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60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和红外遥控器,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双绞线缆与所述显示模块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显示模块通过红外信号与所述红外遥控器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采集模块置于井下防爆柜内,所述显示模块置于地面监控室屏柜内,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双绞线缆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起来以RS485通讯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适用于煤矿配电网系统的防越级跳闸的技术方案和手段,彻底解决煤矿配电网短路越级跳闸问题,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运营。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可靠,设备简单实用、技术成熟、投资少,完全解决了短路越级跳闸问题。完全解决了短路越级跳闸问题。完全解决了短路越级跳闸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配电网系统继电保护
,具体为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配电供电系统开关之间供电距离短(一般几百米至几公里),电缆截面积大。一旦线路某处短路,短路电流可达数千安到几万安,短路点上面的各级开关都需满足短路速断保护条件,各级开关都启动速断跳闸程序,当上级开关跳闸灵敏度高时上级开关跳闸,形成越级跳闸。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危害极大。再加上煤矿本身恶劣的生产环境等因素,使得煤矿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时刻受到严重的挑战。有鉴于此,为了彻底解决短路越级跳闸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和红外遥控器,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双绞线缆与所述显示模块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显示模块通过红外信号与所述红外遥控器进行数据的传输;
[0005]所述采集模块置于井下防爆柜内,所述显示模块置于地面监控室屏柜内,所述采集模块通过双绞线缆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起来以RS485通讯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送。
[0006]所述采集模块包含第一箱体以及置于第一箱体内的模拟量采集单元、开出单元、开入单元、第一处理器单元、第一通讯单元及第三通讯单元;
[0007]所述第一处理器单元通过GPIO口分别连接模拟量采集单元、开出单元及开入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器单元通过UART口连接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三通讯单元;
[0008]所述模拟量采集单元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模拟量采集接口端子,用来接入三相电压、零序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流;
[0009]所述开出单元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开出接口端子,用来输出保护、告警、动作、故障、分闸、合闸信号;
[0010]所述开入单元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开入接口端子,用来接入开入信号量;
[0011]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第一通讯接口,用来通过RS485通讯与显示模块进行数据的收发;
[0012]所述第三通讯单元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第三通讯接口,用来通过RS485通讯方式将电力监测数据传送至防越级跳闸采集器,同时也通过该接口将防越级跳闸信号传送到防越级跳闸采集器;
[0013]所述第一处理器单元用来通过程序处理、计算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以及根据三相电压、电流,零序电压、电流进行分析、判断逻辑保护功能,以及通过
GPIO口控制开出单元输出保护、告警、动作、故障、分闸、合闸信号,以及通过UART口控制第一通讯单元进行数据的收发,以及对通过开入单元接入的开入信号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0014]所述第一处理器单元对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进行数据分析和算法处理,发现有短路故障时,发出告警信号,通过第三通讯单元及第三通讯接口将防越级跳闸信号传输到防越级跳闸采集器。
[0015]所述显示模块包含有第二箱体以及置于第二箱体内的第二处理器单元、第二通讯单元、液晶显示单元、LED指示单元及红外接收单元;
[0016]所述液晶显示单元、LED指示单元及红外接收单元分别与第二处理器单元的GPIO口连接;
[0017]所述第二处理器单元通过UART口与第二通讯单元连接。
[0018]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第二通讯接口,用来通过RS485通讯与采集单元进行数据的收发;
[0019]所述液晶显示单元用来显示三相电压、零序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流及装置操作文字提示信息;
[0020]所述LED指示单元用来通过LED发光管指示装置的保护、告警、动作、故障、分闸、合闸告警信号状态;
[0021]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用来接收红外遥控器的红外信号,进而对装置进行操作;
[0022]所述第二处理器单元用来通过GPIO口控制液晶显示单元,显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以及装置操作的提示信息,以及对红外接收单元接收来的红外信号进行处理、解析,从而实现通过红外遥控器对装置进行操作控制。
[0023]所述第一通讯接口与所述第二通讯接口通过双绞线缆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采集模块与显示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0024]所述第二处理器单元及所述第一处理器单元,由基于ARM内核的32位单片机构成,集A/D转换、状态量输入、状态量输出、大容量的ROM、RAM于一身,使得该CPU模件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及记录能力,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故障处理方案和记录大量的故障数据。采用C语言编制程序,可使程序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0025]基于ARM内核的32位单片内含12位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速度AD转换,精确工作电流可达0.04In,精确工作电压达0.5V,提高测量精度及速度。
[0026]所述模拟量采集单元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由运放芯片搭建的低通滤波电路构成,主要用来采集三相电压、零序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流;各模拟量经低通滤波,可有效滤除高次谐波,而对基波量的衰减不到0.1%,且各通道模拟量的衰减率及相移均能达到很好的一致性。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适用于煤矿配电网系统的防越级跳闸的技术方案和手段,彻底解决煤矿配电网短路越级跳闸问题,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运营。本专利技术安全、可靠,设备简单实用、技术成熟、投资少,完全解决了短路越级跳闸问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集模块的原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显示模块的原理图。
[0031]图中:1

采集模块、100

第一箱体、101

第一处理器单元、102

模拟量采集单元、103

模拟量采集接口端子、104

开入单元、105

开入接口端子、106

开出单元、107

开出接口端子、108

第一通讯单元、109

第一通讯接口;110

第三通讯单元、111

第三通讯接口;
[0032]2‑
显示模块、200

第二箱体、201

第二处理器单元、202

第二通讯单元、203

第二通讯接口、204

液晶显示单元、205

LED指示单元、206

红外接收单元;
[0033]3‑
红外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包括采集模块(1)、显示模块(2)和红外遥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通过双绞线缆与所述显示模块(2)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显示模块(2)通过红外信号与所述红外遥控器(3)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采集模块(1)置于井下防爆柜内,所述显示模块(2)置于地面监控室屏柜内,所述采集模块(1)通过双绞线缆与所述显示模块(2)连接起来以RS485通讯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包含第一箱体(100)以及置于第一箱体(100)内的模拟量采集单元(102)、开出单元(106)、开入单元(104)、第一处理器单元(101)、第一通讯单元(108)及第三通讯单元(110);所述第一处理器单元(101)通过GPIO口分别连接模拟量采集单元(102)、开出单元(106)及开入单元(104);所述第一处理器单元(101)通过UART口连接第一通讯单元(108)和第三通讯单元(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量采集单元(102)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模拟量采集接口端子(103),用来接入三相电压、零序电压、三相电流、零序电流;所述开出单元(106)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开出接口端子(107),用来输出保护、告警、动作、故障、分闸、合闸信号;所述开入单元(104)包含有与之相连接的开入接口端子(105),用来接入开入信号量;所述第一通讯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仲舒杨勇吴云康毛举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菲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