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输出线数和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24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输出线数和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包括控制板和灯板电路,控制板电路包括控制输出亮6000K或者3000K的控制端K1和K2,调亮度控制端PWM,电源供电端;所述灯板电路由6000K色温的LED电路和3000K色温的LED电路反向并联连接,控制板的P1接灯板电路的P11,控制板的P2接灯板电路的P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输入端K1、K2的高低电位,并以一定频率进行交替导通时,可以使LED灯在6000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输出线数和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LED灯
,尤其涉及一种减少输出线数和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LED灯包括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电路板和支架,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如果LED灯的色温能够任意调整,并且使得成本增加适当,就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场景下需要。
[0003]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可调节色温的电路,接线端子P5连接接线端子P8需要一根线缆,接线端子P6连接接线端子P9需要一根线缆,接线端子P7连接接线端子P10需要一根线缆,控制两种色温一共需要3根线缆。
[0004]公开号CN 2046340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色温分段式调整LED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PWM脉宽调制芯片,白光LED灯珠、黄光LED灯珠并联于其上,还包括分段控制单元,分段控制单元包括变压器、分段调光控制芯片、开关取样电路、白光LED驱动电路及黄光LED驱动电路、暖白光功率提升电路,可以分段式地调整LED灯的色温。然而该专利是分段式地调整LED灯的色温,不能任意调整LED灯的色温,相对来说不够灵活,可能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并且输出需要的线数少。
[0006]具体的,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减少输出线数和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包括控制板和灯板电路,控制板电路包括控制输出亮度6000K或者3000K的控制端K1和K2,调亮度控制端PWM,电源供电端;所述K1分别连接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5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绝缘栅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12V电源,源极分别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P2,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源极分别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源极,绝缘栅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PWM,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K2,K2还连接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栅极,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漏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12V电源,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源极分别连接P1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漏极;
[0007]所述灯板电路由6000K色温的LED电路和3000K色温的LED电路反向并联连接,控制板的P1接灯板电路的P11,控制板的P2接灯板电路的P21。
[0008]进一步的,所述6000K色温的LED电路包括二极管LED4A、二极管LED5A、二极管LED6A和电阻R12,所述二极管LED4A的负极连接P11,正极连接二极管LED5A的负极,二极管LED5A的正极连接二极管LED6A的负极,二极管LED6A的正极连接电阻R12,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P21。
[0009]进一步的,所述3000K色温的LED电路包括二极管LED1A、二极管LED2A、二极管LED3A和电阻R11,所述二极管LED1A的正极连接P11,负极连接二极管LED2A的正极,二极管LED2A的负极连接二极管LED3A的正极,二极管LED3A的负极连接电阻R11,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P21。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通过改变输入端K1、K2的高低电位,并以一定频率进行交替导通时,可以使LED灯在6000K

3000K色温间任意调整,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输出线数。
附图说明
[0012]图1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13]图2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本技术电路中,K1,K2为控制输出亮6000K或者3000K的控制端,PWM为调亮度控制端,电源供电端优选为12V,也可为其它电压值,本实施例不做限制,控制板的P1接灯板的P11,控制板的P2接灯板的P21。灯板由6000K色温的LED和3000K色温的LED反向并联连接。当P11为高电位,P21为低电位时3000K色温的LED点亮,6000K色温的LED熄灭。当P21为高电位,P11为低电位时6000K色温的LED点亮,3000K色温的LED熄灭。当P11为高电位,P21为低电位,交替变为P11为低电位,P21为高电位时,3000K和6000K同时点亮,实现4500K的混合色温。
[0016]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减少输出线数和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包括控制板和灯板电路,控制板电路包括控制输出亮6000K或者3000K的控制端K1和K2,调亮度控制端PWM,12V电源供电端;所述K1分别连接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5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绝缘栅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12V电源,源极分别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P2,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源极分别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源极,绝缘栅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PWM,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K2,K2还连接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栅极,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漏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12V电源,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源极分别连接P1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漏极;
[0017]灯板电路由6000K色温的LED电路和3000K色温的LED电路反向并联连接,控制板的P1接灯板电路的P11,控制板的P2接灯板电路的P21。
[0018]6000K色温的LED电路包括二极管LED4A、二极管LED5A、二极管LED6A和电阻R12,所述二极管LED4A的负极连接P11,正极连接二极管LED5A的负极,二极管LED5A的正极连接二极管LED6A的负极,二极管LED6A的正极连接电阻R12,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P21。
[0019]3000K色温的LED电路包括二极管LED1A、二极管LED2A、二极管LED3A和电阻R11,所述二极管LED1A的正极连接P11,负极连接二极管LED2A的正极,二极管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输出线数和控制灯板色温任意调整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和灯板电路,控制板电路包括控制输出第一色温值或者第二色温值的控制端K1和K2,调亮度控制端PWM,电源供电端;所述K1分别连接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5的栅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绝缘栅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12V电源,绝缘栅场效应管Q5的源极分别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接线端子P2,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源极分别连接绝缘栅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4的源极,绝缘栅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PWM,绝缘栅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K2,K2还连接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栅极,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漏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12V电源,绝缘栅场效应管Q7的源极分别连接P1和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恺翁康元桑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乐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