出该网格的速度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大尺度离散网格速度模型里正向计算初至波旅行时,使用基于水平集的波前扩展方法,从震源开始逐步计算离散介质网格节点上的波前传播时间,得到在大尺度下的波前传播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变频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在大尺度离散网格速度模型里反向确定射线路径,利用步骤3计算出的网格节点上的波前传播时间,从接收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云,秦宁,马季,梁鸿贤,刘立彬,尚新民,王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